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16分)周梅圃君家传〔清〕姚鼐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字乾三梅圃其自号也以举人发甘肃授陇西知县调宁朔其为人明晓事理敢任烦剧耐勤苦宁朔属宁夏府并河有三渠曰汉来唐-高二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文言文阅读(16分)
周梅圃君家传
〔清〕姚鼐
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字乾三梅圃其自号也以举人发甘肃授陇西知县调宁朔其为人明晓事理敢任烦剧耐勤苦宁朔属宁夏府并河有三渠曰汉来唐延大清皆引河水入渠以灌民田唐延渠行地多沙易漫君治渠使狭而深又颇改其水道渠行得安而渠有暗洞以泄水于河故旱涝皆赖焉
唐延渠暗洞坏宁夏县吏欲填暗洞而引唐渠水尽入汉渠以利宁夏民而宁朔病矣君力督工修复旧制两县皆利大清渠者康熙年始设长三十余里久而首尾石门皆坏民失其利君修复之皆用日少而成功远君在宁夏多善政而治水绩最巨民以所建曰周公闸周公桥云
寻擢贵州都匀知府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治贵州逆苗狱用法有失当者力争无少逊调贵阳亦以强直忤巡抚宫兆麟因公累解职引见复授山西蒲州知府调太原清厘积狱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民德之。
累擢至江西吉南道以过降官复再擢为浙江粮储道当是时王亶望为浙江巡抚。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君素闻疾之至浙身自誓不取纤毫润请于巡抚约与之同心抚臣姑应曰善而厌君甚无术以去之也反奏誉君才优粮储常事易治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于是调杭嘉湖海防道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被劳疾卒于任而王亶望在官卒以贪败世言苟受君言岂徒国利亦其家之安也君卒后家贫甚天下称清吏者曰周梅圃云
姚鼐云梅圃乾隆间循吏也夫为循吏传史臣之职其法甚严不居史职为相知之家作家传容有泛滥辞焉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
(选自《惜抱轩全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敢任烦剧:繁重
B.君力督工修复旧制:式样
C.力争无少逊:谦逊
D.为相之家作家传知:交好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周梅圃悉心为民的一组是(3分)
①民失其利君修复之          ②以强直忤巡抚宫兆麟
③君素闻疾之                ④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
⑤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      ⑥君卒后家贫甚
A.①④⑥B.②③⑥C.①③⑤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针对唐延渠“多沙易漫”的特点,深谙治水之道的周梅圃采用深挖水道、改变水道走向、修复暗洞泄洪等方法,有效整治了唐延渠。
B.周梅圃廉洁正直,作者虽未明说百姓因此如何感激、爱戴他,但从文中百姓把他主持的治水工程称为周公闸、周公桥就可见一斑。
C.周梅圃就任浙江粮储道后,因为极力反对“毒民”恶政,成为贪官王亶望的眼中钉;调任杭嘉湖海防道后,终因积劳成疾死在任上。
D.作者写作这篇文章,意在以家传的形式彰显传主周梅圃的政绩、人品,同时,期待以后有优秀的史官能将本文收录到正史列传中。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民德之。(3分)
⑵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⑴(4分)(周梅圃)修复了风峪山堤坝,堵住山中积水,并疏导水流使它进入汾河,老百姓感激他。
⑵(3分)官吏中有人用征收粮食坑害百姓来取悦上级官员,(他们对这样的事)习以为常了。


小题1:逊:退避,让步
小题1:②说明其刚强耿直, ④是王亶望所设奸计,⑥说明其清廉
小题1:“百姓把他主持的治水工程称为周公闸、周公桥”是感激他兴修水利,造福于民,与周梅圃的“廉洁正直”间并无因果关联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点是:⑴语意通顺,1分;障:堵住、挡住,1分;潦:积水,1分;德:感激,1分。⑵语意通顺,1分;毒:坑害,1分;恒:平常的、普通的,1分。
断句:
周梅圃君家传
〔清〕姚鼐
