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马周,博州荏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马周,博州荏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乃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授监察御史,累除中书舍人。
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籍此人共康时政也。”
(选自《贞观政要》)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奏之,事皆合旨 令:命令B.授监察御史,除中书舍人 累:多次
C.令门下省 直:同“置”,安置D.此非臣所发 意:意见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甚获当时誉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B.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臣家客马周也
C.太宗怪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言位尊无功
小题3:对于马周所任官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马周最初任的官是监察御史。B.马周曾由中书令舍人被提拔为中书令。
C.马周曾兼任中书令和太子左庶子之职。D.辞去中书令后,马周担任吏部上书。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宗求贤若渴,对于自己看重的人能委于重任,十分信赖。
B.马周机敏善辩,办事谨慎周到,评论人物又能秉公直言,因此而官至吏部上书。
C.马周对太宗的心理十分了解,每次奏对,都能让太宗满意。
D.马周看问题全面深刻,能说会辩,亲近忠诚太宗,因此深得太宗赞赏。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乃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4分)
(2)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3分)
(3)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籍此人共康时政也。” (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1)唐太宗当天就召见马周,过一会儿还未到,便四次派使者去催促。等到马周前来拜见,太宗与他谈话谈得非常高兴,下诏把他安置到门下省。
(2)我近来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数都能合我的心意。
(3)对我既忠诚又亲近,实在是凭他使时政平安康乐啊!


小题1:A令:使,让;B累:连续,积累;意:心意,意图
小题1:A第一个“之”助词,的,第二个,用在主谓之间,不译;B“乃”分别是:动词“是”和副词“却、竟然”;D两个“而”均为连词,前一个表修饰,后一个表转折;C两个“其”都是代词“他的”。
小题1:由“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可知,D错误。
小题1:“官至吏部上书”错,文中无此信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
参考译文:
马周是博州荏平人。贞观五年,他来到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的家中。唐太宗下诏让百官谈论朝政得失,马周为他分类条目写了二十多件事,让他把这些报奏上去,都是切中事务的。太宗对常何的才能感到奇怪,便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我所能想出来的,这都是家中的门客马周所写的。”唐太宗当天就召见马周,过一会儿还未到,便四次派使者去催促。等到马周前来拜见,太宗与他谈话谈得非常高兴,下诏把他安置到门下省。拜马周为监察御史,连续提拔,授予中书舍人。
马周机敏,有辩才,善于陈述奏章,很明白事情得起源根由,说什么都很恰当合适。太宗曾说:“我一时不见马周就很想他。”贞观十八年,他又升迁中书令,兼任太子左庶子。马周身兼二职,处事公平、公正,在当时获得了很好的赞誉。又在本来的官职之外兼任吏部上书。唐太宗曾经对侍臣说:“马周处事机敏迅速,性格非常谨慎。谈论人事行为正直,按正理而办,我近来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数都能合我的心意。对我既忠诚又亲近,实在是凭他使时政平安康乐啊!”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马周,博州荏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文言文阅读方法:

    一、快速浏览

    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二、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