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荆平王有臣曰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语文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荆平王有臣曰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为建取妻於秦而美,无忌劝王夺。王已夺之,而疏太子。无忌说王曰:“晋之霸也,近於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求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使太子居于城父。居一年,乃恶之曰:“建与连尹将以方城外反。”王曰:“已为我子矣,又尚奚求?”对曰:“以妻事怨,且自以为犹宋也。齐晋又辅之。将以害荆,其事已集矣。”王信之,使执连尹,太子建出奔。 左尹郄宛,国人说之。无忌又欲杀之,谓令尹子常曰:“郄宛欲饮令尹酒。”又谓郄宛曰:“令尹欲饮酒於子之家。”郄宛曰:“我贱人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必来辱,我且何以给待之?”无忌曰:“令尹好甲兵,子出而寘之门,令尹至,必观之己,因以为酬。”及飨日,惟门左右而置甲兵焉。无忌因谓令尹曰:“吾几祸令尹。郄宛将杀令尹,甲在门矣。”令尹使人视之,信。遂攻郄宛,杀之。国人大怨.动作者莫不非令尹。沈尹戍谓令尹曰:“夫无忌,荆之谗人也。亡夫太子建,杀连尹奢,屏王之耳目。今令尹又用之杀众不辜,以兴大谤,患几及令尹。”令尹子常曰:“是吾罪也,敢不良图?”乃杀费无忌,尽灭其族,以说其国。动而不论其义,知害人而不知人害己也,以灭其族,费无忌之谓乎! 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注释]①宋:当时楚国北方的一个小国。②动胙者:周天子派来送祭肉的使者。胙,祭祀用的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①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 ②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 ③工说,使太子居于城父 ④建与连尹将以方城外反 ⑤令尹好甲兵,子出而置之门,今尹至,必观之已,因以为酬 ⑥吾几祸令尹,,郄宛将杀令尹,甲在门矣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9分) (1)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3》) (2)我且何以给待之?(3分) (3)以灭其族,费无忌之谓乎!(3分)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1)楚平王为太子建从秦国娶了个妻子,她很美丽。 (2)我将拿什么供奉招待他呢? (3)以致他的宗族被诛灭,说的就是费无总吧! |
小题1:C(遮蔽) 小题2:C(①③两项不对) 小题3:详见译文 参考译文: 行动不可不深思熟虑,不深思熟虑,就会像(人)跃入深谷,即使后悔也来不及。君子谋划行动考虑道义,小人谋划行动时谋求利益,(结果)反而不利。(假如)有人懂得不谋求利益实际上就包含着利益,那么就可以跟(他)谈论道义了。 楚平王个臣子名叫费无忌,嫉怕太子建,想除掉他。楚平王替太子建从秦国娶了个妻子,她长得漂亮,费无忌就鼓动楚平王强占为已有。楚平王已经强占这个女子,因而疏远了太子,费无忌又劝楚平王悦:“晋国称霸,是因为靠近小原各国。楚国地域偏远,所以不能同(晋国)争霸。不如(扩建)使楚同北部城父成为大的城邑把太子安置在那里,来谋求北方各国(的尊奉),您自己收取南方各国,这样就能得到天下了。”楚平王很高兴,让太子产居住在城父。过了一年,费无忌义诋毁太子建说:“太子建和连尹伍奢将凭借方城要塞在外谋反”楚平王说:“(他)已经做了我的太子了,还谋求什么?”费无忌回答说:“(他)因为娶妻的事怨恨您,而且自己把城父看做像宋国一样的独立小国。齐国和晋国又帮助他。(他)将要借此危害楚国,事情已经准备停当了。”楚平王相信了费无忌的活,派(人)逮捕了连尹伍奢,太子建出逃到国外。 左尹郄宛,受国人爱戴 无忌又想杀掉郄宛,他对令尹子常曰:“郄宛想请令尹您喝酒。”又对郄宛说:“令尹想到你家来喝酒,”郄宛说:“我是个(身份)低贱的人,不值得使令尹屈尊。(假如)令尹—定屈尊光临,找将拿什么侍奉招待他呢?”费无忌说:“令尹喜欢铠甲兵器,你把这些东西搬出来放在门口,令尹来了,一定会观赏它们,观赏完了,你就乘势把(这些东西)作为进献给他的礼物”等到宴享这天,(郄宛)在门口帷幕两旁放置铠甲兵器。费无忌于是对令尹说:“我差—点害厂您、郄宛想杀您,已经把铠甲兵器藏在门口了。”令尹派人去察看,真是这样。于是派兵进攻郄宛,杀死了他。国人非常痛恨令尹,连周天子派来送祭肉的人也都指责他。沈尹戍对令尹说:“费无忌是楚同的谗佞小人。使太子建出亡,杀害连尹伍奢,掩蔽国君的视听。现在您又因他的谗言杀害无辜的人们,从而招致严厉的指责,祸患很快就会来到您的身上。”令尹子常说:“这是我的罪过,怎么敢不好好地想法对付呢?”于是就杀死了费无忌,并把他的宗族个部诛灭,以此取悦国人。行动不考虑其中的道义,只知道陷害别人却不知道别人也会危害自己,以致他的宗族被诛灭,说的就是费无忌吧! 大凡邪恶的小人做事,开始的时候:互相帮忙,而到后来一定互相陷害。坚守道义的人却不是这样,开始时互相交往,时间越长越互相信任,最后更是互相亲近,后代把(这种做法)当做行为准则。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文言文阅读方法:
一、快速浏览
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二、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