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也。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
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不可吝已。俭者,省约合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树圈之所生。复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多不焉。
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饷馈,僮仆减损,施惠然诺,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蠹矣。
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自同之,常无厌色。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膳,十五钱为率,遇有客旅,更无以兼。后坐事伏法,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为生奥博,性殊俭吝。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数脔獐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主人愕然,俯仰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责其女曰:“某郎好酒,故汝常贫。”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颜氏家训 治家篇》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也  移:改变
B. 江南奢侈,多不焉            逮:达到
C 自同之,常无厌色            躬:弯腰
D 后坐事伏法,其家产          籍:登记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然则可俭不可吝已          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
B 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
C 与其不孙,宁固             吾其还
D 朝夕每人肴膳,十五钱为率   君臣固守窥周室
小题3:下列对文章艺术形式的分析有误的是(  )(3分)
A.本文作者笔锋犀利,引经据典,说理形象,并且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父母应率先垂范和治理家庭要勤俭的观点。
B.文章采用了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共列举了周公、裴子野、京城邺下大将军、南阳吝人待婿四则事例论证观点。举例确凿充分,使得文章观点更鲜明,说服力强。
C.文章语言既有南朝文学清绮文华的特点,又具有气质理深的特色,形成一种独特的骈散结合、文质兼美的语言风格。
D.文章还采用了对比论证方法,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有力的论证了论点。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教育感化要从上向下推行。父亲不慈爱,孩子就会受到影响而不孝;兄长如果不友爱,那么其弟就会受到影响而不恭敬。
B.作者同意孔子的说法,奢侈了就不恭顺,节俭了就固陋。即使像周公一样有才能和美德,但只要他骄傲又吝啬,那余下的也就不值得称道了。
C.老百姓的生活应该自给自足。最根本的事情是要种庄稼而食,种植桑麻而衣,所贮藏的蔬菜果品,是自家土地所出产;所食用的肉是鸡窝猪圈所畜养。
D.裴子野与京城邺下的大将军都有贪欲。前者有远亲故旧饥寒不能自救的,都收养下来;后者家僮已有了八百人,还发誓凑满一千。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3分)
(2)俭者,省约合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3分)
(3)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2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D
小题5:(1)在家里没有人发怒、不用鞭打,那孩子们的过失马上就会出现;刑罚施用不当,那老百姓就会不知如何行为才好。(介宾结构后置句式调整、中,句意各1分)(2)俭省,说的是合乎礼的节省;吝啬,说的是对困难危急也不体恤。(固定句式“……之谓也”、穷,句意各1分)(3)如今北方的风俗,都能做到省俭节用,来供给吃穿(温饱就满意了)。(率、赡,各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题中,C项解释有误,这里的“躬”是“亲自”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的“而”作连词,表转折,相当于“然而”。B项的“焉”,前者作句末语气助词,后者作兼词,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的作用,相当于“于之(在这里)”。C项的“也”,前者作助词,表句中停顿,可不译;后者作助词,用在句末。D项的“以”,前者作介词,相当于“把”;后者作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也可不译。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比较,以发现其正误。题中,B项错误在于,该项所列举的“周公”并非事实论证。
小题4: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比较,以发现其正误。题中,D项错误在于,二例形成对比,其行为本质不同,裴子野是救济行为,并不是有贪欲。
小题5: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笞怒废于家”是个介宾结构后置句式,翻译时应调整译为“在家里没有人发怒、不用鞭打”;“中”是“合适,确当”的意思。第(2)句中的“……之谓也”应译为“说的是……”;“穷”是“困难危急”的意思。第(3)句中的“率”是“全都”之意;“赡”是“供给”之意。
【参考译文】
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加影响的。所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爱则弟不恭敬,夫不仁义则妇不温顺。至于父虽慈而子要叛逆,兄虽友爱而弟要傲慢,夫虽仁义而妇要欺侮,那就是天生的凶恶之人,要用刑罚杀戮来使他畏惧,而不是用训诲诱导能改变了的。
家庭内部如果取消责罚,那孩子们的过失马上就会出现;刑罚施用不当,那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治家的宽仁和严格,就好比治国一样。
孔子说:“奢侈了就不恭顺,节俭了就固陋。与其不恭顺,宁可固陋。”又说:“如果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美德,但只要他既骄傲且吝啬,余下的也就不值得称道了。”这样说来是可以俭省而不可以吝啬了。俭省,是合乎礼的节省;吝啬,是对困难危急也不体恤。当今常有讲施舍就成为奢侈,讲节俭就进入到吝啬。如果能够做到施舍而不奢侈,俭省而不吝啬,那就很好了。
老百姓生活最根本的事情,是要播收庄稼而食,种植桑麻而衣。所贮藏的蔬菜果品,是果园场圃所出产;所食用的鸡肉猪肉,是鸡窝猪圈所畜养。还有那房屋器具,柴草蜡烛,没有不是靠种植的东西来制造的。那种能保守家业的,可以关上门而生活必需品都够用,只是家里没有口盐井而已。如今北方的风俗,都能做到省俭节用,温饱就满意了。江南一带因流行奢侈之风,在勤俭持家方面大多比不上北方。
世上的名士,只求宽厚仁爱,却倒了待客馈赠的饮食,被童仆减损,允诺资助的东西,被妻子克扣,轻侮宾客,刻薄乡邻,这也是治家的大祸害。
裴子野有远亲故旧饥寒不能自救的,都收养下来。家里一向清贫,有时遇上水旱灾,用两石米煮成稀饭,仅仅够让大家都能吃上,他自己也同大家一起吃,从没有埋怨。京城邺下有个大将军,贪欲积聚得实在太狠,家僮已有了八百人,还发誓要凑满一千。每人早晚的饭菜,他只以十五文钱为标准,即使有客人来,他也不增加一些。后来将军犯事被处死,籍册没收家产,仅麻鞋就有一屋子,旧衣藏了几个库,其余的财宝多得无法说。南阳有个人,深藏广蓄,个性极为吝啬,冬至后女婿来看他,他只准备了一铜瓯子的酒,还有几块獐子肉。女婿嫌太简单,一下子就吃尽喝光了。这个人很吃惊,只好勉强应付添上一点。就这样舔了两次。女婿下来后,他责怪女儿说:“你丈夫太爱喝酒,才让你老受穷。”等到他死后,几个儿子为争夺财产,哥哥杀了弟弟。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