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传字贯之,隆州井研人。父舜臣,尝为宗正寺主簿。道传少庄重,稍长,读河南程氏书,玩索义理,至忘寝食,虽处暗室,整襟危坐,肃如也。擢庆元二年进士第,调利州司户参军-高二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李道传字贯之,隆州井研人。父舜臣,尝为宗正寺主簿。道传少庄重,稍长,读河南程氏书,玩索义理,至忘寝食,虽处暗室,整襟危坐,肃如也。擢庆元二年进士第,调利州司户参军,徙蓬州教授。
开禧用兵,金人窥散关急,道传以诸司檄计事,道闻吴曦反,痛愤见于形色。遣其客间道持书遗安抚使杨辅,论曦必败,曰:“彼素非雄才,犯顺首乱,人心离怨,因人心而用之,可坐而缚也。诚决此举,不惟内变可定,抑使金知中国有人,稍息窥觊。正使不捷,亦无愧千古矣。”曦党以曦意胁道传,道传以义折之,竟弃官归。曦平,诏以道传抗节不挠,进官二等。
时薛拯、胡榘等皆以新进用事,贿赂成风,道传言:“今名优儒臣,实取材吏,刻剥残忍、诞谩倾危之人进矣。”遂求补郡,于是出知真州。城圮弗治,道传甓之,筑两石坝以护并江居民,益浚二壕,又堤陈公塘,有警,则决之以为阻,人心始固。除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初至,即按部劾吏之贪纵者十余人,胥吏为民害者,大黥小逐百余人,释狱之滥系者二百余人,弛负钱一十余万缗。夏大旱,道传应诏言楮币之换,官民如仇;钞法之行,商贾疑怨;赋敛增加,军将推剥,皆切中时病。遂条上荒政,朝廷多从之。与漕臣真德秀振饥,道传分池、宣、徽三州,穷冬行风雪中,虽深村穷谷必至,赖以全活者甚众。摄宣州守,行朱熹社仓法,上饶、新安、南康诸郡翕然应命,人蒙其利。
广德守魏岘劾教官林庠委堂试而任荒政,挟漕臣以凌郡守,且言真德秀轻视朝廷,自专掠美,乞远之。道传上疏力辨,岘坐免。会胡榘为吏部侍郎,荐道传自代。引疾乞去,不许。召令奏事,再辞,又不许,遂入对。上自宫掖,次及朝廷,以至侍从、台谏阙失,尽言无所讳,帝不以为忤。除兵部郎官,辞未就。监察御史李楠觇当路指意,乞授以节镇蜀,遂出知果州。至九江,得疾卒,年四十八,诏特转一官致仕,谥文节。
道传自蜀来东南,虽不及登朱熹之门,而访求所尝从学者与讲习,尽得遗书读之。笃于践履,气节卓然。于经史未有论著,曰:“学未至,不敢。”于诗文未尝苟作,曰:“学未至,不暇。”一日以疾谒告,真德秀造焉,卧榻屏间,大书“唤起截断”四字,知其用功慎独如此。
(节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九十五》)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徙蓬州教授徙:调任
B.道传以义折之 折:拒绝
C.于是出知真州 知:任职
D.朝廷多从之从:听从
小题2:下列各项都能表明李道传“关爱百姓”的一项是
①玩索义理,至忘寝食                   ②道传甓之,筑两石坝以护并江居民
③释狱之滥系者二百余人                 ④弛负钱一十余万缗
⑤于诗文未尝苟作
A.②④⑤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道传听说吴曦造反的事后,在给杨辅的信上说:“吴曦本来就不是个雄才,虽然他作逆兴乱,但是他的部下人心分离报怨,凭借着老百姓的人心所向,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他拿下。”
B.薛拯、胡榘等人都以新入仕途而得势,他们贿赂成风,于是道传上奏:“现在有名望的优秀儒臣,沦为有才能的吏,而那些刻薄残忍、傲慢奸诈的人却得以进用。”
C.李道传在真州任职时,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只是“在陈公塘四周设堤,有警报就决开堤坝作为屏障”这件事,就使当地人心马上稳定了下来。
D.有一天李道传因病请假在家,真德秀来造访,见他在屏间设一卧榻,屏上写“唤起截断”四个大字,知道他用功慎独到了这样的地步。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道传上疏力辨,岘坐免。会胡榘为吏部侍郎,荐道传自代。(5分)
