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章邯狐疑,阴使侯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纡水上,大破之。
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墟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愿将军计之。孰:仔细、周详
B.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赐死。竟:竟然
C.项羽乃与洹水南殷墟上。期:约定
D.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眼泪
小题2:下列各句子中,不属于章邯背叛秦国原因的一句是(3分)
A.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
B.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
C.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
D.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高三天不见长史欣,长史欣很害怕,赶紧返回部队,却不敢走来时的道路,因为
他担心赵高派人追杀他。
B.陈馀给章邯分析说:赵高平素谄媚二世,受二世宠信,但秦国危急,也怕二世诛杀
他;所以赵高会利用法律杀章邯而求得自保。
C.陈馀送给章邯的信中说 “上天灭亡秦国,不愚昧的人都知道”,目的是劝章邯保全自己。
D.章邯第二次派人见项羽,想要订立盟约。项羽因为粮草不足,而最终同意结盟。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
                                                                          
                                                                          
(2)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1)这与身伏斧砧受死,妻子儿女被杀戮相比,哪种情况好呢?(得分点:“孰与”1分、“妻子”1分、“为”1分、句意通2分)
(2)让长史欣做了上将军,率领秦军作为先行部队。(得分点:“使”1分、“将”1分、“前行”1分,句意通2分)


小题1:试题分析:竟,最终。
点评: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关键是联系上下文。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看其在句中的位置,确定其词性。二是看上下文确定其含义。
小题2:试题分析:C此项说的是有功将领的结局,与章邯无关。
点评:解答这类题时,考生要按照“题文对应,由文及题”的原则,分析题干中的语句与文章有关内容的对应关系,从文章内容出发来判断选项的正误,并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关注筛选标准,要明确题干要求的筛选标准,依据标准进行分析;明确陈述对象,要辨析选项中所列举的语句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不能把文章中其他人的事情、品格等归到题干所考查的人物身上;把握整体含义,要全面理解题干中的语句的意思以及语句出现的环境,不能孤立地理解题干中的语句。
小题3:试题分析:C“不愚昧的人都知道”应为“无论愚昧还是聪明的人都知道”。
点评:依据文意,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提供选项的正误,特别要注意细微枝节上的毛病,一些设题上常见错项类型必须心中有数,例如人物的张冠李戴、前后颠倒,事件的无中生有、错位杂糅,细节的强拉硬连、添枝加叶,内容的疏漏片面、强加因果,评价的任意拔高、颠倒是非等等。这种分析比较往往能把选项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晓错在何处,对在哪里。
小题4:试题分析:(1)句的关键是固定句式和古今异义词的把握:孰与,与……相比,哪一个(哪种)更好;妻子,妻子儿女。(2)句要抓住句中的几个关键词:使,让;将,率领,带领;前行,名词,先行部队。
点评:“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个考点年年必考,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能力考查。要做好这道题,就必须养成良好的文言文阅读习惯,如“单音词”意识,利用古代文化常识理解内容的意识,自觉运用“实、虚词知识,句式知识、史传文知识”的意识,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沟通的意识,古今生活沟通的意识。尤为重要的是整体阅读理解的意识,不注重整体理解,就可能从开始就错了。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