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简肃薛公墓志铭欧阳修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简肃薛公墓志铭
欧阳修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曰:“吾有子矣,后何患?”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
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隰州军事推官。太夫人忧,服除,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兴化军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 无一不中。
遂拜参知政事。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励。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然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明道二年,庄献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为改他服。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曰:“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何也?”公遽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于是益以公为果可用也。
以疾告归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
先期,状公之功行上之太常,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今其状应法。”乃谥曰简肃。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夫人忧丁:遭逢
B.破奸发伏,见随决逆:违背
C.太后不能,为改他服夺:改变
D.若有所,何也属:嘱托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公“执心决断”的一组是 (3分)
①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               ②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
③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             ④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
⑤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       ⑥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薛公少年早慧,十余岁时即能属文,其父早就对其寄予厚望,认定他能光大门楣,后果如其言,薛公参与政事,辅佐皇上,成为宋朝一代名臣。
B.薛公初举进士,把第一之位让给了里人王严,赢得乡人称赞。为官之后,薛公善解民疾,政绩斐然,在莆田时就因悉除无名租而深为百姓感激。
C.薛公临事持重明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明肃太后欲以天子兖服冕见太庙,臣子中只有薛公直言正谏,虽当时未能说服太后,但太后驾崩前还是意识到了薛公意见的正确。
D.薛公因病告还,皇上下诏免其上朝,只照常处理政务。薛公多次请辞后才得以退官还乡。在他死后,太常根据有关薛公功行的汇报,议定谥号为“简肃”。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3分)
译文:                                                                       
(2)然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3分)
译文:                                                                        
(3)公遽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4分)
译文: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1)有个得到伪蜀时期中书官印的人,在夜里用锦囊装着官印挂在西门。(定语后置、省略介词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薛公想要约束天下,各类事务无论大小,全都按照一定准则来处理(“绳”“一”各1分,句子通顺1分。)
(3)薛公连忙说:“大概还是为天子礼服。可是穿着它怎么可以去见先帝呢?”(“遽”“其”“服”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小题1:试题分析:逆:预先。从语法来看,“逆见随决”是个并列短语,可从对称式结构上来解释“逆”。“随”与“逆”都是后面动词的状语,修饰和限制其后面的动词,把其解释成谓语动词显然是错误的。
小题2:试题分析:首先明确“执心决断”的意思,其意为坚持自己的意见明于决断。然后看所提供的各句是否能表现出这样的意思。做题时,可采用排除的方法。如①表现其谦让有德,⑤表现其有责任心。这两项都不符合筛选的要求,因此,答案中应排除这两两句,这样也就排除了包含这两句内容的ABD三项。
小题3:试题分析:“太后驾崩前还是意识到了薛公意见的正确”错误,原文中说“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曰:“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公遽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于是益以公为果可用也。”由此看,应为“皇帝在太后驾崩后还是意识到了薛公意见的正确”。
小题4:试题分析:对句子的翻译,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一定要分析和把握句子的特点,做到准确规范翻译。就各句来看,第一句“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是定语后置句,应是“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民”,意为有个得到伪蜀时期中书官印的人;“挂之西门”又是个省略句,“之”后省略了介词“于”。除此外,要注意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夜”,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夜里;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约束;一,数词活用作形容词,全,都;服,名词活用作动词,穿。
参考译文:
简肃公名奎,字宿艺,姓薛,是绛州正平人。自其曾祖父三代都没有显达,却因为薛公显贵了。当初,太宗皇帝攻打并州,薛公的父亲凭着计谋前往太宗行营求见,未能被任用。薛公十多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了,薛公的父亲看着他说道:“这个孩子一定会光大我家门楣,我还要干什么呢?”于是不再从事科举仕进之业,而致力于在乡里发放借贷来接济乡邻。此后五十年,薛公开始辅佐当今天子参与政事,成为当世名臣,就像他父亲说的一样。
当初考进士时,薛公是州里第一名,但他把第一让给同乡人王严而甘居第二,因此乡人都称赞他。淳化三年,第二次考试才中了第一,被授为隰州军事推官。(不久)遭逢太夫人去世,服丧期满后,因为别人的推荐被任命为大理寺丞、兴化军莆田知县,全部废除旧时王氏没有名目的租税,莆田人至今认为这是他的恩德。等到他到蜀地做官,更有好的政治举措。有个得到伪蜀时期中书官印的人,在夜里用锦囊装着官印挂在西门,守门的人把这件事汇报给薛公,跟着看热闹的蜀人数以万计,将要看薛公究竟怎么做。薛公吩咐主管官员把官印收藏起来,自己丝毫没有拿来看看的意思,老百姓于是作罢。蜀地人喜欢动乱而又容易变化,薛公既能用不生事镇抚他们,又能顺应他们的风俗,从容悠闲地宴乐,等到面对突发事件,洞悉奸人揭发隐情,预先发现随情判决,就像逢蒙的射术和东方朔的占术,没有不说中的。
薛公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皇上说:“先帝曾经说你可以任用,我现在用你了。”薛公更加感激(皇恩),勉励自己。薛公为人一向刚毅,坚守节操,不随便附和别人,参与政事之后,更加坚持原则,不被别人牵制。薛公想要约束天下,各类事务无论大小,全都按照一定准则来处理。但事情常常不合他的心意,他就回家躺在床上,唉声叹气感到惭愧,常常不吃饭。家人笑他何必如此,薛公说:“我惭愧自己不如古人,又害怕后人讥笑我啊。”明道二年,庄献明肃太后想穿天子礼服朝拜太庙,大臣们犹豫不决,不敢赞同也不敢反对,只有薛公争辩说:“太后如果一定要穿天子礼服拜见祖宗,怎么拜呢?”太后不能改变他的意见,为此只能改穿其他服装。太后驾崩后,皇上召见群臣,哭泣着说:“太后病重不能说话,却还多次拉扯着她的衣服,好像要有所嘱托,会是什么呢?”薛公连忙说:“大概还是为天子礼服。可是穿着它怎么可以去见先帝呢?”皇上恍然大悟,最终给她穿上太后的衣服安葬了。从此以后皇上更加相信薛公的确是可用之才了。
薛公因为生病要求告老还乡。天子说:“我不可以再多烦劳您了。”于是下诏优待薛公,准许他不用上朝,却让他像原来那样处理政事。在这一年当中,薛公多次告还,最终得以回家。景祐元年八月庚申日,薛公死于家中,享年六十八岁,朝廷追封他为兵部尚书。
之前,下面陈述了薛公的功绩德行上报给太常,太常商议说:“据谥号规则:坚持德行毫不懈怠的叫简,坚持自己的意见明于决断的叫肃。现在薛公的情形符合这个规则。”于是给薛公谥号叫简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