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前怪石供①苏轼《禹贡》②:“青州有铅、松、怪石。”解者曰:“怪石,石似玉者。”今齐安江上往往得美石,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前怪石供①
苏轼
《禹贡》②:“青州有铅、松、怪石。”解者曰:“怪石,石似玉者。”今齐安江上往往得美石,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虽巧者以意绘画有不能及,岂古所谓“怪石”者耶?
凡物之丑好,生于相形,吾未知其果安在也。使世间石皆若此,则今之凡石复为“怪”矣。海外有形语之国,口不能言,而相喻以形;其以形语也,捷于口;使吾为之,不已难乎?故夫天机之动,忽焉而成,而人真以为巧也。虽然,自禹以来怪之矣。
齐安小儿浴于江,时有得之者。戏以饼饵易之;既久,得二百九十有八枚。大者兼寸,小者如枣、栗、菱、芡,其一如虎豹,首有口鼻眼处,以为群石之长。又得古铜盆一枚,以盛石,挹水注之粲然。而庐山归宗③佛印④禅师适有使至,遂以为供。禅师尝以道眼观一切,世间混沦空洞,了无一物;虽夜光尺璧与瓦砾等,而况此石;虽然,愿受此供。灌以墨池水,强为一笑。使自今以往,山僧野人,欲供禅师,而力不能办衣服饮食卧具者,皆得以净水注石为供,盖自苏子瞻始。时元丰五年五月,黄州东坡雪堂书。
注释:①怪石供:奉献怪石,以供陈设玩赏。②《禹贡》:我国最早的古地理文献,书中把当时的中国划分为九州,下文的青州即是古九州之一。③归宗:即归宗寺,原为王羲之故宅,后舍宅为寺,寺中有王羲之洗墨池。④佛印:僧人,名了元,与苏轼交好。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文:花纹
B.海外有形语之国。形:容貌
C.以盛石,挹水注之粲然。挹:舀
D.虽然,自禹以来怪之矣。怪:以……为怪。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①今齐安江上往往得美石,与玉无辨。
②凡物之丑好,生于相形。
③故夫天机之动,忽焉而成,而人真以为巧也。
④其一如虎豹,首有口鼻眼处,以为群石之长。
⑤世间混沦空洞,了无一物。
⑥山僧野人,欲供禅师,而力不能办衣服饮食卧具者,皆得以净水注石为供。
A.①③⑥B.②④⑤
C.①②④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一开篇就阐述了“物之丑好,生于相形”的道理,并依次统摄全篇。
B.作者在说理的时候,通过齐安江上与玉无辨的怪石和海外形语之国形语捷于口两件事,启发读者想像,从而把抽象的道理说得简明富有情趣。
C.末段中引出佛印禅师这个人物,主要是为了在前文的基础上,从“供”与“受供”两个方面说明了重要的在于事物所包含的心意而不在于物质本身的价值。
D.本文由生活小事生发说理,形象生动,言简意赅,信笔挥洒,不受拘束,表现出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文风。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1:B (“形语”之国是指“他们彼此不说话,而是做比划交流”的国家)
小题2:C (⑤禅师对世界的认识,③为世人的认识)
小题3:A (并未依次统摄全篇)
参考译文:
书《禹贡》上说:“青州产铅、松、怪石”,解释的人说“怪石,就是石头中像玉石的。今齐安江上经常有人捡到好看的石头,和玉石没有区别,多是红黄白色,上面的花纹就像人手指上的螺纹,精巧透明,十分惹可爱。即使画工再好的人也认为绘画比不了这石头的妙处,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怪石”吗?
但凡世间万物的美丑之别,都是相比下产生的结果,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假如世间的石头都像这样,那么现在看起来觉得很平凡的石头反而会变成“怪石”了。海外有用“形语”的国家,他们彼此不说话,而是做比划交流。他们用动作比用语言方便多了。要是让我用比划代替言语的话,不是也会很难么。所以说,这些由神秘大自然产生,一下子就创造出来的,在凡人看来就非常的精巧。即使这么说,从禹那时起人们就一直认为这种石头很怪异。
齐安的小孩到江边游泳,经常有捡到怪石的。我用饼子做诱饵逗他们换来石头,不久以后,得了298枚。大的寸把长,小的像枣、栗、菱、芡。其中有个像虎豹,头上还有口鼻眼,我把它当作群石的首领。又得到一个古铜盘子,用它来装石头,再往里面注上水,感觉璀璨发亮的。恰巧庐山的归宗佛印禅师有使者来访,就认为是我用的供品了。禅师用悟道的眼光观察一切,把世上乌七八糟的东西都看成空洞之物、已经不为世事羁绊,视夜明珠和美玉珍宝与瓦砾等同(的超级脱俗之人啊),更何况这种石头呢?即便如此,我还是愿意接受把这种东西作为我的供品。灌上墨池水,勉勉强强就当个笑话吧。假如说今后,山僧野人想要供奉禅师又没钱办好衣食住行的人,都用净水注石头作为供奉的,都是从我这开始的。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前怪石供①苏轼《禹贡》②:“青州有铅、松、..”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文言文阅读方法:

    一、快速浏览

    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二、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三、结合注释

    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