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小题。富公讳弼,字彦国,幼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识之,曰:“此王佐才也。”怀其文以示晏殊,殊即以女妻之。天圣八年,以茂材异等中第。会赵元昊反,-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小题。
富公讳弼,字彦国,幼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识之,曰:“此王佐才也。”怀其文以示晏殊,殊即以女妻之。天圣八年,以茂材异等中第。
会赵元昊反,公上疏陈八事,且上言:“元昊遣使求割地,邀金帛,而词甚倨,此必元昊腹心谋臣自请行者。宜出其不意,斩之都市。”议者以为有宰相气。擢知谏院。
元昊寇鄜延,中贵人黄德和引兵先走,刘平战死。而德和诬奏平降贼,诏以兵围守其家。公言:“平引兵来援,以奸臣不救,故败,竟骂贼不食而死,宜恤其家。德和中官,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枢密院奏方用兵,狱不可遂。公言:“大臣附下罔上,狱不可不竟。”德和竟坐腰斩。
改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时有用伪牒为僧者,事觉,乃堂吏为之。开封按余人而不及吏。公白执政,请以吏付狱。执政指其坐曰:“公即居此,无为近名。”公正色不受其言,曰:“必得吏乃止。”执政滋不悦,故荐公使契丹。始受命,闻一女卒,再受命,闻一男生,皆不顾而行。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庆历三年,晏殊为相,范仲淹为参知政事,杜衍为枢密使,韩琦与公副之。鲁人石介作《庆历圣德诗》,历颂群臣,曰:“维仲淹、弼,一夔一契。”天下不以为过。
公恭俭好礼,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其为文章,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平生所荐甚众,尤知名者十余人,世以为知人。
方契丹求割地上命宰相历问近臣孰能为使虏者皆以事辞免公独慨然请行使事既毕上欲用公公逡巡退避不敢居而向之辞免者自耻其不行则惟公之怨比而谗公无所不至。仁宗徐而察之,尽辨其诬,卒以公为相。及英宗、神宗之世,公已老矣,勋在史官,德在生民。
(选自苏轼《富郑公神道碑》,有删改)
注:①中贵人:帝王所宠幸的近臣或宦官,这里指宦官。后文有“中官”,意同此。②知制诰:官名。③一夔一契:夔、契都是舜时贤臣,后因以之喻良辅。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词甚傲慢
B.元昊鄜延入侵
C.开封余人而不及吏追究、查办
D.执政不悦滋生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范仲淹见识之B.殊即女妻之
其为文章,辩不华请吏付狱
C.此必元昊腹心谋臣自请行D.堂吏为之
以为有宰相气                  必得吏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富弼是“王佐才”的一组是(3分)
①会赵元昊反,公上疏陈八事             ②宜出其不意,斩之都市
③大臣附下罔上,狱不可不竟             ④维仲淹、弼,一夔一契
⑤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         ⑥平生所荐甚众,尤知名者十余人
A.②④⑥B.①④⑤C.②③⑥D.④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富弼少时刻苦学习,志向远大,受到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怀揣他的文章向晏殊推荐,晏殊也很赏识他。
B.元昊反叛,派遣使者向宋要求割地和金帛,富弼指出当立斩其使者,体现了他政治上的果敢和远见卓识。
C.富弼负责督察京城的刑事案件时,得知有官员让人凭伪造的簿录成为僧人,他就下令逮捕该官员。
D.石介作诗称颂范仲淹和富弼可比舜时的贤臣夔和契。虽有人嫉恨富弼,但皇帝最终能明辨是非,重用富弼。
小题5: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4分)
