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田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以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项是( )
A.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B.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C.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D.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项是( )
A. 冀君实或见恕也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B. 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C.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能够从“名实”入手,表明自己的观点,展开辩驳,十分有力的项是( )
①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②某则以谓受命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③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
④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4.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
A.王安石以此信回答司马光,是观点鲜明、维护新法的驳论文。
B.本文因为是书信体的驳论文,词语委婉,免得开篇就火药味十足,使对方不能往下看,从而不能宣传自己的主张。
C.王安石从明“名实”入手,是因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司马光也不例外。因此从名实人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D.文章在结尾既承认自己知罪,又说对对方观点不敢领教,实际上是用委婉的语言道出坚定的信念。
5.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错误的项有( )
A.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译文:私下认为与您同游相处也有很长时间,但是在处理问题上意见总不一致,是因为所持的方法不同的缘故。
B.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译文:现在您责备我的,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等事,招致下面的埋怨和诽谤。
C.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译文:盘庚迁都殷地,遭受人们的埋怨,并不特别是朝廷的士大夫埋怨他。
D.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译文:如果说现在一律不做事,遵守祖宗的陈规旧法,不加更改,那我就不敢领教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 D
2. D
3. C
4. B
5.A、C

1.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B。D项的“反复”,联系上下文来看应为:回复,回信;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同。)
2.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能力层级B。A表被动;B缘故,原因;C用来;D①“为”,因为;②“为”,是。
3.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能力,能力层级C。①说的是“儒者”,而非王安石。③说的是假设自己“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而认罪,非说“名实”问题。这两句都不能选。
4.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与中心思想能力,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能力层级C。本题中,B项:本文是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开篇即摆明了自己与司马光所持的政治主张不同,一一批驳了政敌的指控,可以说是针锋相对,旗帜鲜明,毫不妥协。所以,B项说“词语委婉,免得开篇就火药味十足,使对方不能往下看,从而不能宣传自己的主张”是错误的。
5.A.“术”,不是方法,这里指政治观点、主张,C.“特”,不是特别之意,这里是“只”之义。
译文:
王安石启:
昨天蒙你教诲,私下认为与您同游相处也有很长时间。但是在处理问题上意见总不一致,是因为所持的政治主张不同的缘故。虽想勉强向你解释我的主张,但最终必定不为您接受,所以只有简单地写回信,不再一条一条地替自己辩说;我顾念您对我看顾深厚,在书信中不应该过于莽撞,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所以如此的理由,希望您或者能够宽恕我。
儒者所重视的,尤其在于名声与实质相符。名声与实质分明了,天下的大道理就得到了。现在您责备我的,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等事,招致下面的埋怨和诽谤。我却认为我受命于君主,议论法律制度并在朝廷上讨论、修改,并将讨论的结果交给有关部门执行,不能说是侵犯官吏的利益;实施先王的政策,以用于兴利除弊,不能说是生事;为天下人理财,不能说是征利;抨击不正确的言论,排斥了巧辩的小人,不能说是拒谏。至于您说天下人对我的埋怨和诽谤很多,那是我在这以前就知道的。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了,士大夫也多以不体恤国家大事,附合世俗,讨好世人为最好办法。当今皇上想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曾衡量敌对势力的强弱,想出力帮助皇上抵抗敌对势力,大家就喧哗吵闹着反对我了。盘庚迁都殷地,遭受人们的埋怨,并不只是朝廷的士大夫埋怨他,但盘庚却不因为埋怨的人如此之多而改变迁都的计划,是因为他考虑到这样做合理然后行动,他认为完全正确,所以没有什么要悔改的地方。
如果您指责我已经执宰很久,却未能协助皇上有大作为,来加惠于人民,则我心悦诚服地认罪;如果说现在一律不做事,遵守祖宗的陈规旧法,不加更改,那我就不敢领教了。
没有办法会面,不胜诚心仰慕。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某启:昨日蒙教。..”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