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①,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②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幕府。”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注释】
①南绝幕: 绝,横渡;幕,通“漠”,沙漠。   ②糒醪: 糒(bèi),干饭;醪(láo),酒浆。
小题1:文中加粗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东道少回远少:“多”的反义词B.乃自以精兵走之走:追逐
C.乃我自失道乃:是D.无老壮皆为垂涕无:无论、不论
小题2:加横线句标断无误的一句是
A.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居,乃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
B.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C.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
D.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急诣部,如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南绝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根据文段所提供的材料,对照中学生应具备的文史知识,试判断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A.汉武帝认为李广是孤星照命,打仗不宜做正路先锋,否则很难擒获单于;而大将军私下又想报恩于公孙敖,欲使敖与自己俱当单于,可以侥幸得功复侯,当然就要徙前将军广并于右将军的军中。
B.李广为汉王朝和匈奴拼战一生,六十余岁尚不封侯,加之领兵主帅对自己又不信任,派长史催促自己对簿公堂,既郁郁不得志,又不堪受污辱,结果就在大将军的幕府中愤然自杀了——可见,李广是大将军卫青设下圈套逼死的。
C.大将军卫青是汉武帝卫后的同母弟,既是皇亲国戚,又是攻打匈奴的主帅。卫青、霍去病、李广同是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
D.李广就是唐诗中所赞颂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军”,此人虽是抗击匈奴的名将,但出生入死一辈子不得以军功封侯,所以备受后人的同情和敬仰。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A
小题:B 
小题:见译文 
小题:B


小题:A(少:通“稍”,稍微)
小题:无 
小题:见译文 
小题:B(“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所以李广的悲剧应是汉武帝造成的)
参考译文:
李广于是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出塞以后,卫青从抓到的俘虏口中知道了单于的驻地,于是自己带领精兵追击,却令李广所部与右将军的军队合并前进,从东路出兵。东路稍微迂回辽远些,而大军经行的地方水草不多,按情势是不能群聚行进的。李广请求说:“我本是前将军,现在大将军却调我从东路进兵,况且我自幼就同匈奴作战,直到今天,才得到一次同单于对敌的机会,我心甘情愿做先锋,当先同单于决一死战。”大将军卫青也暗中接受武帝的告诫,认为李广已年老,命数不好,不要让他当单于的正面,恐怕天不会让他如愿以偿。而这时公孙敖正削职,以中将军的职位随大将军,大将军想让公孙敖和自己一起攻击单于,所以把前将军李广调出。李广知道了这件事,坚决向卫青辞免调往右将军部,大将军不答应,命长史下一道文书给李广的幕府,说:“赶快到右将军的军部去,像公文上说的那样!”李广不向大将军告辞而带兵出发,很怨愤地到达指定的军部,领兵和右将军(赵)食其的军队从东路前进,军中没有向导,军队糊里糊涂地走错了路,会师时落在大将军的后面。大将军率部与单于决战,单于战败逃走,大军未能抓到单于而回。大军南归,渡过沙漠,遇到前将军和右将军部队。李广拜见了大将军后回到军中。大将军派长史带酒食慰问李广,乘便问讯李广和食其(东路军)迷路迟归的情况,——卫青准备把东路军迷路的详情报告武帝。——李广没有回答,大将军就派长史催促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往听审。李广说:“其他校尉没有过错,都是因我自己迷了路,我现在就亲自去听审。”到了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自幼与匈奴作战无数,如今有幸跟从大将军与单于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带兵到东路迂回,却又迷了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了,最终不能再受刀笔之吏的侮辱了。”于是拔刀自刎。李广军中的幕僚军吏士卒一切人等都哭了,老百姓听到了李广自杀的消息,不论熟识的和不熟识的,不论年老的和年轻的,都为他流下了眼泪。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