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半千本名余庆,晋州临汾人。少与齐州人何彦先同师事学士王义方。义方嘉重之,尝谓曰:“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因改名半千。及义方卒,半千与彦先皆制服,丧毕而去。上元-语文
题文
员半千本名余庆,晋州临汾人。少与齐州人何彦先同师事学士王义方。义方嘉重之,尝谓曰:“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因改名半千。及义方卒,半千与彦先皆制服,丧毕而去。上元初,应八科举,授武陟尉。时频岁旱饥,劝县令殷子良开仓以赈贫馁,子良不从。会子良赴州,半千便发仓粟以给饥人。怀州郭刺史齐宗大惊,因而按之。时黄门侍郎薛元超为河北道存抚使,谓齐宗曰:“公百姓不能救之,而使惠归一尉,岂不愧也!”遂令释之。寻又应岳牧举,高宗御武成殿,召诸州举人,亲问曰:“兵书所云天阵、地阵、人阵,各何谓也?”半千越次而进曰:“臣观载籍,此事多矣。或谓:天阵,星宿孤虚;地阵,山川向背;人阵,偏伍弥缝。以臣愚见,谓不然矣。夫师出以义有若时雨,得天之时,此天阵也;兵在足食,且耕且战,得地之利,此地阵也;善用兵者,使三军之士如父子兄弟,得人之和,此人阵也。三者去矣,其何以战?”高宗甚嗟赏之。及对策,擢为上第。垂拱中,累补左卫胄曹,仍充宣慰吐蕃使。及引辞,则天曰:“久闻卿名,谓是古人,不意乃在朝列。境外小事,不足烦卿,宜留待制也。”即日使入阁供奉。半千因撰《明堂新礼》三卷,上之。则天封中岳,半千又撰《封禅四坛碑》十二首以进,则天称善。前后赐绢千余匹。五迁正谏大夫,封平原郡公。开元二年,卒。 (《大唐新语·政能第八》)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足下:尊称,您。 B.劝县令殷子良开仓以赈贫馁贫馁:贫苦饥饿的人。 C.及义方卒,半千与彦先皆制服 制服:穿上丧服 D.及对策,擢为上第对策:提出对策。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改名半千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①劝县令殷子良开仓以赈贫馁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C.①三者去矣,其何以战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D.①不意乃在朝列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说明员半千胆识才学出众的一组是() ①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②会子良赴州,半千便发仓粟以给饥人。 ③三者去矣,其何以战? ④及对策,擢为上第 ⑤久闻卿名,谓是古人,不意乃在朝列。 ⑥五迁正谏大大,封平原郡公。 A.①②⑥B.②③④C.③⑤⑥ D.①④⑤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晋州临汾人员半千青年时就得到齐州名师的夸奖,被认为是五百年才出现一次的贤人,他也因此改名为半千。 B.任武陟县尉时,员半千劝县令开仓赈灾,而县令殷子良不听。后来他趁县令不在时开仓发放粮食给灾民,上级官员对此举反应不一。 C.唐高宗特地向他询问对兵书上所说的天阵地阵人阵的看法时,员半千大胆地陈述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令皇帝既自叹不如,又大加赞赏。 D.员半千虽是贤才,但直到任宣慰吐蕃使被引见去告别时,他的言行才引起武则天的重视,武则天决定留下他,后来他受到重用。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百姓不能救之,而使惠归—尉,岂不愧也 译文:。 ②久闻卿名,谓是古人,不意乃在朝列。 译文:。 |
答案
1 D 2 D 3 D 4 A 5 (1)您的百姓受灾您不能救助他们,却把赈济百姓的好事让一个县尉做了,难道不惭愧吗! (2)我很久就听说你的名字,以为是一位古人,没想到竟在朝廷官员中 |
1 D (对策:回答问话) 2 D (A①介词,于是②介词,“通过”、“经由”。B①连词,“来”、“用来”;②介词,“因为”。C①句中语气词,表疑问;②代词,“其中的”。D都是副词,“竟然”。) 3 D(③所言不详,⑥说的是任职情况) 4 A(B错在“上级官员对此举反应不一”;C错在“令皇帝自叹不如”;D错在“直到任宣慰吐蕃使被引见去告别时,他的言行才引起武则天的重视”。) 5 (1)您的百姓受灾您不能救助他们,却把赈济百姓的好事让一个县尉做了,难道不惭愧吗! (2)我很久就听说你的名字,以为是一位古人,没想到竟在朝廷官员中 (画线处为采分点) 附译文: 员半千本名余庆,是晋州临汾县人。青年时与齐州人何彦先一同用师礼对待学者王义方,王义方赞赏推重他,曾经对他说:“五百年出现一个贤人,您可以承受这样的话。”于是改名半千。等到王义方去世员半千与何彦先都穿上丧服,办完丧事才离开。上元初年,参加八种科目的科举考试,后被任命武陟县尉。适逢多年旱灾饥荒,员半千劝县令殷子良开仓来救济贫苦饥饿的人,子良不听。恰逢子良到州府去了,员半千便发放粮仓粮食来供应饥民,怀州刺史郭齐宗对此很吃惊,于是查办他。此时黄门侍郎薛元超做河北道存抚使,对郭齐宗说:“您的百姓受灾您不能救助他们,却把赈济百姓的好事让一个县尉做了,难道不惭愧吗!”立刻下令释放员半千。不久,员半千又参加岳牧(岳牧,指封疆大吏)科举考试,唐高宗来到武成殿,召集各州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亲自问道:“兵书上所讲的天阵、地阵、人阵,各指什么呢?”员半千越过等次进前说:“我看过有关书籍,这方面的说法很多。有的说:天阵,是像星宿孤立若虚;地阵,是指山川阴阳向背:人阵,是指军队协调互相弥补缝合。按照我的见解,认为不是这样。军队出战合于道义,像及时落雨滋养庄稼一样,得到上天的赐命,这是天阵;军队重在有充足的粮食,一边耕种一边作战,得到土地的好处,这是地阵:善于用兵的人,能使三军将士像父子兄弟一样,得到人的团结和睦,这是人阵。离开了这三条,又能凭什么作战呢?”高宗听了非常赞赏他。等到回答策问,提拔为优等。垂拱年间,多次补任左卫胄曹,依旧担任宣慰吐蕃使。等到引见天子后告辞,武则天说:“我很久就听说你的名字,以为是一位古人,没想到竟在朝廷官员中。出使境外是小事,不值得烦劳你,你应该留下来等候任用的诏令。”当天就让员半千进入朝廷官署做供奉官员。员半千于是撰写《明堂新礼》共三卷呈报给武则天。武则天祭拜中岳嵩山,员半千又撰写《封禅四坛碑》诗十二首来献给武则天,武则天很赞赏他。前后赐给他千余匹绢。五次升官做到正谏大夫,封平原郡公。开元二年去世。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员半千本名余庆,晋州临汾人。少与齐州人何彦先同师事学士王义方..”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文言文阅读方法:
一、快速浏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