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阅读,完成下面小题。(共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潘锦芳传(清)施补华潘锦芳,湖州卖酒翁也。少习拳勇技击,谊心直气,市井无赖咸惮之,已而折节为善。谦谨畏事,犯而不校-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文言阅读,完成下面小题。(共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潘锦芳传
(清)施补华
潘锦芳,湖州卖酒翁也。少习拳勇技击,谊心直气,市井无赖咸惮之,已而折节为善。谦谨畏事,犯而不校。晚年酒益雠,家富,子孙内赀①为品官,翁称封君②,而谦谨加甚。每入市井,伛偻旁行,与庸保③语,兄之弟之。郡县大夫与缙绅之征而归者,敬翁为人,诣之,匿不敢见。为人平争斗,偿逋负,事解不居其名。
咸丰庚中,粤贼攻湖州,赵忠节公以乡兵守城,指翁告人曰:“此游侠之雄也,惜乎老矣!”辛酉之,贼陷会城,围湖州益亟,而江苏巡抚驻军上海,忠节作血书乞援。募能犯围出者,翁请独行。及陈血书,议以松江提督曾秉中帅水师绝太湖而西,为外内合攻之计。乡人贾于上海者,聚资十万饷之。行有日矣,有尼之者,中变,翁乃流涕言曰:“老夫出城时,城中粮已尽矣,兵一日两粥,民食草根树皮,空巷敝庐,死人相枕。生者数老夫之行,日暮待援,惧不相保。城外贼如麻,登高叫呼,兵在城上与之应答,岌岌将为变。老夫病且死,犯围为此行;乡人贾于此者,念在围城父兄子弟、宗族姻连,其情愁急,恨水师无翮而飞也;彼尼之者,何其不仁乎!呜乎,吾不复见赵公矣!”举拳击案,大呼呕血以死。死之六月,为同治壬戌五月,湖州城陷,翁家亦破。翁之诸孙,至今以酒为业。
施氏曰:同治壬申、癸酉间,重修湖州府志,余言潘锦芳事,宜附壬戌殉节诸君之后,或以卖酒者少之,遂不得书。呜乎,翁卖酒者也,赵忠节公识之矣。
注:①内赀:即“纳资”,交纳钱款捐官,买官职。②封君:子孙贵显,父、祖因而受到封典的,称封君,也称封翁。③庸保:雇工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市井无赖咸惮之惮:害怕,畏难。
B.已而折节为善折节:降低身份。
C.围湖州益亟亟:急速,急迫。
D.聚资十万饷之饷:馈赠,赠送。
小题2:以下各组能直接表现潘锦芳“忠烈”品格的一组是
①少习拳勇技击,谊心直气    ②募能犯围出者,翁请独行    ③谦谨畏事,犯而不校
④老夫病且死,犯围为此行    ⑤翁卖酒者也,赵忠节公识之矣      ⑥举拳击案,大呼呕血以死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潘锦芳年轻时习过武,后来他谨言慎行,晚年虽家道殷实,但做事低调,为他人平争斗还欠债不求扬名致谢。
B.文章善用语言描写,潘锦芳为救兵不肯前来而激愤的一番陈词,形象极其鲜明生动,赤诚之心昭然可见。
C.作者赞美了潘锦芳具有侠肝义胆,又对朝廷官吏贻误战机,失陷城池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与愤恨。
D.潘锦芳为全城人冒死求援,结果却因是卑贱的卖酒人而不能名列地方史册,作者对此表示遗憾与惋惜。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11分)
(1)郡县大夫与缙绅之征而归者,敬翁为人,诣之,匿不敢见。(4分)
(2)生者数老夫之行,日暮待援,惧不相保(3分)
(3)彼尼之者,何其不仁乎!呜乎,吾不复见赵公矣!(4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1)郡县中的士大夫与被征召又回乡的官员,敬重他的为人,去拜访他,他却躲起来不敢露面。(归、诣解释各1分,定语后置句1分,句意1分)
(2)活着的人计算着我的行程时间,从早到晚地期待着援军来救援,都担心不能彼此保全。(数、保解释各1分,句意1分)
(3)那个阻止救援的人,多么不仁义呀!唉,我不能再见到赵公了!(尼、者、何其解释各1分,句意1分)


小题1:略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1)(归、诣解释各1分,定语后置句1分,句意1分)
(2)(数、保解释各1分,句意1分)
(3)(尼、者、何其解释各1分,句意1分)
译文:潘锦芳是湖州卖酒翁。年少时学习拳术击刺等功夫,有正义感,市井无赖都畏惧他,后来改变初衷做好事。谦卑谨慎怕多事,(他人)冒犯自己也不与之计较。晚年卖酒,家道富足,子孙在宫中花钱买了个官缺,他被称作封君,更加谦卑谨慎了。每次来到市井,弯腰曲背在路旁行走,与雇工谈话,以兄弟相称。郡县中的士大夫与被征召又回乡的官员,敬重他的为人,前来拜访他,他却躲起来不敢露面。为人爱平息纷争,替人偿还拖欠的赋税或债务,事情解决后也不求扬名致谢。
咸丰庚中年间,粤贼攻打湖州,赵忠节公率领乡兵守城,他指着潘翁告诉他人说:“这位可是游侠中的豪杰,可惜岁数大了!”辛酉年,敌人攻陷会城后,更急迫地围困湖州,而江苏巡抚正驻军上海,忠节写下血书请求支援。又招募能突破重围出城的人,潘翁请求独自前行。等到呈上血书,建议请松江提督曾秉中率领水军横渡太湖向西进发,制定内外合攻之策。在上海做生意的乡人,筹资十万犒劳援军。过了一段时间,有人阻止救援,(救援计划)中途生变,潘翁于是流下泪说:“老夫出城的时候,城中粮食已经吃光,士兵一天就吃两顿稀粥,百姓吃草根树皮,巷子空了房子塌了,死人互相枕藉。活着的人计算着我的行程,从早到晚地期待着援军救援,担心不能彼此保全。城外敌人如麻,登高叫喊,兵在城上与他们应答,形势危急将要哗变。
老夫重病将死,为此行(求救兵)突围;在这经商的乡人,一想到父兄子弟、宗族连姻被围在城中,心情忧愁焦急,恨水军无翅,能立刻降临;那个阻止救援的人,多么不仁义呀!唉,我不能再见到赵公了!”举拳拍案,(愤怒地)大吼吐血而死。死时正是六月,又是同治壬戌五月,湖州城陷落,潘翁家亡。他的那些孙儿,到现在还以卖酒为业。
施氏说:同治壬申、癸酉年间,重写湖州府志,我建议潘锦芳的事迹,应附在壬戌年殉节的各位君子名字之后,有人因为他是卖酒的而轻视他,于是没能记下他的事迹。唉,潘翁虽是卖酒的,赵忠节公(却能)了解他呀。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文言阅读,完成下面小题。(共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潘锦芳传(清..”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