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20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高一语文
题文
文言文阅读(20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赤壁赋》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分) ⑵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分) ⑶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4分) |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D 小题5:B 小题6:(1)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2)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3)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 |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回忆所学课文,也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句,查看其是否符合句意。题中,D项的“适”解释错误,应是“享用”之意。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回忆课文所学进行判断,也可独立判断。题中,A、B、D三句均为为宾语前置句,只有C句是定语后置句。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课文所学,比较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题中,B项加点的“遨游”古今意义一致。A 项的“美人”在古代指所思慕的人,今指漂亮女人。C项的“妻子”古指妻子儿女,今指丈夫的配偶。D项的“斗牛”在古代指星宿名,今指一种运动。 小题4: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根据课文所学,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题中,A项的“舞”,其动作发出者是“幽壑之潜蛟”,而且这动作不是“幽壑之潜蛟”主动发出的,而是在某种情况的驱使下发出的,因而是动词的使动用法。B项的“侣”本是名词,在这里用为动词,意思是“把(谁)当成伴侣”,因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C项的“破”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为动词,所以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小题5: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各句句子结构。题中,B项的“于”都作介词,都表示被动。A项的“乎”,前者作介词,相当于“在”;后者作词尾。C项的“以”,前者作连词,相当于“来”;后者是停止之意。D项的“之”,前者作助词,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后者作代词,指代景色。 小题6: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子”是第二人称尊称,相当于“您”;“渔樵”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捕鱼砍柴”之意;“侣”和“友”是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把(鱼虾和麋鹿)当成伴侣和朋友”之意。第(2)中,“斯”作代词,这样;“往”即“(流)去”;“盈虚”指月亮的时圆时缺;“卒”是“最终、到头来”之意;“消长”指“消损和增长”。第(3)句中,“主”是“主宰”之意;“苟”表假设,相当于“如果”;“虽”表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文言文阅读(20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