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阿留传【明】陆容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尝使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人怒之,则帚掷地,曰:“汝善是,曷-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阿留传
【明】 陆容
  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
尝使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人怒之,则帚掷地,曰:“汝善是,曷烦我为?”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家蓄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是非铜乎?何黯然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涤磨之。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焉。”家人为之哄然。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 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
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为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
传者曰:樗栎不材,薪者不弃;沙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能知而且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于戏!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哉!
【注释】①矧:况且 。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元素终之蓄:容留
B.后度悉不记,则门拒之阖:关闭
C.客至,出之陈:陈述
D.其可笑事类此率:大概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天地间无弃物”观点的一项是(3分)( )
①樗栎不材,薪者不弃
②沙石至恶,玉人赖焉
③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
④实元素之能容也
⑤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
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
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⑤⑥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选取了“执洒扫”“应门”“涤磨古玩”“断歧生之木”“守新植柳树”等五个典型事例,通过语言、行动等描写,刻画出阿留“痴呆无状”的特点,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
B.作者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可用之处,而人才不能为当权者所用,是因为他们不为
当权者所喜欢。
C.作者在议论中,将今士之不幸与阿留之幸作对比,感慨当时的 “正直静退之士”
得不到重用的悲哀。
D.本文叙议结合,先叙述阿留虽“痴呆无状”,但由于具有一技之长而得到主人终
身“专任” 的故事,然后就此展开议论,指出“天地间无弃物”,应该取其所
长,而不必求全责备。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尝使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3分)
②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4分)
③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 (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①主人曾让他负责打扫,(他)整个早晨挥舞扫帚,没能扫干净一间屋。②房子前新栽了几株柳树,周元素担心邻居家的小孩摇动它,就让阿留守护着。③况且比其他生物灵巧的人,偏偏就没有可取之处吗?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找出不正确的。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使用代入法来理解原文可发现,陈:陈列;即客来,即把古董拿出来陈列。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可采用联想推断法,更多为联系上下句推断其逻辑关系,即代入原文是否合理。再者还可通过其在文中的语法位置来推断词义。也可根据对偶、热电厂比、并列等结构特点来推类词义。
小题2: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是找出直接表现的,所以排除时要以直接为依据。④是说元素能容人,⑤⑥都说人才不被当权者用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答此类题读题是关键,在明晰题意的基础上,一项一项的排除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找出不正确的一项,B概括不全面。“人才不能为当权者所用”的原因,不仅是不为当权者喜欢,还有“不为所知”和“不当其才”
点评:本题比较难。答此类试题阅读是基础,排除是手段。抓住设置的“人物”不对号,侧重点有所偏移、张冠李戴等常见设误类型,一一与原文进行对照排除。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①尝译为曾经。洒扫表示扫地。洁是使动,使一庐洁。③矧译为况且。灵于物者应为于物灵者,比其他生物灵巧的人。独译为偏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只要注意三点即可:一要以直译为主,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准确。二是切记要把翻译的句子与原文结合在一起理解。第三,照应文言句式和语气。
【参考译文】
阿留,是太仓人周元素的家僮。生来痴呆没有作为,但周元素一直收养着他。
  主人曾让他负责打扫,(他)整个早晨挥舞扫帚,没能扫干净一间屋。主人冲他发怒,(他)就将扫帚摔在地上,说:“你会做这事,为什么要麻烦我呢?”周元素有时到别的地方去,让他照看门户;来的宾客即使是熟悉的,(他)也不能说出名字来。问他,他就说:“又矮又胖的,瘦长有胡子的,长得很好看的,老态龙钟拄着拐杖的。”后来的想想都记不住,就干脆关起门拒不接待。(周元素)家里收藏有古尊古彝古鼎古敦等多件古董,客人来了就拿出来陈列一番。阿留等客人走了,偷偷敲一敲,说:“这不是铜吧?为什么这样深黑?”跑去拿来沙石,就着水又洗又磨起来。矮榻缺了一只脚,(周元素)要阿留砍一根树的分枝做个榻脚;(阿留)拿着斧头锯子,在园子里走了一整天,等他回来了,(只见他)伸出二根手指比划着说:“树枝都向上生长,没有朝向下边的。”家人因此哄堂大笑。房子前新栽了几株柳树,周元素担心邻居家的小孩摇动它,就让阿留守护着。阿留要进屋吃饭,就将柳树拔出来收藏了。阿留可笑的事情,大概诸如此类。
  周元素善于楷书,尤其擅长绘画。有一天,(他)和好颜料,开玩笑似地对阿留说:“你能干这个吗?”阿留说:“对于这事,有什么难的呢?”于是(周元素)就让他画起来,(只见他)色彩的浓淡,调和得参互均匀,完全像是素来就会。多次让他调色,也没有不如意的。周元素从此专门要他调色,终生用他,没有废弃。
作传者说:樗栎不成木材,但找木材的人并不嫌弃;沙石非常难看,但雕刻匠们需要它;大概天地间没有可以完全抛弃的东西。况且比其他生物灵巧的人,偏偏就没有可取之处吗?阿留痴呆无比,本来不过是可弃之材罢了:最终却因为一技之长被任用,实则是(因为)周元素能够容人。如今天下那些正直清静的人才,常常不被当权者所了解:不聪明而又迂阔的人,又不被他们所喜欢。能够了解并且喜欢的人,使用他们时又不能适合他们的才能,接着就弃用他们。唉!如今的人才为什么不幸,而只有阿留幸运呢?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阿留传【明】陆容阿留者,太仓周元素..”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