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雪灾过后,林子里满地都是断枝残柯。只有雪松安然无恙。原来,雪松的枝桠具有柔性。每当雪厚到一定程度,雪松的枝桠就会往下弯,直到雪从枝头滑落-高二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要写好本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刚”与“柔”的内涵。
从字面来看,“刚”与“柔”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如下:
刚:坚硬(与柔相对);(性格或态度)强硬;(意志)坚毅。柔:软;使变软;温和(与刚相对)。可见“刚和柔”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
一、什么是“刚”?什么是“柔”?
先看“刚”:(一)生活中哪种精神是“刚”的精神?
刚——刚强、刚烈、刚健、力量、坚持、豪放、洒脱、不服输、不放弃、勇敢、毅力、执著……
(二)生活中哪些人具有“刚”的精神?他们做的哪些事体现了“刚”的精神?
乌江自刎的项羽、豪放的苏轼、不屈于元兵的文天祥、舍生取义的谭嗣同以及辛弃疾、邓世昌、林则徐、荆轲、花木兰……
(三)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被认为是“刚”的象征?
巍峨的大山、嶙峋怪石、骄阳、狂风骤雨、电闪雷鸣……
再看“柔”:
(一)生活中哪种精神是“柔”的精神?
柔和、温柔、宽容、温和、和平、友好、忍让、忍辱负重……
(二)生活中哪些人具有“柔”的精神?
忍辱负重的蔺相如、卧薪尝胆的勾践、受宫刑的司马迁……
(三)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被认为是柔的象征?
小溪、水滴(滴水穿石)、白云、小草、嫩芽、和风细雨、月亮、太极拳……
上面各通过3个小问题,从正面弄清楚了概念的内涵及表现,下面从反面排除错误认识,进行审题定位。
二、什么不是“刚”?什么不是“柔”?
刚不是——骄傲、自大、主观、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妄自尊大。
柔不是——自卑、唯唯诺诺、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妄自菲薄。
三、“刚”与“柔”之间的关系?
(一)相反相对的矛盾关系:刚能治柔,柔能克刚。
(二)相生相伴的关系:人生需要刚柔相济,既不能缺少柔,也不能没有刚。
(三)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困境中忍辱负重坚持的“柔”有时候就是一种刚强;而逞一时之勇的“刚”有时候却不堪一击变成了柔弱,因此,把握“刚和柔”要注意适度的原则。
构思举例根据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材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文体来写。一般来说,这种并列关系的话题作文比较适合写议论文。下面就来看看写议论文的立意及结构示范。
○构思一:
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构建全文:
第一部分(开头):紧扣材料,阐明构成话题的两个方面的内涵及关系。
开天辟地,刚之力也;水滴石穿,柔之力也,刚柔相济,人生之道也。  
第二部分:(主体部分)提出3个分论点,分别进行举例论证:
分论点1:刚使人勇,成就辉煌。
分论点2:柔使人智,永葆生机。
分论点3:刚柔相济,才能立足社会,谋求发展。
第三部分:(结尾部分)
人生离不开刚,也离不开柔,“刚和柔”犹如雄鹰的双翅,只有同时具备,才能在人生的天空展翅翱翔。
○构思二:开头:紧扣材料,运用对比,提出问题,引出下文。
古人云,“太刚则必折,太柔则必缺”。因此,过“刚”和过“柔”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只有保持适度的原则,才能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刚柔相济,恰到好处。
分析:层层深入,逐层说理,立足论点“刚柔相济”进行论证说理。
角度1:适度地把握刚。过刚是固执、顽固,适度的刚是刚强、坚韧。
角度2:适度地把握柔。过柔是懦弱、无能,适度地柔是灵活、机动。
角度3:既不能过刚也不能过柔,要适度地把握,刚柔并重。
总结:该刚则刚,当柔则柔,刚柔相济,人生顺利。
○构思三:
开头:引用材料中的内容,进行提炼,提出中心论点。
商容在弥留之际问老子:“何以人老了舌头与牙齿不能共存?”老子说:“牙齿过于刚强,易衰;舌头柔和,但能够长存。”是啊!参天的大树易被雷电所击,低矮的小草难被狂风所毁。由此可见,过刚则易衰,柔和才能长存。只有刚中施柔,才能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成为强者、智者和王者。
主体部分:采用平行结构,并列分论点进行阐释。
过渡:“刚,就是要果决,机遇稍纵即逝,果决尤为重要。柔,就是要忍让,有宽广博大的胸怀。刚中施柔,助你飞翔。”
1.刚中施柔是生活的强者。
2.刚中施柔是学习的智者。
3.刚中施柔是工作的王者。
总结:“刚中施柔”很好地阐释了刚与柔的关系,纵观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无不是“刚中施柔”的高手,他们用智慧将“刚”“柔”融为一体,最终成为生活与命运的主宰,成为后世仰望的座座高峰!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雪灾过后,林子里满地都是断枝残柯。..”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