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6分,每小题3分)杜甫传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①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高二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6分,每小题3分)
杜甫传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①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
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
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②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
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③,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
上谒,拜左拾遗。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
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④,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
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
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为救得止。
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瀑至,
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注:①审言:杜甫的祖父杜审言    ②恕、预:指杜恕、杜预二人
③扬雄、枚皋:二人均是西汉著名辞赋家 ④弥年艰窭:长年生活贫寒困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绪业,自七岁属辞赖:依靠
B.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故事:旧业
C.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省视:探望
D.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之衔:嫌弃
小题2: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贼所得②初,武与李陵俱侍中
B.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言②不出,火
C.①陛下忍弃之②孰能讥之乎
D.①武世旧,待甫甚善②愿十五城请易璧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10分,每句5分)
①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5分)
②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5分)
小题4:文言文简答题(3分)
杜甫,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世人誉为“诗圣”;《杜甫传》较为立体、生动地反映了杜甫的一生。请你根据《杜甫传》概括杜甫的三个主要特点。
小题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的画线部分断句。(不超过六处)(3分)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节选自《荀子.礼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1)关中和长安随处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去。他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栗果实为生。
(2)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被扣留在汉的使者回国。
小题4:①有文才;②有理想抱负;③忧国忧民,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④恃才不羁、急躁傲慢。
小题5: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以养人之欲 / 给人之求 / 使欲必不穷于物 / 物必不屈于欲 / 两者相持而长 / 是礼之所起也。


小题1:
试题分析:衔:恨
小题2:
试题分析:A被,介词; 担任,动词。  B并且,连词,表递进关系 ; 将要,副词。 C难道、怎么,语气词,表反问。   D因为,因果连词 ; 用,介词。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
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1)句中的关键字和得分点是“辄”、“ 客”, 各1分,
整句大意3分,共5分。第(2)句的关键是“嘉” 和倒装句翻译正确各1分,整句大意3分, 共5分。
小题4:
试题分析:“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③,可企及也。”“。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杜甫呈上奏章说:‘罪行轻微,不应该免去大臣的职务。’”“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根据文意总结:有文才;有理想抱负;忧国忧民,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恃才不羁、急躁傲慢。
答对其中的一点得1分,共3分
小题5:
试题分析:  翻译: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的起源。根据翻译断句。断对2处给1分,4处给2分,全对3分。
【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京兆府人。杜审言生杜闲,杜闲生杜甫。杜甫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就漂泊在吴、越、齐、赵等地。李邕看重杜甫的文才,杜甫就先去谒见他。杜甫考进士落榜,困处长安城中。
天宝十三载,玄宗到太清宫朝献,祭祀宗庙,并到郊外祭天,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在集贤院待诏,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提拔杜甫为河西县尉,尚未到职,又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杜甫多次献上赋颂,于是就自己极力赞扬自己,并且说:“从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我家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已有十一代了。到杜审言时,以文章称显于世。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然而衣服不能遮盖身体,常依靠别人才有饭吃。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如果能让我操祖先的旧业,把我从长久屈辱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那么我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超过诸子,至于深沉蕴积、抑扬有致,顺应时势、思维敏捷,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有这样的臣子,陛下难道忍心放弃他么?”
恰逢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杜甫逃到三川避难。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鄜州想要投奔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至德二年,杜甫逃到凤翔,呈上名贴,被任命为左拾遗。
杜甫和宰相房琯是平民时的朋友,房琯当时打了败仗,又因窝藏琴师董廷兰之故被撤了职,杜甫呈上奏章说:“罪行轻微,不应该免去大臣的职务。”肃宗太怒,下旨让三司共同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说:“要是拿杜甫来顶罪,就不会有人再提意见了。”肃宗才平息了怒气,不再追究。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到处是盗寇抢掠,杜甫的家寄居在鄜州,长年生活贫寒困苦,幼年的孩子甚至饿死了,于是朝廷允许杜甫自行回家看望家人。后来杜甫随朝廷迁回京城,又出京任华州司功参军。关中和长安随处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去。他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栗果实为生。
后来流落到剑南,在成都城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居住。朝廷召杜甫任京兆府功曹参军,他没有到职。恰逢严武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第二次任剑南节度使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加授检校工部员外郎衔。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是世代交谊,就对杜甫十分优待,亲自来到杜甫家中。杜甫去见严武,有时连头巾也不戴。杜甫的性格急躁,气量狭小,又傲慢放肆,常常喝醉酒以后站到严武的床上,瞪圆了眼睛看着严武说:“严挺之竟然有这么个儿子。”严武为此心中怀恨。有一天,他想杀掉杜甫,就在门口召集官吏,严武正要出门,他的帽子被门帘钩住了三次,旁边的人跑去报告严武的母亲,严母尽力营救,此事才算罢休。
崔旰等人内乱时,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大历年间,杜甫出了瞿塘峡,又从长江溯流而上到沅江、湘江,以便去登南岳衡山。于是客居耒阳,游览岳庙,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县令为他摆设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九岁。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6分,每小题3分)杜甫传甫,字子美..”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