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楚巫刘基楚俗尚鬼,鬼实弗神也,而其巫谋神之。乃阴构于邑侠,请以其利共。邑侠以其情通于国侠,故得悉闻有司之事与讼狱之胜负,验如响。有不用-高二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楚 巫
刘基
楚俗尚鬼,鬼实弗神也,而其巫谋神之。乃阴构于邑侠,请以其利共。邑侠以其情通于国侠,故得悉闻有司之事与讼狱之胜负,验如响。有不用巫言,则事之已右者必左,已左者必右。
于是楚人之奉巫过于奉王令,宁违王禁而不敢违巫言。王闻之怒,命司马戮巫而焚其祠。国人大噪,相与为讹言。于是楚旱,民皆以咎王,群小巫并起为讙,遍国中皆称鬼。
王与令尹谋尽杀巫,以问熊蛰父。熊蛰父曰:“是激也,未可。夫民愚而溺于祸福,彼方兴用鬼,而吾骤遏之,未竟其所望,而谓吾怫其情,必怨。夫怨起于微而积者也。十家之邑,一日不能户无事,而况楚国乎?有事莫不诿诸鬼,则莫不倚鬼以尤王,其奚以御之?不如因而亢之。小人能诪祸而不避亢,亢而后昭其诈,则不户说而喻,然后明正其法,蔑敢违矣。”乃命群巫推一大巫以主鬼,而复其祠,国有事亦请焉。而大选县公,平庶狱,宽征役,绝请谒,黜贪墨,国邑之侠皆屏迹。巫言多不中,民始懈。
会鄙有西师,王集其国老以祈巫,巫不得先闻,而失其辞,王以诘国老,国老愕,弗能对。乃尸巫而爇鬼,无一人敢复言鬼。                            (节选自《郁离子评注》)
巫 鬼
刘基
王孙濡谓郁离子曰:“子知荆巫之鬼乎?荆人尚鬼而崇祠,巫与鬼争神,则隐而卧其偶。鬼弗知其谁为之也,乃蠥于其乡。乡之老往祠,见其偶之卧,醮而起焉。鬼见以为是卧我者也,欧之踣而死。今天下之卧弗可起矣,而不避焉,无益,祗取尤耳!” (节选自《郁离子评注》)
【注】①讙:通“喧”,喧哗。②怫:通“悖”,违反。③县公:县大夫。④爇:放火焚烧。⑤郁离子:刘基在文章中的托称。⑥蠥:同“孽”, 危害。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其巫谋之神:灵验
B.相与为言讹:伪诈
C.则莫不倚鬼以王尤:过失
D.会有西师鄙:边境
小题2:下列对两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楚巫》中的巫师借鬼招摇撞骗,《巫鬼》中的巫师则为争神而暗中推倒鬼的偶像。
B.《楚巫》中的百姓对巫师的话始终执迷不悟,《巫鬼》中的百姓却无辜受鬼之害。
C.《楚巫》中,在惩杀谣传干旱的巫师上,楚王有些急躁,而熊蛰父则冷静有识。
D.《巫鬼》中的鬼对巫师不让百姓崇尚祭祀鬼神无计可施,最后迁怒乡里的老人。
小题3:下列对两篇文章寓意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楚巫》:祸患常积于忽微《巫鬼》:审时度势,避祸于未然
B.《楚巫》:谣言止于智者《巫鬼》:养正邪自除
C.《楚巫》:多行不义必自毙《巫鬼》: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D.《楚巫》:功以谋就,事以计成《巫鬼》:大厦已倾不可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得悉闻有司之事与讼狱之胜负,验如响。(3分)
(2)鬼见以为是卧我者也,欧之踣而死。(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1)因此巫师能够详细地听到官府的内情和官司输赢的信息,(巫师说的话)就像听到回声一样应验。
