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羲,字幼麟,荥阳开封人,魏将作大匠①浑之八世孙也。弱冠举秀才,尚书李孝伯以女妻之。高宗末,拜中书博士。天安初,刘彧司州刺史常珍奇据汝南来降。显祖诏殿中尚书元石为-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郑羲,字幼麟,荥阳开封人,魏将作大匠①浑之八世孙也。弱冠举秀才,尚书李孝伯以女妻之。高宗末,拜中书博士。天安初,刘彧司州刺史常珍奇据汝南来降。显祖诏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赴之,并招慰淮汝,遣羲参石军事。到上蔡,珍奇率文武三百人来迎。既相见,议欲顿军于汝北,未即入城。羲谓石曰:“机事尚速。今珍奇虽来,意未可量,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龠②,据有府库。虽出其非意,要以全制为胜。”石从羲言,遂策马径入其城。城中尚有珍奇亲兵数百人,在珍奇宅内。石既克城,意益骄怠,置酒嬉戏,无警防之虞。羲谓石曰:“观珍奇甚有不平之色,可严兵设备,以待非常。”其夜,珍奇果使人烧府厢屋,欲因救火作难,以石有备,乃止。明旦,羲赍白虎幡慰郭邑,众心乃定。
明年春,又引军东讨汝阴。刘彧汝阴太守张超城守不下,石率精锐攻之,不克,遂退至陈项,议欲还军长社,待秋击之。诸将心乐早还,咸称善计。羲曰:“今张超驱市人,负担石,蚁聚穷城,命不延月,宜安心守之。超食已尽,不降当走,可翘足而待,成擒物也。而欲弃还长社,道涂悬远,超必修城深堑,多积薪谷,将来恐难图矣。”石不纳,遂旋师长社。至冬,复往攻超,超果设备,无功而还。历年,超死,杨文长代戍,食尽城溃,乃克之。竟如羲策。
延兴初,阳武人田智度,年十五,妖惑动众,扰乱京索。以羲河南民望,为州郡所信,遣羲乘传慰谕。羲到,宣示祸福,重加募赏。旬日之间,众皆归散。智度奔颍川,寻见擒斩。
李冲贵宠,与羲姻好。羲多所受纳,以李冲之亲,法官不之纠也。酸枣令郑伯孙、鄄城令董腾、别驾贾德、治中申灵度,并在任廉贞,勤恤百姓,羲皆申表称荐,时论多之。
太和十六年卒,赠帛五百匹,诏谥文灵。  (选自《魏书?列传四十四》,有删节)
注:①将作大匠:古代官名,掌管宫室修建之官。②管龠:锁匙。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尚书李孝伯以女之 做……妻子
B.羲白虎幡慰郭邑把东西送给别人
C.智度奔颍川,寻擒斩被
D.羲皆申表称荐,时论之怨恨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魏将作大匠浑八世孙也B.要以全制
石率精锐攻州郡所信
C.可严兵设备,待非常D.众心
石有备,乃止                       食尽城溃,克之
小题3: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郑羲明智的一组是(  )(3分)
①遣羲参石军事                    ②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龠,据有府库
③观珍奇甚有不平之色,可严兵设备   ④以羲河南民望,为州郡所信,遣羲乘传慰谕
⑤羲皆申表称荐                     ⑥赠帛五百匹,诏谥文灵
A.②③⑤B.①③⑤C.②④⑥D.②③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迎降常珍奇的过程中,大家商议要把军队驻扎在汝水以北,不马上入城。郑羲告诉元石,军机之事,贵在神速。现在常珍奇虽然来了,但意图不明,我们不如直接进入他的城中,夺其锁匙,占有其府库,以便全面控制局势。元石接受了郑羲的意见。
B.在迎降常珍奇的过程中,郑羲还告诉元石,常珍奇虽然投降,但面有不平之色,应该严兵设防,以防意外。这天夜里,常珍奇果然派人焚烧府邸厢屋,想在救火时发难。幸亏元石有防备, 常珍奇只好作罢。
C.刘彧的汝阴太守张超据守的城池攻克不下,元石于是退军至陈、项,本打算退军长社,到秋天再行攻打,众将都乐意于此。郑羲则认为张超坚持不了多久,应该安心地守在这里。元石不听,还师长社。到了冬天,再来攻打张超,结果无功而还。
D.十五岁的阳武人田智度妖言惑众,扰乱京索。朝廷因为郑羲深得河南老百姓的信任,被州郡长官信任,便派他前去安抚。郑羲到该地以后,宣示祸福缘由,重加悬赏。十天内,聚集的民众纷纷归去,智度当即被擒拿斩杀。
小题5: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
(1)石既克城,意益骄怠,置酒嬉戏,无警防之虞。(3分)
(2)羲多所受纳,以李冲之亲,法官不之纠也。(3分)
(3)而欲弃还长社,道涂悬远,超必修城深堑,多积薪谷,将来恐难图矣。(4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D
