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最近,社会上涌现出了更多的“最美”,从“最美妈妈”、“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道德力量-高一语文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社会上涌现出了更多的“最美”,从“最美妈妈”、“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道德力量,以及对于民众的震撼和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最美”已成为社会上一道最温馨与和谐的靓丽风景。虽然,很多“最美英雄”都付出了沉重,甚至是生命的代价,然而,在他们高尚的道德感召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众自觉加入“最美”行列。有评论说,“‘最美’绝非迸发于瞬间,而是孕育日久,犹如那蓦然盛开的鲜花,早已有阳光雨露滋养,含苞待放多时”。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答案
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善,是埋藏于每个人心灵中的花种。一个真诚的笑容,一次伸手的搀扶,一碗清澈的凉水,一句真心的鼓励……只是这些,只要这些,善的种子就会在心间开出最美丽的花,散发最甜美的香气,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与人为善,心灵得以慰藉。为善是中国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讲的仁义道德,佛家讲的普度众生,道家讲的修身养性,都是一种与人为善精神的体现。古人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的“道”是什么,何以变化而生万物,恐怕其中的精髓就是“为善”。力所能及的行善,如果你指望从中获得回报,那么,它的汇报是心灵的平静,它可以使我们活得坦然,活得踏实,甚至可以使我们活得骄傲。“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他们并没有得到丰厚的物质回报,但他们的行善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称赞,他们的心灵自然也就得到了最大的慰藉。 与人为善,事业可成。善有善报,行善之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行善的同时,便为自己种下了“善德”的种子。“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有个著名的“祀下之履”的故事,他恭恭敬敬地替老人多次捡鞋并穿好,后来也因此得到一部兵书,继而成了一名优秀的军事家。张良正因为有指点江山、运筹万里的宏图,心中怀有济苍生于乱世的善念,才能使其行善而受益终生。姬昌初春打猎获得母鹿而不取,因“善”而闻名,此后所以兴周;反之,不善之人,即使一朝得势,也往往落得个千古骂名,为人不齿。 与人为善,社会得以和谐。社会是个整体,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者众人去维护,只要人人都献出一分善,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两根萝卜度一日,三十万元助学子”这是海口善良教授陈启贤的真实写照!老人吝啬又大方,他对自己的生活吝啬,只为将那善良的帮助带给他人,让我们嗅到他那善良那美丽的馨香!放眼望去,生活中,岂一个陈启贤?中国首善陈光标、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太多太多的善良人,释放着善良的馨香,可谓花香沁满园!在这样的馨香浸润下,社会岂能不美好不和谐?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那深沉的一轨,体现了日耳曼民族大气的善良;而此时的日本却还在篡改他的历史教科书,美化他的强盗侵略行径,不断给大和民族的善良蒙上尘埃。世界能否和平与稳定,其原因明眼人一看便知。 为善是一种美德,无论修身还是治国,都应以善为先,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
试题分析:本题为现实型新材料作文。本题现实型新材料作文的含意相对较为显豁,不像寓意型材料作文的含蓄。本题是多则材料的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求分析对较多则材料在内涵上的异同之处,重点在找到这几则材料内容上的共同点,并以此作为文章的立意。这三则材料内容的共同点是记叙“最美”的人的感人事迹,其中心为赞美、弘扬向善、行善的社会美德。参考立意:①平凡中也有伟大的力量;②再小的善举也能显示出博大的爱心;③不畏代价,追求高尚;④美存在于有爱心的行动中;⑤要善于滋养自身的真善美;⑥向善、行善、扬善。参考标题 1.感悟“最美” 2.平凡的美丽 3.为善行喝彩 4.让我们与善举同行 5.瞬间的最美 6.善行永恒 7.瞬间与永恒 8.善念铸就“最美” 9.与人为善,生命常青 10、心存善念,世无荒原。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最近,社会上涌..”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