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19分)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①,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文言文阅读(19分)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愚观贾生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孟子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日:“夫子何为不?”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节选自苏轼《贾谊论》)
【注】①汉文:汉文帝刘恒。②昼:地名。③庶几:有希望,差不多。④趯然:跳跃的样子。趣,同“跃”。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虽三代何以远?过:过错
B.孟子齐去:离开
C.夫子何为不豫:高兴,愉快
D.君子之爱其身:自己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愚观贾生论苏秦杜赫之属为
B.王庶几召我皆出于此乎
C.夫谋之一不用府吏丁宁
D.不知默默待其变斧斤时入山林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苏轼开门见山点出题意:人要有才并不难,要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发挥,却实在不容易。
B.文中举孟子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君子想要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就应该做到重情重义,爱惜自己。
C.苏轼认为贾谊始终不得志的原因是他虽做好了团结大臣的工作,但不知道有远大抱负的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还必须有所等待。
D.苏轼认为君王应尽早任用这些洁身自好,有抱负、有才华的臣子,否则,这些臣子将会忧伤颓废,不再振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
(2)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1)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关键词:相得、分、特各1分,句意2分)(2)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短命早死,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关键词:以、自伤、夭绝、穷各1分,句意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其是否与上下文协调。题中,A项解释错误,此处的“过”应是“超过”之意。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运用结构分析法和比较法,先根据该句大意揣摩出该虚词意思和作用,然后对该项两句加以比较。题中,B项的“其”都作副词,表委婉推辞语气,相当于“大概、大约”。A项的“之”前者作助词,定语的标志,相当于“的”;后者作代词,指代“他们”。C项的“见”,前者表被动,相当于“被”;后者有称代作用,这里相当于“我”。D项的“以”,前者作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后者作介词,相当于“按照、依照”。
小题3: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正误。题中,B项错误在于,文中举孟子的例子,不是为了说明君子想要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就应该做到重情重义,爱惜自己。而是为了说明即使天下没有像尧舜那样的明君,也要爱自己的国君,也要爱惜自己的才能。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相得”是指“(国君和臣子)关系处理得好”;“分”即情分;“特”是“只”的意思。第(2)句中的“以”表原因,相当于“因为”;“自伤”即“(自己)为自己悲伤”;“夭绝”即“夭折,短命”;“穷”指逆境,走投无路。
【参考译文】
不是有才能难,而是把才能施展出来难。可惜呀,贾谊是能辅佐帝王的人才,但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超过他呢?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尽才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起来,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子不忍心别离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的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决定过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全部弃旧图新,也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感情深厚地结交他们,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我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心绪紊乱,十分忧郁愤闷,大有远走高飞、悄然退隐之意。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短命早死,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谋略一旦不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
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这就是所以若非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加以详尽的评论。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呀!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文言文阅读(19分)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