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贺胜,仁杰子也,通经传大义。年十六,入宿卫,凝重寡言,世祖甚器重之。大臣有密奏,辄屏左右,独留胜,许听之;出则参乘舆,入则侍帷幄。-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贺胜,仁杰子也,通经传大义。年十六,入宿卫,凝重寡言,世祖甚器重之。大臣有密奏,辄屏左右,独留胜,许听之;出则参乘舆,入则侍帷幄。
至元二十四年,乃颜叛,帝亲征,胜直武帐中,虽亲王不得辄至。胜传旨诸将,还侍帝侧,矢交帐前,胜立侍不动。乃颜既败,帝还都,乘舆夜行,足苦寒,胜解衣,以身温之。桑哥秉政,势焰熏灼,胜父仁杰留守上都,不肯为之下,桑哥欲阴中之,累数十奏,帝皆不听。桑哥败,罢尚书省,政归中书。帝问谁可相者,胜对曰:“天下公论,皆属完泽。”遂相完泽,而以胜参知政事。大德九年,以胜代为上都留守。既至,通商贾,抑豪纵,出纳有法,供亿不匮,民赖以安。诸权贵子弟奴隶有暴横骄纵者,悉绳以法。奉圣州民高氏,以赀雄乡里,身死子幼。有达官利其财,使其部曲强娶高氏妇。胜白帝,斥之,高氏以全。岁大饥,辄发仓廪赈民,乃自劾待罪。帝报曰:“祖宗以上都之民付卿父子,欲安之也,朕复何忧?卿其视事!”民之,为立祠上都西门外。帝闻之,复命工写其像以赐,俾传示子孙。
初,开平人张弼,家富。弼死,其奴索钱民家,弗得,殴负钱者至死。有治其狱者,教奴引弼子,并下之狱。丞相铁木迭儿受其赂六万缗,终不为。胜闻弼事,以语御史中丞杨朵儿只,遂劾奏丞相,得所赂事实以闻。帝欲诛之,太后为言,仅其印绶而罢之。
英宗即位,铁木迭儿遂复出据相位,乃执杨朵儿只戮于市,且复诬胜迎诏不敬,并杀之。
胜死之日,百姓争持纸钱,哭于尸傍甚哀。泰定初,诏雪其冤。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胜传旨诸将,饬:命令
B.民之德:感激
C.终不为直:平反。
D.仅其印绶而罢之夺:改变。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贺胜深受皇帝信任的一组是(3分)
①辄屏左右,独留胜   ②胜解衣,以身温之   ③遂相完泽
④胜白帝,斥之  ⑤俾传示子孙   ⑥泰定初,诏雪其冤
A.①④⑥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贺胜十六岁的时候就受到了元世祖的器重。因为贺胜严肃端庄不多说话,所以,世祖允许他听到大臣的密奏,担任身边侍卫。
B.贺胜举荐官员时能秉公进言。桑哥当权失败后,权力归入中书省,皇帝询问谁适合担任宰相,贺胜从公论出发,举荐了完泽。
C.贺胜担任上都留守时颇有政绩。他到任后,使商人自由经商,抑制豪强,财政收支有制度,供应财物不匮乏,百姓生活安定。
D.贺胜爱护百姓也深受百姓的爱戴。他做过很多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在他蒙冤被杀后,百姓争相拿着纸钱在他的尸体旁哀哭。
小题4:把下面文中画线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桑哥欲阴中之,累数十奏,帝皆不听。 (3分)
(2)诸权贵子弟奴隶有暴横骄纵者,悉绳以法。(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1)桑哥想暗地里中伤他,累计(向皇帝)上奏几十次,皇帝都没准许(准奏)。译出 “中”和“听”语意各1分,(2)横行霸道的权贵子弟及其奴隶,均按照法律制裁。译出“定语后”和“介词结构”语意各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夺:剥夺,削去权力。根据前句“帝欲诛之,太后为言”,就可揣摩出。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小题2:
试题分析:②表明贺胜对皇帝的忠诚和敬爱,⑤表明皇帝对贺胜的赞赏和褒奖,⑥表明皇帝改正错误和对贺胜的肯定。排他含②⑤⑥的选项即可得正确答案。
小题3:
试题分析:世祖很器重他,才允许他听到大臣的密奏和担任身边的侍卫。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中”解释为中伤,“听”解释为准许(准奏);第二句时注意“诸权贵子弟奴隶有暴横骄纵者”为定语后置,“悉绳以法”为状语后置,翻译时注意调整。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译文:
贺胜,是贺仁杰之子,他通晓儒家经传的要旨。十六岁进入宿卫,为人庄重少言寡语,世祖很器重他。大臣有密奏时,皇帝就使左右退下,只留贺胜一人,并允许在场旁听;皇帝外出,他则在车中警卫;皇帝在宫中,他便在住处侍奉。
至元二十四年,乃颜反叛,皇帝亲自征讨,贺胜在武帐中值班,即使亲王了不能随便进入。贺胜传达圣旨命令各位将军,回来后侍奉在皇帝身边箭纵横交错射到帐前,贺胜伫立侍奉一动不动。乃颜战败之后,皇帝返回京都,夜间乘车出行,脚极冷,贺胜解开衣服用自己的身体给皇帝暖脚夫。桑哥执政,威势带人,贺胜的父亲贺仁杰留守上都,不愿在他手下干事,桑哥想暗地里中伤他,累计(向皇帝)上奏几十次,皇帝都没准许。
桑哥争权失败后,皇帝废除尚书省,将权力移交中书。皇帝问谁可以担任宰相一职,贺胜回答:“天下公论,都看中完泽。”于是朝廷任命完泽为宰相,让贺胜担任参知政事。大德九年,贺胜留守上都。到任之后,贺胜开展贸易,抑制豪强,财政支出与收取均有法度,供给充足,百姓生活因此得以安定。横行弟霸道的权贵子及其奴隶,均按照法律制裁。奉圣州百姓高氏,是他家乡资财最多的人。他死后,孩子年幼,有个显贵的官吏贪其钱财,要属下强娶高氏妻子。贺胜禀告皇帝,皇帝斥责了那个人,高氏得以保全。这年遇到饥荒,贺胜就打开粮仓赈济百姓,上书自我检举擅发仓粮等待处罚。皇帝答复:“祖宗把上都的百姓托付给你们父子,想要让百姓安定,我还担心什么?你还是任职吧!”百姓感激他,在上都西门外为他设立祠堂。皇帝听说这事后,命画工摹画了他的像赐给他,使传给子孙看。
当初,开平人张弼,家里非常富裕。张弼死后,他的奴仆到百姓家要债,没有讨到,就将负债者殴打致死。审理案件的官员就叫奴仆牵连出张弼的儿子,把他们一同关进监狱。丞相铁木迭儿受贿赂六万缗,不为张弼之子伸冤平反。听说张弼的事后,贺胜告诉了御史中丞杨朵儿只,于是一同弹劾丞相,并把贿赂的事实上报朝廷。皇帝想要诛杀丞相,太后为他求情,仅夺去他的印绶并罢免相位。
英宗即位,铁木迭儿再次出任宰相。铁木迭儿将杨朵儿只捉拿,并在集市处死。又诬陷贺胜恭迎诏书不敬,也一起处死。贺胜死的当天,百姓拿着纸钱在他尸体旁痛哭,非常悲伤。
泰定初年,皇帝下诏为他平反昭雪。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贺胜,仁杰子也,通经传大义。..”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