(2)虽不及登朱熹之门,而访求所尝从学者与讲习,尽得遗书读之。(5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1)道传上疏,竭力辩驳,魏岘获罪免职。正值胡榘任礼部侍郎,举荐道传代替自己的职务。(注意:“力辩”“坐”,“自代”宾语前置各1分,整体通顺2分。)
(2)虽然未能到朱熹门下拜谒,但他访求到了曾经跟朱熹学习过的人,与他们一同谈道学习,得到了朱熹的全部遗著,并且阅读了一遍。(注意:“虽”“从学者”“遗书”各1分,整体通顺2分。)


小题1:【折:说服。】
小题1:【①是勤奋读书。⑤是说他作诗文的严谨态度。】
小题1:【应该是做了三件事后,人心才开始稳定下来,还有前边的修城墙等。】
小题1:略
参考译文:
李道传字贯之,隆州井研人。父亲李舜臣,曾经任宗正寺主簿。道传小时候端庄稳重,年龄稍大后读河南程氏的书,推究探析义理,以致废寝忘食,即使在暗室之中,他也正襟危坐,一派严肃的样子。庆元二年考中进士,调任利州司户参军,又改为蓬州教授。
开禧年间北伐时,金兵急切地想攻取散关,道传因各司发檄文之事,路上听说吴曦造反,他内心的痛苦和悲愤在动作和脸色上表现出来。于是派遣门客走小路给安抚使杨辅去送信,论说吴曦必然失败,信中说:“吴曦本来就不是个雄才,作逆兴乱,(他的部下)人心分离报怨,(凭借着老百姓的)人心所向,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他拿下。如果决定了这一措施,不仅内乱可以平定,而且也使金人知道中原有人,稍微止息入侵。纵然不胜,也无愧于千古了。”吴曦的同党拿吴曦的旨意来胁迫道传,道传以道义将他们说服,他们最终弃官而归。吴曦叛乱被平定后,皇帝因为道传坚贞不屈,下诏将他进官二等。
这时薛拯、胡榘等人都以新入仕途而得势,他们贿赂成风,道传上奏:“现在有名望的优秀儒臣,沦为能吏,而那些刻薄残忍、傲慢奸诈的人却得以进用。”于是请求外出任职,出知真州。城墙毁坏,道传命人用砖砌起,筑起两道石坝来护卫沿江两岸的居民,加深两条护城河,又在陈公塘四周设堤,有警报就决开堤坝作为屏障,人心开始稳定。又任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监公事。刚到任,他就弹劾所属的十几个贪官,被施以墨刑驱逐出境的小吏有一百多人,释放了二百多个被滥捕入狱的犯人,放免了十万多缗的债钱。夏天大旱,道传应诏陈说纸币的改换令官民恨之入骨,钞法施行造成商贾疑怨,赋敛增加军将盘剥的情况,都切中时弊。于是逐条呈上治荒策,朝廷大都听从。与漕臣真德秀赈济灾荒,道传分管池州、宣州和徽州,严冬时节,穿行在风雪之中,即使是偏远的山乡村野也一定要到达,很多人依赖他得以保全性命。摄宣州太守,推行朱熹的社仓法,上饶、新安、南康等郡都纷纷响应,百姓因此而受益。
广德太守魏岘弹劾教官林庠放弃堂试而任救济之职,挟持漕臣欺凌太守;而且说真德秀轻视朝廷,独断专行且夺取别人的功绩、美名,请求远置他。道传上疏,竭力辩驳,魏岘获罪免职。正值胡榘任礼部侍郎,举荐道传代替自己的职务。道传称病离朝,未被允许。皇帝召他奏事,再推辞,又未被允许。于是他入廷奏对,上自宫中,次及朝廷,一直到侍从、台谏,其中的缺失,他和盘托出,无所顾忌,皇帝也不以为忤逆。授兵部郎官,辞谢没有就任。监察御史李楠窥视当权者的意旨,请求授道传节度使镇蜀,于是道传出任果州。到达九江时,患病去世,卒年四十八岁,皇帝下诏特赐转一官退休,谥号为文节。
道传从蜀来到东南,虽然未能到朱熹门下拜谒,但他访求到了曾经跟朱熹学习过的人,与他们一同谈道学习,得到了朱熹的全部遗著,并且阅读了一遍。他笃于实践,气节高超。没有经史方面的论著,他说:“学问没有达到一定高度,不敢写。”对待诗文也未尝随意创作,他说:“学问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没有时间创作。”有一天李道传因病请假在家,真德秀来造访,见他在屏间设一卧榻,屏上写“唤起截断”四个大字,知道他用功慎独到了这样的地步。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李道传字贯之,隆州井研人。父舜臣,尝为宗正寺主簿。道传少庄重..”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