小题5:①元石已经攻克城池,意气更加骄横怠惰,只管喝酒嬉戏,毫无警戒防备之忧虑。
②郑羲接受过很多贿赂,因为他是李冲的亲家,执法官员也不弹劾他。
③但是我们如果放弃包围返回长社,路途遥远,张超听说后必定修整城墙深挖堑壕,多积柴粮,将来恐怕难以攻打了。


小题1:试题分析:D( 多:赞颂。)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2:试题分析:D (译为“才”,均为副词。A “的”,助词/代指“张超据守的城池”,代词;B.“作为”,动词/“为……所”表被动,介词;C.“用来”,表目的,连词/“因为”,连词。)
点评: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小题3:试题分析:A ( ①④表现了皇帝对他的信任,⑥表现了皇帝对他的肯定。)
点评:做本题首先要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这种题型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障眼法,有的是直接表现郑羲的明智,有的却是间接表现。所以做这类题一定要细心。
小题4:试题分析:D ( 智度不是当即被擒拿斩杀,而是逃往颍川后不久被擒拿斩杀。)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题目所给选项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
小题5: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克”、“虞”各1分,大意1分。(2)这个句子中“以”1分,句式1分,大意1分。(3)这个句子中“涂”1分,“深”活用1分,“图”1分,大意1分。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高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参考译文】
郑羲,字幼麟,荥阳开封人,是魏国将作大臣郑浑的八世孙。刚成年就考中秀才,尚书李孝伯把女儿嫁给他。高宗末年,朝廷任命他为中书博士。天安初年, 刘彧(南朝刘宋明帝)的司州刺史常珍奇依仗汝阳来投降朝廷。显祖下诏,让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前去迎降,并招慰淮水、汝水,派郑羲参预元石军事。到了上蔡之后,常珍奇率领文武官员三百人前来迎接。相见后,大家商议要把军队驻扎在汝水以北,并不马上入城。郑羲对元石说:“军机之事,贵在神速。而今珍奇虽然来了,但意图不明,我们不如直接进入他的城中,夺其锁匙,占有其府库。虽然这样做并非出自我们的初衷,但我们是要把全面控制局势作为胜利。”元石接受了郑羲的意见,于是策马径自进入常珍奇的城池。城中还有珍奇亲信兵马数百人,驻扎在常珍奇宅第里面。元石已经攻克城池,意气更加骄横怠惰,只管喝酒嬉戏,毫无警戒防备之忧虑。郑羲对元石说:“看常珍奇很有不平之色,应该严兵设防,以备突如其来的变化。”这天夜里,常珍奇果然派人焚烧府邸厢屋,想趁机在救火时发难,因为元石有防备,只好作罢。第二天,郑羲送来白虎幡旗安慰城中百姓,大家的心情才安定下来。
第二年春天,他们又率领军队向东讨伐汝阴。刘彧的汝阴太守张超据守的城池攻克不下,元石率领精锐兵马攻打,不能攻克,于是退军至陈、项,商量打算退军到长社,等到秋天再行攻打。众将都乐于早点回去,全都说这是好计策。郑羲说:“现在张超驱使市民,挑着石头,像蚂蚁一样聚集在这穷困的城池,其坚持的最大限度不会超过一个月,我们应该安心地守在这里。张超粮食一完,不投降也会弃城而逃,我们可以翘足以待,他自然会成擒拿之物了。但是我们如果放弃包围返回长社,路途遥远,张超听说后必定修整城墙深挖堑壕,多积柴粮,将来恐怕难以攻打了。”元石不听,于是还师长社。到了冬天,又来攻打张超,张超果然有防备,他们只好无功而还。几年以后,张超死了,杨文长代其戍守城池,粮食用尽,城中人心溃散,这才攻下城池。竟然与郑羲所预计的相同。
延兴初年,阳武人田智度,十五岁,妖言迷惑众人,扰乱京索。朝廷因为郑羲在河南百姓之间很有名望,被州郡长官信任,便派他前去安抚。郑羲到该地以后,宣示祸福缘由,重加悬赏。十天内,聚集的民众纷纷归去散开。智度奔逃颍川,不久就被擒拿斩杀。
李冲受宠,与郑羲结为姻亲。郑羲接受过很多贿赂,因为他是李冲的亲家,执法官员也不弹劾他。酸枣令郑伯孙、鄄城令董腾、别驾贾德、治中申灵度,都为官廉洁贞正,勤恤百姓,郑羲都上表称赞推荐他们,时论也称赞他的行为。
太和十六年去世,朝廷赠帛五百匹,加谥文灵。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郑羲,字幼麟,荥阳开封人,魏将作大匠①浑之八世孙也。弱冠举秀才..”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