(2)鬼看见了,认为是这个老人推倒了自己的偶像,就殴打他,老人倒地而死。


小题1:归罪,怨恨
小题1:B.“始终执迷不悟”有误,C.巫师并没有谣传干旱,D.巫师并没有不让百姓崇尚祭祀鬼神,鬼误以为是乡里老人干的
小题1:《楚巫》从遍国中皆称鬼到巫言多不中,民始懈。可见计谋的重要性。《巫鬼》以真为假,认假作
真,好心遭恶报,是当时社会腐朽没落的必然反映。暗示统治阶级愚蠢,善恶不分。国已这样,不可扶。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为:(1)意思正确、语言通顺1分,“悉”、“响”各1分(2)意思正确、语言通顺1分,“是”、“欧”各1分。
【参考译文】
(一)
楚国的习俗崇尚鬼,实际上鬼并不灵验,而那些巫师却谋划使鬼显得很有神灵。巫师就暗地里同地方的凶悍之徒互相勾结,并商定把获得的好处一起分享。地方的凶悍之徒把那情况又向京城的凶悍之徒转达这个意思,(上下勾结),因此巫师能够详细地听到官府的内情和官司的输赢,(巫师说的话)就像听到回声一样应验。如果有人不相信巫师的话,那么即使可以打赢的官司也会失败,本来会败诉的官司也会打赢。
于是楚人信奉巫师的话超过了信奉楚王的命令,宁肯违背楚王的禁令,也不敢违背巫师的话。楚王听了这个消息非常气愤,命令司马杀死巫师并焚烧那些庙祠。国人起哄喧哗,相互编造谣言。在这时,正巧楚国发生了旱灾,楚国人就把天灾都归罪于楚王,成群的小巫师一起跟着喧闹,整个京城都在称颂鬼。
楚王同令尹谋划要杀尽巫师,就去请教熊蛰父。熊蛰父说:“这样做是激发民怨,不可这样做。那老百姓愚昧而沉溺在有关祸福的迷信之中,他们正时兴信鬼,而我们突然禁止他们迷信鬼神,没有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就会说我们违背他们的心愿,必定产生怨恨。怨恨,往往是由小聚积起来的。十家的乡村,不可能每天每户都无事端,何况整个楚国呢?有了事没有不推诿给鬼的,那么就没有不倚赖鬼而怨恨楚王的了,那用什么办法来阻止它呢?不如就此顺着他们的心意庇护他们。大凡小人们预先能忖度灾祸而不会回避这种庇护。用这种欲擒故纵的方法,能使巫师的骗术暴露得更加明显,那样就不用挨家挨户去说都能明白了,这样以后再将他们公开依法判决,就没有人敢再违抗了。”于是楚王就命令群巫推举出一个大巫师来主管鬼事,并恢复了他们的庙祠,国家有了事也到那里去请问。然后认真选拔县大夫,公平处理案件,放宽了赋税徭役,杜绝了走后门的风气,罢免了贪官污吏,京城和地方的凶悍之徒都躲避起来,巫师的话也大多不灵了,百姓放松了对巫师的信奉。
正好西部边境有敌军入侵,楚王召集告老还乡的士大夫向巫师祈祷占卜,巫师不能预先得到有关消息,因而说的话不准,楚王以此责问这些士大夫,士大夫们十分惊愕,不能回答。于是就杀了巫师,将其尸首示众,并将鬼的塑像全部焚烧掉,从此再没有一个人敢宣扬鬼了。
(二)
王孙濡对郁离子说:“你知道楚国巫师与鬼的故事吗?楚人信奉鬼神,并崇尚祭祀鬼神。巫师和鬼争夺神位,巫师暗地里把鬼的偶像推倒在地。鬼不知是谁这样干的,就在那一带乡里兴妖作怪,危害百姓。乡里有位老人到庙里去祭祀,看见鬼的偶像倒了,就举行祷神的祭礼,把那偶像扶立起来。鬼看见了,认为是这个老人推倒了自己的偶像,就殴打他,老人倒地而死。如今的天下(就像鬼的偶像)卧倒在地,不可能把它扶起来了,人们若不远远避开它,是不会有好处的,得到的只能是怪罪啊!”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楚巫刘基楚俗尚鬼,鬼实弗神也,而..”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