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列.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于宴语,-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列.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1)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2)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 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①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3)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杰,新荡荆城,仗威东复,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②,禽关羽,其最妙者。(4)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已,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选自《三国志·吴书》)
【注】①邓禹: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将,为刘秀创业立有大功。
②郝普:零陵太守,刘备的下属。
小题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明“学问”“筹略”“言议”不及公瑾,而胜于子敬。
B.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但仍可算功过参半。
C.公瑾胆略兼人,在三人中建功立业最为卓著。
D.孙权用人,能发现并看重其长处,而不计较其短处,不求全责备。
小题2:
.下列对文末“评曰”后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瑜在曹操率几十万大军水陆并进的威势下坚持抗曹,真是奇才。
B.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威振天下,当时的人都害怕他,想投降他。
C.鲁肃力排众议,英明果断,也是奇才。
D.吕蒙有勇有谋,也建立了奇功。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
A
小题:
B

 
小题:
文中并没有排出三人的高下。)
小题:
“当时的人都害怕他,想投降他”不对。)
【参考译文】
孙权和陆逊谈论周瑜、鲁肃和吕蒙时说:“公谨(周瑜字)雄伟刚烈,胆略过人,所以能够打败曹操,开拓荆州,但是太高邈了就很难有人能继承他,现在有你继承了他的衣钵。公瑾去邀请敬(鲁肃字)到江东来,推荐于我,我和他饮酒谈论,天下大事帝王之业无不涉及,这是人生一大快事。后来曹操由于俘获了荆州刘琮的残部,扬言率领数十万大军水陆共进,直攻我东吴。我请教所有的文武大臣,询问适宜的对策,没有谁能先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至于子布、文表等人,都说应该派遣使者修好和约去投降他们。鲁肃当即驳斥说不能那样,劝我赶紧召回周瑜,委以重任,逆水而上迎击曹军,这是第二大快事。况且他决策计谋,远在子布、文表之上。后来他劝我借荆州给刘备,这是缺失之一,但是仍不足以影响他的两大功绩。古代周公用人不求全责备,所以我忽视他的缺失而看中他的长处,常常把他与东汉初年的邓禹相}匕。另外子明(吕蒙字)年轻的时候,我认为他只不过刚毅、果敢有胆量而已,待到他长大成年,学问大增,眼界开阔,常有奇思大谋,可以说仅次于公瑾,只是言谈风姿赶不上他。但他谋取了关羽,胜过予敬。予敬曾经给我写信说:‘帝王初起宏图大业,都有所驱除,关羽不足为虑。’这是子敬内不辨主次,外妄口大言,我也原谅了他,不随便责备他。然而他领军扎营,能做到令行禁止,军将职责分明,毫无废负,路不拾遗,他的治理也高明至极啊!”
作者评论说:曹操凭借汉朝丞相的身份,挟天予以令诸侯。平定天下众多的英雄豪杰,又攻占了荆州,依仗威势欲收复江东,当时的人们谈论起来没有不内心忧虑生有二心的。只有周瑜、鲁肃能英明谋断,超出众人的浅见,真是奇才。吕蒙勇敢而又决断的谋略,懂得用兵的计策,用诡计谋取了郝普,擒杀了关羽,这是他最精妙的。他虽然起初轻率武断,随便杀人,但后来能克制自已,有国士的器量,哪里只是一介武夫呢?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文言文阅读方法:

    一、快速浏览

    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二、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三、结合注释

    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