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每小题3分)叔孙通,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功蕲入陈,于公何如?”博士诸生三十-高三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每小题3分) 叔孙通,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功蕲入陈,于公何如?”博士诸生三十余人前曰:“人臣无将,将则反,罪死无赦。愿陛下急发兵击之。”二世怒,作色。通前曰:“诸生言皆非。夫天下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视天下弗复用。且明主在上,法令县于下,吏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有反者!此特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郡守尉今捕诛,何足忧?”二世喜,尽问诸生,诸生或言反,或言盗。于是二世令御史按诸生言反者下吏,非所宜言。诸生言盗者皆罢之。乃赐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通已出,反舍,诸生曰:“生何言之谀也?”通曰:“公不知,我几不免虎口!”乃亡去之薛,薛已降楚矣。 及项梁之薛,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通降汉王。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汉王已并天下,诸候共尊为皇帝于定陶,通就其仪号。 高帝崩,孝惠即位,乃谓通曰:“先帝园陵寝庙,群臣莫习。”徙通为奉常,定宗庙仪法。及稍定汉诸仪法,,皆通所论著也。惠帝为东朝长乐宫,及间往,数跸烦民,作复道,方筑武库南,通奏事,因请间,曰:“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帝寝,衣冠月出游高庙?子孙奈何乘宗庙道上行哉!”惠帝惧,曰:“急坏之。”通曰:“人主无过举。今已作,百姓皆已知之矣。愿陛下为原庙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广宗庙,大孝之本。”上乃诏有司立原庙。 (节选自《汉书·叔孙通传》) 臣光曰:过着,人之所必不免也;惟圣贤为能知而改之。古之圣王,患其有过而不自知也,故设诽谤之木,置敢谏之鼓;岂畏百姓之闻其过哉!是以仲虺美成汤曰:“改过不吝。”傅说戒武丁曰:“无耻过作非。”由是观之,则为人君者,故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也。今叔孙通谏孝惠,乃云“人主无过举”,是教人君以文过饰非也,岂不缪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 小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节选自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1)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 译文: (2)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译文: |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D 小题5: (1) 将天下的政事,四海无湖的民众,治理国家的得失利弊,都集中于一个谏官身上,让他一一提出意见,那么他的责任也可以算够重的了。 (2) 任此官者,应当牢牢记住那些大事情,舍弃那些小事;要先进谏那些急迫的问题,而后谏那些不很急迫的问题;要专为国家谋利,而不为自己打算。 |