方契丹求割地上命宰相历问近臣孰能为使虏者皆以事辞免公独慨然请行使事既毕上欲用公公逡巡退避不敢居而向之辞免者自耻其不行则惟公之怨比而谗公无所不至
小题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德和中官,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3分)
②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方契丹求割地/上命宰相历问近臣/孰能为使虏者/皆以事词免/公独慨然请行/使事既毕/上欲用公/公逡巡退避()不敢居/而向之辞免者/自耻其不行/则惟公之怨/比而谗公/无所不至
小题1:①黄德和是宫中宦官,依仗势力诬陷他人,希望用这种办法免除自己的罪过,应该追查这起案件。
②(富弼)收到家信,不打开就烧掉信,说:“只是干扰我的意志罢了。”


小题1:滋:更加
小题1:A.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然而。B.以:都是介词,把。C.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代词,……的人。D.乃:副词,判断,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才
小题1:④是赞誉之词,非直接表现;⑤表现其为人恭敬好礼
小题1:原文是“公白执政,请以吏付狱”
小题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结合句意进行断句。4分。每漏断、错断、多断3处扣1分,扣完即止
小题1:(1)“怙”“竟”各1分,大意1分(2)“发”“徒”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富公名讳弼,字彦国,幼时专心学习,有大驹襟。范仲淹见到就很赏识他,说:“他是辅佐君主成就王业的人才。”富公怀揣自己的文章来给晏殊看,晏殊就把女儿嫁给他。天圣八年,富公凭优等的才能考取进士。
适逢赵元昊反叛,富公上书陈述八件事,并且进言。“元昊派遣使者要求割取土地,求取钱财布帛,然而言辞很傲慢,这一定是元吴亲信的谋臣请求这么做的。应当出其不意,在都市斩掉使者。”舆论认为蜜公有宰相气度。富公被提拔掌管谏院。
元昊侵犯鄜延,宦官黄德和领兵先逃跑,刘平战死。然而黄德和上奏诬陷刘平投降敌人,朝廷就下令派士兵包围看守刘平的家。富公说:“刘平领兵前去增援,因为奸臣不援救,所以战败,最后大骂敌人绝食而死,应该抚恤他的家人。黄德和是宫中宦官,依仗势力诬陷他人,希望用这种办法免除自己的罪过,应该追查这起案件。”枢密院上奏,认为正当战争之时,案件不可能查彻底。富公说:“大臣亲近下属欺骗君上,案件不能不彻底追查。”黄德和最终被判处腰斩。
富公改任知制诰,负责督察京城的刑事案件。当时有凭伪造的度牒成为僧人的事,事情败露,是办事的官吏做的。开封府审查其余的人但不追究犯法的官吏。富公禀告执政,请求将犯法的官吏押送监狱。执政指着自己的座位说:“你即将担任这个职务,不要再追求眼前的名声了。”富公神情严肃,不接受他的建议,说:“一定要抓到犯法的官吏才罢休。”执政更加不高兴,所以推荐富公出使契丹。富公起初接受任命,听到一位女儿去世的音讯,第二次接受任命,听到儿子出生的音讯,都不顾及就出发了。收到家信,不打开就烧掉,说:“这只是干扰我的意志罢了。”
庆历三年,晏殊担任宰相,范仲淹担任参知政事,杜衍担任枢密使,韩琦和富公辅佐他。鲁人石介写《庆历圣德诗》,逐一歌颂群臣,说:“范仲淹和富弼,两人就像舜时的名臣夔、契一样是辅政的良臣。”天下人不认为这话过分。
富公恭敬节俭喜好礼节,和人谈话,虽是年幼低微的人也竭尽敬意。富公写文章,雄辩而不华丽,质朴而不粗俗。平生举荐的人很多,特别知名的有十多人,当世认为他知人善用。
正当契丹要求宋割让土地,皇上命令宰相逐个问近臣,谁能担任出使契丹的使者。大臣们都用其他事情为借口推脱逃避,只有富公慨然请求出使。出使已经完毕,皇上想重用富公,富公犹豫退避不敢居高位。而之前推脱逃避的人,自己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恼羞成怒)却只怨恨富公,他们勾结在一起诋毁富公,没有什么难听的话是说不出的。仁宗慢慢地考察情况,将对富公的诬陷全都分辨清楚,最后把富公任命为宰相。等到英宗、神宗临朝,富公已经很老了,他的功勋在史书上大放异彩,他的恩德泽被百姓。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小题。富公讳弼,字彦国,幼笃学,有大度。..”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