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共19分)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尝杀人,从良匿。后十年,陈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共19分)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尝杀人,从良匿。
后十年,陈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行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喜,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不去。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辗辕,良引兵从沛公,下韩十余城,击杨熊军。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关。沛公欲以二万人击秦崤关下军,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①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士卒恐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逐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遂至成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沛公入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注释:①贾竖:跑买卖的人,对商人的蔑称。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良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数:多次
B.沛公天授殆:大概
C.使人先行,为五万人食具:准备
D.令郦食其持重宝秦将啖:款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沛公欲二万人击秦崤关下军②越国鄙远,君知其难也
B.①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②用亡郑以陪邻
C.①不从必危,不如其解击之②不如善遇之
D.①今始入秦,即安乐②吾还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亮祖先是韩国人,张良在下邳的时候,喜爱打抱不平。项伯杀人,张良也跟随他隐藏起来。
B.陈涉等起义后,张良也举兵起义,部属有一百多人。在张良准备去归属陈涉时,遇见了沛公。
C.当沛公打算攻打晓崤关的秦军时,张良劝阻沛公,让他采用围而不打、分化瓦解秦军的策略。
D.当沛公占领咸阳、俘虏秦王子婴后,又是张良对沛公及时进行了劝阻,让他接受樊哙的意见。
小题4: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焉。
(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1)沛公正带领几千人攻占下邳,便跟随了沛公。(2)秦朝的时候项伯与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让他活了下来,现在情况紧急,所以幸亏他他来告诉我。


小题1:
试题分析:啖:利诱。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选项对应的原文“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从结构分析的角度看“重宝”怎么“款待”,搭配不当,应为“利诱”。
小题2:
试题分析:A“以”介词“用”/连词“来”;B“焉”代词,相当于“之”/副词,怎么;C“因”副词“趁机”D“其”代词,那/副词,表商量,“还是”。虚词要记住词性、用法和意义。
小题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选项A对应的原文“项伯尝杀人,从良匿”,是“跟随张良躲藏”选项“张良也跟随他隐藏起来”,事件错误;选项B对应的原文“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行道遇沛公”,原文是“景驹”,选项是“陈涉”,人物错误;选项C对应的原文“愿沛公且留壁”,没有“分化瓦解”的论述,选项“分化瓦解”事件错误。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词语:(1)将——带领,略——攻占, 遂——于是,属——跟随。(2)游——交往,活——让他活了下来,故——所以,幸——幸亏。
【参考译文】
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张良在下邳住,爱打抱不平。项伯曾经杀人,躲避在张良那里。
十年后,陈涉等起义,张良也聚集一百多年轻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张良想去跟随他,走在路上碰到沛公。沛公正带领几千人攻占下邳,便跟随了沛公。沛公让张良做了厩将。张良多次向沛公讲《太公兵法》,沛公非常高兴,常接受他的计策。张良对别人说,别人都不理解。张良说:"沛公可能是天授之才。"就跟随他再也不离开。
沛公从洛阳出发向南出辕,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攻占韩十多城,击败杨熊的军队。沛公就命令韩王韩成留守阳翟,自己和张良一起向南,攻占宛,向西攻入武关。沛公想用两万人攻打秦峣关下军,张良说:"秦兵还很强大,不要轻视。臣听说那里的守将是屠户的儿子,经商的小人可以用利来引诱他。希望沛公先在壁垒中留守,派别人先行,为五万人准备粮食,在各山上插旗帜,作为疑兵,派遣郦食其拿着财宝诱惑秦将。"秦将果然要联合共同西袭咸阳,沛公打算听从他们。张良说:"这就是将领想反叛,士兵恐怕不听从。不听从一定有危险,就趁其松懈的时候攻打他们。"沛公于是率兵进攻秦军,大获全胜。追赶他们到达蓝田,又打了一仗,秦兵彻底失败。接着到了咸阳,秦王子婴向沛公投降。
沛公到达秦国,宫室有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珍宝、妇女,他想留下住在那里。樊哙劝谏,沛公没有听他的。张良说:"因为秦国无道,所以沛公能到这里。为天下除去祸害,现在应该以勤俭朴素来显示本色。现在刚入秦,就想着安于享乐,这就是所说的‘助桀为虐’。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沛公听从樊哙的话。"沛公就又回去驻扎在霸上。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共19分)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