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后面题目。截冠雄鸡志李翱翱至零口①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啄且饮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掏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2019-0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后面题目。
截冠雄鸡志
李翱
翱至零口①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啄且饮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掏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②,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日之暮,又二十一其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
翱异之曰:“鸡,禽于家者也,备五德者也。其一曰:见食命侣,义也。截冠雄鸡是也。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又奚为既来而恶所呼者而迫之耶?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岂不丧其见食命侣之一德耶?且何众栖而不使偶其群耶?”或告曰:“截冠雄鸡,客鸡也,予东里鄙夫曰陈氏之鸡焉。死其雌,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勇且善斗,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是以其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夫虽善斗且勇,亦不胜其众,而常孤游焉。然见食未尝先啄而不长鸣命焉,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昔日亦犹是焉。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
翱既闻之,惘然感而遂伤曰:“禽鸟微物也,其中亦有独禀精气,义而介焉者。客鸡义勇超乎群,群皆妒而尚不与俦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由是观天地间鬼神禽兽万物变动情状,其可以逃乎?”
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选自《李文公集》 )
[注] ①零口:地名。②营群:寻其群体。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粟而长鸣,如其众鸡命:指挥。
B.而仰望焉,而望焉旋:回头。
C.家之六雄鸡勿敢独焉校:较量。
D.吾心既伤之,遂之志:记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遂掏粟投于地呼之庄宗受藏之于庙
B.鸡,禽于家也抟扶摇而上九万里
C.而陈氏寓于我群焉子武城,闻弦歌之声
D.客鸡义勇超群恢恢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小题3: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截冠雄鸡“重义轻利”和众鸡“妒贤嫉能”的一组是
A.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
B.然见食未尝先啄而不长鸣命焉是以其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
C.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
D.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 众鸡闻而曹奔于粟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⑴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译文:______________
⑵又奚为既来而恶所呼者而迫之耶?
译文:______________
⑶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译文: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⑴(众鸡)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米。
⑵(众鸡)又为何已经来了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
⑶将用(它)来警醒我自己,并且可以把(它)作为世人的一面镜子。


小题1:试题分析:命:告诉。
小题2:试题分析:A.两句的“而”均表顺承。B.第一句的“者”,和“也”连用,表判断;第二句的“者”用于主语后表提顿。C.第一句的“之”代词,指代截冠雄鸡;第二句的“之”动词,到。D.第一句的“乎”相当“于”,介词,表比较;第二句的“乎”词尾词,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地”。
小题3:试题分析:A.第一句是截冠雄鸡“慕侣”的行为。 C.第一句是截冠雄鸡的“悲声”,第二句是众鸡的忘恩负义。D.第二句是众鸡逐利争食行为。
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尽量要直译。第一句中的 “而、之、已而”,第二句中的“奚为、恶、迫”,第三句中的“用(之)、警、鉴”,都可能是得分点,更要翻译准确。
【参考译文】
李翱来到零口的北部,有人养了二十二只鸡,七只公鸡,十五只母鸡,有的啄食有的饮水,且很亲近人。我很喜欢它们,于是掏出粟米来丢到地上并唤它们。有一只公鸡,被人切断了鸡冠,(它)样子象是在寻找同伴,先向我走来,看见粟米便长声鸣叫,就象叫所有的鸡(来)。所有的鸡听到声音就成群跑到有粟米的地方来,来到以后却都讨厌被切了鸡冠的公鸡并攻击它,啄着它的羽毛拉它,驱赶它离开。(赶走它)后就争着回来啄食粟米。
天将要黑了,二十一只鸡一起栖息在堂前的木柱子上。切了鸡冠的公鸡也来到这里,就象依恋伴侣一样,准备登上木柱子休息。它仰头望着它们,它转着圈看它们,并且小声啼叫,然后大声啼叫,再伸着脖子发出喔咿的声音,它的声音甚是悲哀,后来就离开了。……
我对此感到很惊异,说:“鸡,是被人在家里所豢养的,(却)具备五德。首先是:见到食物呼唤伙伴,这是义。切了鸡冠的公鸡它是这样的。那些鸡难道不是得益于它的呼唤而过来的吗?又为什么来了却厌恶它并驱赶它呢?这岂不是得它的利益而背叛它的情义吗?这不是抹杀它见食物呼唤伙伴的美德吗?还大家栖息在一起却不准它来做伴呢?”有的人告诉我说:“切了鸡冠的公鸡,是做客(外来)的鸡,我东边的邻里村夫姓陈的家的鸡。它的母鸡死了,姓陈的(将它)放到我这群鸡里来一起养。(它)勇敢并且很能斗,家里的六只公鸡没有敢单独和它较量的。因此它们全都讨厌它并不和它一起吃食一起栖息;它虽然能斗并且勇敢,也无法战胜它们大家,所以常常独处的。但是见到食物不曾先吃而不长声鸣叫呼唤它们,它们大家虽然由于是它召唤来的,到了后反而驱逐它。原来也是这样的。切了鸡冠的公鸡虽然没有得到礼遇,但是它的行为没有改变过。”
我听了以后,惘然感叹并且伤感地认为:“家禽鸟类是小动物啊,它们当中也有禀赋优良的美德的,讲德义并且有操守。外来的鸡有义有勇超过大家,大家都嫉妒并且不和它结成伙伴,更何况是在人之间呢?何况是在朋友之间呢?由此观察天地之间的鬼神禽兽等万物的演变情况和状态,哪个可以逃出这种情形呢?”
我心里为它伤感,就为它写传记,用来警示我自己,也可以作为世人的借鉴。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后面题目。截冠雄鸡志李翱翱至零口①北,..”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