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公旦日从百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沛公旦日从百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词。(4分)
(1)沛公旦日    (         )          (2)至鸿门,曰 (          )      
(3)范增数目项王(         )           (4)常以身蔽沛公(          )
小题2:选出对加横线的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3分)(     )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          ②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击沛公于坐                  ④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小题3: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3分)     (     )
A.不然,籍何以至此B.因击沛公于坐C.客何为者D.沛公安在
小题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刘邦亲自带着一百多人马来到鸿门向项王陪罪,使矛盾得到缓解。
B.项伯掩护刘邦,使项庄不能击杀刘邦。
C.范增屡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坚决反对。
D.项羽已答应项伯要好好款待刘邦,因此不理睬范增的多次暗示。
小题5:用“/”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3分)
范 增 数 目 项 王 举 所 佩 玉 玦 以 示 之 者 三 项 王 默 然 不 应 范 增 起 出 召 项 庄
小题6: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不然,籍何以至此?(3分) 
译文: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分)
译文: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1)第二天 (2)谢罪 (3)多次使眼色 (4)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C
小题5: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3分)
小题6:①不这样的话,我凭什么到这样的地步呢?(何以:即“以何”,凭什么1分,句意2分。)
②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若属1分,为所,表被动1分,


小题1:试题分析:“数目”的“目”和“翼”都是词类活用,目,名词活用作动词,使眼色;翼,名词活用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谢”“数目”也可以看作古今异义词。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多采用的选择题的形式,来选取对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正确的或者错误的。平时学生应以课本为依托,多注意积累文言常见实词的各种用法。在课本中,在平时的练习中,应多识记哪些内容,这个题目可从中得以启发。
小题2:试题分析:之:代词,指项王;主谓间,取消独立性。因:趁机;就,于是。
点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意义是指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意思,用法是指文言虚词的词性。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结合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判断词性,只要词性不同就可以作出判断;如果词性相同,再去结合语境看它的用法。如本题中之,前者用作代词,后句用作结构助词,就此就可以判定二者用法不相同。
小题3:试题分析:B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其余为宾语前置。
点评: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主要是指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等。对文言句式应把握这些句式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它们相关的变式,以能够抓住特征对文言句子的句式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小题4:试题分析:项羽只是“默然不应”,不是“坚决反对”。
点评:文言文文意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考的是对文言文意的把握和细心。一般的做法,就是在原文中找到选项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对此内容,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准确理解相关句子的文意和信息,然后再原文的相关内容和选项表述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比对,从而发现选项所术内容或分析的正确与否。
小题5:试题分析:这是段叙述的文字,可根据语法或事件来作为依据进行断句。
点评: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的殿堂,因为进入本身是需要行动的,也就是需要自身的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文言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多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小题6:试题分析:第一小句翻译要把“何以”翻译到位:何以,为介宾倒装,即“以何”,凭什么。第二句是个被动句,翻译时应体现被动句的句式特点。
点评:文言文句的翻译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要“字字落实”。“字字落实”,就是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遗漏,也不能有多余换句话说,就是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译文中尽量不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沛公旦日从百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