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字乾三,梅圃其自号也。以举人发甘肃,授陇西知县,调宁朔。其为人明晓事理,敢任烦剧,耐勤苦。宁朔属宁夏府,并河有三渠:曰汉来、唐延、大清,皆引河水入渠,以灌民田。唐延渠行地,多沙易漫,君治渠使狭而深,又颇改其水道,渠行得安,而渠有暗洞,以泄水于河,故旱涝皆赖焉。唐延渠暗洞坏,宁夏县吏欲填暗洞,而引唐渠水尽入汉渠,以利宁夏民,而宁朔病矣。君力督工修复旧制,两县皆利。大清渠者,康熙年始设,长三十余里,久而首尾石门皆坏,民失其利,君修复之,皆用日少而成功远。君在宁夏多善政,而治水绩最巨,民以所建曰周公闸、周公桥云。
寻擢贵州都匀知府。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治贵州逆苗狱,用法有失当者,力争无少逊。调贵阳,亦以强直忤巡抚宫兆麟,因公累解职。引见,复授山西蒲州知府,调太原。清厘积狱,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民德之。
累擢至江西吉南道,以过降官,复再擢为浙江粮储道。当是时,王亶望为浙江巡抚。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君素闻,疾之。至浙,身自誓不取纤毫润,请于巡抚,约与之同心。抚臣姑应曰善,而厌君甚,无术以去之也。反奏誉君才优,粮储常事易治,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于是调杭嘉湖海防道。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被劳疾,卒于任,而王亶望在官卒以贪败。世言苟受君言,岂徒国利,亦其家之安也。君卒后,家贫甚,天下称清吏者,曰周梅圃云。
姚鼐云:梅圃,乾隆间循吏也。夫为循吏传,史臣之职,其法甚严。不居史职,为相知之家作家传,容有泛滥辞焉。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
(选自《惜抱轩全集》,有改动) 
附:参考译文
梅圃,长沙人,姓周,名克开,字乾三,梅圃是他的自号。他凭借举人的身份被派到甘肃,并被任命为陇西知县,(后来)调往宁朔。他为人明白事理,敢于担当繁重的事务,做事情不辞劳苦。宁朔属于宁夏府,挨着黄河的有三条水渠:叫做汉来渠、唐延渠、大清渠,都是引黄河水入渠,用来灌溉百姓的农田。唐延渠经过的地方多沙而且容易泛滥,周梅圃整治该水渠使它变得狭长而且深邃,又稍微改变它水流方向,唐延渠的行水得以安全畅通,而且渠道中设有暗洞,用来把过多的水排泄到黄河里,所以旱涝天气都依赖那条水渠。唐延渠的暗洞坏了,宁夏县的官吏想填了暗洞,而把唐渠的水都引入到汉渠,以利于宁夏的百姓,但(这样一来)宁朔就受害了。周梅圃全力监工修复原来的式样,使两县都得到好处。大清渠,是康熙年才开凿的,长三十多里,时间久了,首尾的石门都毁坏了,百姓不能再享受它的好处,周梅圃修复了它,都用时少但功效长远。周梅圃在宁夏有很多良好的政绩,而以治水的功绩最大,百姓把他主持建造的治水工程称为周公闸、周公桥。
不久,周梅圃被提拔为贵州都匀知府。跟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处理贵州苗族的叛乱案件,对依法断案却处置不当的,他据理力争,毫不让步。被调往贵阳,也因为刚强耿直,触犯巡抚宫兆麟,因公事牵累被解除职务。受到引见,又被任命为山西蒲州知府,被调往太原。清理积聚的案件,修复了风峪山堤坝,堵住山中积水,并疏导水流使它进入汾河,老百姓感激他。
周梅圃经多次提拔,官至江西吉南道,因为犯了过错被降了官职,后又被提拔为浙江粮储道。在这个时候,王亶望担任浙江巡抚。官吏中有人以征收粮食加害百姓来取悦上级官员,(他们对这样的事)习以为常了。周梅圃早就听闻(这种事),对此深恶痛绝。周梅圃来到浙江,自己发誓不取丝毫好处,并向巡抚请求铲除积弊,与他约定要同心同德。巡抚表面说“好”,而实际上十分讨厌周梅圃,只是没有办法使他离开。相反上奏朝廷赞誉周梅圃有突出的才能,管理粮食储备是平常的政事,容易处理,而当时海塘正处在危急中,请求将周梅圃调去治理海塘。于是(周梅圃)被调任杭嘉湖海防道。周梅圃改建海岸石塘,石塘得到大的整治,而周梅圃终因积劳成疾死在任上,王亶望在官场中也最终因为贪婪而自毁。世人说(认为)王亶望如果能接受周梅圃的意见,哪里只是对国家有利,也有利于他自己的身家安全啊。周梅圃死后,家中十分贫困,天下人称赞清廉的官吏,都会提到周梅圃。
我认为:周梅圃,是乾隆年间一位守法循理的官吏。为守法循理的官吏写传,是史官的职责,撰写史传的文法非常严谨。我不担任史官的职位,为相互交好的朋友写家传,或许会有不切实的言辞。我称赞周梅圃治理政事的能力,为他作传,选事简单,我认为以后如有好的史官,选取我的文章并将它收录在循吏列传中,我也应该不会感到惭愧了。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文言文阅读(16分)周梅圃君家传〔清〕姚鼐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字..”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