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晃错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晃错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
皇甫隆为敦煌,敦煌俗不晓作耧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耧犁,所省佣力过半,得谷加五①。又,敦煌谷,妇女作裙,挛缩②如羊肠,用布一匹。隆又改之,所省复不赀③。黄霸为颖川,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④: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豚子,可以为祭。吏往,皆如言。
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柑橘千树。临卒,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⑤,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后柑橘成,岁得绢数千匹。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然则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
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直自耕农,终于醯醢⑥。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卷首皆有目录。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叮咛周至,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
(选自《齐民要术》,有删改)
[注] ①加五:增加五成。 ②挛缩:褶皱。 ③不赀:不计其数 ④区处:分别处理。
⑤千头木奴:暗指千棵柑橘树。 ⑥醯醢(xī hǎi):指酿造、腌制的方法。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书》所述,要在安民要:关键。
B.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责:需要。
C.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询:询问。
D.资生之业,靡不毕书资:资财。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举皇甫隆治理敦煌、黄霸治理颖川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地方官获得拥戴,是因为能与百姓同甘共苦,甚至与他们共享家产。
B.文中李衡、樊重种树虽然是居家理财的事例,但结合全文看,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与全书为民众提供谋生之术的宗旨是一致的。
C.作者广泛搜集各种耕作、种植、加工技术的知识,目的是为平民提供一部谋生致富的读物,所以把这本书命名为《齐民要术》。
D.作者把全书分为十卷,在每卷开头标上目录,并详尽交代相关内容,不追求词藻的华丽,用意是让文化不高的人也能读懂。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1:D(“资”,凭借、获取。这里指用来谋生的方法。)
小题2:B(两个“于”是介词,在。 A 项“以”,前句是连词“来”,后句是“因为”。 C 项“其”,前句是代词“他们”,后句是语气词“一定”。 D项“之”,前句是代词,后句是助词。)
小题3:A (“共享家产”错,原文没有这个意思)
附译文:
齐民(齐等无有贵贱,故谓之齐民),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平民百姓。神农氏制造了耒耜(上古翻土工具),使天下百姓耕作受益。商周两朝的强盛,《诗》《书》中有所记述,关键在于安抚百姓,使他们富足后再来教化他们。晃错说:“英明君王在上位,则百姓不感到寒冷饥饿,不是耕种而使他们有饭吃,不是纺织而使他们有衣穿,而是为他们开辟积累财富的道路。寒冷的时候,对于衣服不要求华丽;饥饿的时候,对于食物不要求甘美。饥饿寒冷到来了,就不顾廉耻。人一天不吃两餐饭就饥饿,整年不缝制衣服就寒冷。肚子饥饿得不到食物,皮骨寒冷得不到衣服,即使是慈母也不能保护她的孩子,君主怎么能拥有他的百姓?”
皇甫隆治理敦煌,按敦煌的耕作习俗百姓不懂得使用耧车,到耕种的时候,消耗大量的人牛功力,而最后收获的谷物却很少。皇甫隆于是教敦煌百姓使用耧车,省下的功力超过一半,收获的谷物增加五成。还有,敦煌谷,妇女作裙,褶皱如羊肠,要用去一匹布。皇甫隆又叫百姓改过来,省下的布匹不计其数。黄霸治理颖川,让邮亭、乡官都养鸡和猪,用来赡养鳏寡贫穷的人;(劝说百姓)安心于农耕蚕桑之业,节约用度,积累财物,种植树木。郡中若有鳏寡孤独的人死了没有钱安葬的,由乡吏上报郡里,黄霸都能为他们分别妥善处理:告知某处有棵大树,可以做棺材;某亭有头小猪,可以供祭祀之用。乡吏按照安排前往,果然都像黄霸所说的。
李衡在武陵龙阳汜洲上造了房子,种了一千棵柑橘树,临死的时候,告诫儿子说:“我州里有一千个木奴,(他们)不会向你求取衣食,每年还会(给你)交上一匹绢,你足够用了。”后来柑橘开始结果,他儿子每年得到几千匹绢。樊重曾想做家什器物,先栽种梓树、漆树,人们嘲笑他。然而多年以后,都有了用处。以前嘲笑他的人,都来向他借用。这说明种植是不可以停止的啊!谚语说:“一年的计划,不如栽稻;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这说的是“种植”。孔子说:“君子在家能将复杂的家务管理好,就能将治家的手段转移到官位”这样说来治家如同治国,治国如同治家,治理的含义是相同的。
现在我从经传中采集,又涉及到民间歌谣;向阅历多的人询问,在实践中验证;记录从农耕技术开始,到醋酱的制作结束。维持生计的职业,没有不完整记录的,命名为《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分为十卷,每卷的开头都有目录。我在书中表达的意思很明白,便拿给僮仆看,没有敢说从文人雅士处听说过的,所以我记录时叮咛自己要交待周到,不推崇浮夸的言辞。浏览的人没有嘲笑我的。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耒耜,..”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