小题1: 试题分析:铄:熔化金属。后文“兵”是指兵器,不是士兵。此时可用联想法,如“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中“铄”就是“熔化金属”的意思。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点通常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本题只考了一词多义,所以不够全面。 小题2: 试题分析:两个“乃”均作“于是,就”解。A组前一个“数”,音shù,“几”的意思;后一个“数”,音shuò,“多次”的意思。C组前一个“为”作“因为”解,后一个“为”作“修建”解。D组前一个“之”作“到”解,后一个“之”作代陈胜。 分析:此题考查虚词用法,但A项很显然不属于18个虚词的范围,在这里考查超出了考纲范围。“数”字本身的用法很多,但很少用做虚词。应把它放在实词范围考查。 小题3: 试题分析:刘邦高兴是因为叔孙通背叛项羽而归降自己,穿楚地服饰能给刘邦打败项羽而降服其臣的心理快感,而不是刘邦喜欢楚服本身的风格。 点评:本题对原文的一些较难理解处进行了解说,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有帮助,符合当今命题方向。 小题4: 试题分析:原文“古之圣王,患其有过而不自知也,故设诽谤之木,置敢谏之鼓”,可见古代君主设置诽谤木和敢谏鼓的目的是担心他们有过错而自己不知道。 点评: 对于高中生来说,文言文考人物传记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学生对这种政论文不是很适应,它要求紧扣原文主旨,千万不能主观臆断,扭曲文意或随意拔高、任意贬低作者的思想。 小题5: 试题分析: (1)关键词:夫:句首语气词;以:介词“把”;萃:聚集;其:代词,他的。 (2)关键词:是:代词,这;志:记;先、后:形容词活用动词;谋:打算。 点评:本题知识点考查不够全面,没有特殊句式的考查。 [参考译文] 叔孙通是薛县人。秦时因长于文学被征召,成为待诏博士。几年后陈胜揭竿而起,秦二世召诸博士和儒生,询问道:“那些楚地的戍卒攻击蕲县进入陈地,对此各位看法如何?”博士儒生三十多人上前说:“作为人臣不应拥有民众,一旦拥有就是造反,是不可饶恕的死罪啊。希望陛下赶紧发兵打击他们。”秦二世听说是造反就生气,变了脸色。叔孙通上前说:“诸位儒生所言都错了。现在天下统一后,捣毁了郡县的城池,,销毁了兵器,明示天下不复用兵。况且上有英明的君主,下有各种法令,官吏人人守责,四方辐辏来归哪有造反之人?陈胜他们是鼠窃狗盗,何足挂齿?让郡守县尉去拘捕诛杀就行了,哪里值得担忧?”秦二世听了高兴起来,将儒生们个个问遍,有的说是造反,有的说是盗贼。于是秦二世让御史将那些以论说是造反的下狱,因为他们言语不当。把那些议论是盗贼的罢免,然后赏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服一套,拜为博士。叔孙通从宫里出来,返回住处,儒生们说:“先生为何讲些阿谀奉承的话呢?”叔孙通说:“你们不晓得,我几乎难脱虎口!”于是逃走,回到薛县,这时,薛县已归降楚国了。 当项梁来到薛县,叔孙通就追随了他。不久遭遇定陶失败,叔孙通跟随怀王。怀王做了义帝迁徙到长沙,叔孙通留下来侍奉项王。汉二年,汉王率领五国诸侯攻入彭城,叔孙通又归降了汉王。叔孙通穿儒生的服装,汉王憎恶他,于是就改换装束,穿楚地色彩和样式的短衣。汉王看到后很高兴。汉王统一了天下,诸侯在定陶共尊汉王为皇帝,叔孙通为此制定出仪式和名号。 高帝去世,孝惠帝即位,他就对叔孙通说:“先帝的园陵寝庙的礼制,大臣们不熟悉。”调叔孙通做奉常,制定宗庙的礼仪法则。这些礼仪法则连同后来制定的汉朝的各种法规,都是叔孙通所写的。惠帝因为到东边长乐宫朝见太后及平时前往时,经常驱散行人,使百姓惊扰,就修筑复道,在武库南正修筑时,叔孙通上奏言事,趁着人少的机会,劝谏说:“陛下为何在高帝寝庙上修筑复道,是要每月举行衣冠仪式出游高庙吗?陛下作为子孙,怎么能在宗庙道上筑路行走呢!”惠帝惊惧,说:“快快拆去!”叔孙通又说:“天子不能有过错。现在此事已经做了,百姓也都知道。希望陛下在渭河北面再建个原庙,每月到那里去举行高帝衣冠仪式,而且这样可以扩大宗庙,也是大孝的根本。”惠帝便下令有关部门修建原庙。 臣司马光认为:错误,是人人都无法避免的;但只有圣贤之人能做到有错必改。古代圣明的君主,怕自己有错误不能知道,所以设置批评君主的诽谤木和劝阻君主的敢谏鼓,哪里有怕百姓知道自己过错的呢!所以仲虺赞美商汤王说:“改正错误决不吝啬。”傅说劝谏商王武丁道:“不要因为怕别人耻笑便不改正过失。”由此可见,做君王的人,本来就不是以不犯错误为贤明,而是以改正错误为美德。这里叔孙通却劝谏汉惠帝说“天子不能有过错”,这是在教君王文过饰非,岂不是太荒谬了吗! |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雨钱》,完成小题。(16分)滨州一秀才,读书斋中,有款门者,启视,则一皤然翁,形貌甚古。延之入,请问姓氏,翁自言:“姓胡,实乃狐仙。慕君高雅,愿共晨夕。”秀才固旷达-高一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票①,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高三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