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题。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题。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骤、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也?”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蜕,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长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遏,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全祖望《梅花岭记》)
小题1:下列旬中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吾誓与城为殉殉,殉难
B.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克,火败
C.承畴火恚恚,怨恨
D.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旧,老交情
小题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
余局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虽世殊世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史可法的“浩然之气”及其影响的一组是
①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②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及以衣冠葬之。③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④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⑤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④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扬州城破之时,史德威被诸将所拥而行,未能帮史可法以死殉城。
B.从文中记述有人传言史可法未死的事实看,史可法舍生抗清、誓死殉城,深得人们拥戴。
C.孙兆奎对洪承畴的反问,目的是用洪承畴的未死来证明大江南北的传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D.从文中的议论部分来看,作者认为未死传言、神仙之说纯属画蛇添足,对此持一种批评态度。
小题5:把下列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C
小题:B
小题:B
小题:(10分)
(1)跟从他学习的人一天天地多起来,出自于他门下的多是有声望的人。(4分,注意“日”“众”“出”“闻”的翻译。)
(2)主管官员把已经判处死罪的案子呈上,张九成从头到尾审阅后得知案情,于是要求重新核实,囚犯果然是被诬陷服罪的。(6分,注意“大辟”“上”“始末”“因”“覆实”“诬服”的翻译。)
小题:B
小题:A
小题:要点:①欧阳修以“醒心”为亭名,是因为“醉且劳矣”时登临此亭赏山水美景,可以使心“洒然而醒”,获得耳目皆新的审美感受。②欧阳修以“醒心”为亭名,是因为“醒心”更寄寓着他期望统治者“无为而治”、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政治理想和以大下为己任的远大政治抱负。③欧阳修以“醒心”为亭名,也在警示后人要以放旷的襟怀正视自己失意的人生。


小题:(“以”:介词,把。A项“而”:均为连词,前者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却”;后者表承接关系,相当于“就”。B项“且”:前者是副词“姑且”;后者是连词,“况且”。D项“其”:前者犹“岂”,表反诘,“怎么”,后者用在选择问句中,表示“是……还是”。)
小题:略
小题:B(张九成“力主抗金”与文意不符,他主张掌握主动权,有条件地议和。)
小题:见译文
小题:(“即”的意思应为“往就”、“到”)
小题:略
小题:(共6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学生还可以有其他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顺治二年乙酉(年)四月,江都被(清兵)围困的(形势)很危急。督相史忠烈公知道局势(已)不可挽救,(就)召集众将领告诉他们说:“我发誓与扬州城同作殉国(之物),但(在)匆忙慌乱中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死去,谁(能)替我在城破时完成这个(为国而死)的大节呢?”副将军史德威悲痛激昂地(表示愿意)担负这一任务。忠烈高兴地说:“我还没有儿子,你应当凭同姓的关系作我的后嗣。我(要)写信(禀告)太夫人,把你(的名字)记入(我的)家谱,排在(太夫人的)孙儿辈中。”
二十五日,(江都)城沦陷,忠烈抽出刀来自刎。众将领果然争着上前抱住他(不让他自杀)。忠烈大声呼唤德威,德威(悲痛)流泪,不能举刀,于是被众将领簇拥着走。到小东门,清兵像密林般地到来,副使马鸣碌等众将领都战死了。忠烈就瞪着眼看敌人说:“我就是(大明朝的)史阁部”。被(俘)押到南门,和硕豫亲王用“先生”(的名称)称呼他,劝他投降。忠烈大骂而死。当初,忠烈(留下)遗言:“我死后应葬(在)梅花岭上。”到这时,德威寻找失公的尸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埋葬他(在梅花岭上)。
有人说:“扬州城被攻破时,有人亲眼看见忠烈穿青衣戴黑帽,骑着白马,跑出天宁门跳入长江而死,不曾死在城内。”自从有了这种话,长江南北就传说忠烈没有死。不久英山、霍山(抗清)义军大规模起义,都假托忠烈的名义(来号召群众),(就)好像陈涉(起义时)假托项燕(的名义)一样。吴中的孙兆奎因起兵失败,被俘押到南京。经略洪承畴同他有老交情,问(他)说:“先生在军中,(是否)确凿知道原扬州阁部史公真的死了呢,还没有死?”孙公回答说:“经略从北方来,(是否)确凿知道原(在)松山殉难的督师洪公真的死了呢,还是没有死?”洪承畴(听后)非常恼怒,急忙叫部下(把他)推出去杀了。
唉!(那些)成神成仙的荒唐无稽的说法,说颜太师因被杀而成仙,文少保也因彻悟“大光明”佛法像蝉脱壳一样遍下了躯壳而成佛,实际上(他们都)不曾死去,殊不知忠义是圣贤人传统的道德准则,那种凛然正气浩大磅礴,永远存留(在)天地之间,为什么一定要(问他的)面目形象是出世成仙成佛还是入世为人了呢?(那种关于他们成为)神仙的说法,正是(人们)所说的“画蛇添足”。就像忠烈的遗骨,(现在)已不可能找到了,(但)百年之后,我登上(梅花)岭,同朋友们谈起忠烈的忠言,没有(一个人)不泪如雨下,忠烈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人们眼前,(这也说明)不必去问他果真成仙成佛了没有,更何况假托他没有死而冒他的名义呢?
我听说史可法的兄弟从翰林学士史可程以下,还有好几人,后来都到江都祭扫史可法墓。正逢英山霍山义军失败,捉到了托名而假冒史可法的人,清兵的大将把他押送到江都,下令让史氏门中的男子和妇女都来辨认,这时史可法的第八个弟弟已死,他的夫人年轻漂亮,为他守节,也出来看这个托名者,大将军看上了她的美色,想强迫娶她,夫人自杀而死。可叹啊,史可法曾痛恨史可程降清,在国家沦亡之际,不能保持节操,而写奏章谴责他,怎会知道在自己死后,竟然有弟媳妇凭女子之身继承夫兄所留下的光明辉绩呢?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题。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