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2010年4月25日,著名作家郑渊洁发表博文,宣布退出中国作协。郑渊洁退出作协,并非第一次,在退出中国作协前一年,也就是2009年6月,他声明退出北-高二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0年4月25日,著名作家郑渊洁发表博文,宣布退出中国作协。
郑渊洁退出作协,并非第一次,在退出中国作协前一年,也就是2009年6月,他声明退出北京作协,退出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作协管理水平下降,一个是自觉受到排挤。
对于郑渊洁退出作协,你怎么看呢?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请自定立意,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唱好自己的角色
郑渊洁宣布退出北京作家协会。
看到这样的消息,不由让我想起韩寒的一句话,幸亏没有进作协。郑渊洁的心情一定与韩寒冰火二重天,我为什么要进作协!
无论在哪里,都会有斗争,就算都是文人的地方,也逃不脱世俗。与武夫不一样的是,一个是明争,一个是暗争,表面波澜未惊,暗里却你死我活。
郑渊洁,也许看过他的书,却怎么想也想不起,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我片面的理解,但能入作协的人,大约也有那么一点三脚猫吧!(事先声明,确实在我脑海里没有郑渊洁这个名字)
从他宣布退出北京作家协会的几句简单解释中,可见人们眼中的儒雅气作家,现已完全脱离了风骨清高的境界,慢慢地过渡到金钱与权力的争斗。
记得还有一次,韩寒与几个作协里的老人头打嘴仗,意思是小辈竟然敢侮辱作协里所有人的智商,但在我看来,韩寒还是有先之明的,这不!一个有着高智商的人怎么会窝里斗呢!
说到底,其实作协里所有争端都离不开以下几点。
金钱:作家,说难听一点,就是一些穷书生,象韩寒、郭敬明等人有着高收入的作家,在靠文字生活的人中毕竟没有几个人,有的甚至连温饱都难以维持。于是,想出头的人就采取压能人的办法群而起之,如再遇到什么无用的作协主席,下面的人就更难过了。
权力:这东东说起来无形,却无形胜有形,历来为了权力争得家破人亡的也大有人在。作协本是一个体制机构,自然就与权力有关,在下面的人想拼命往上冒,而在上的人想压住下面的人,谁也不会服谁,但绝大数下面的人会输给高高在上的人,脱离也就顺理成章了。
名声:所谓树大招风,一个人如果功高盖主,想这个人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作协也一样,如果你的成就高于上面的人,除非你顺便把上面的人也带红了,要不然你一定会受到排挤,因为你的名声一大,一些人就会生活在你的光环之下,就会危及到他的宝座。
素质:作协里我归纳了这么二句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主席一代更比一代狂。作协里,每年招兵养将不计其数,看似兵强马壮,实则树大中空。我们所知道的,只要你稍有一点写作水平,不管你是什么人都能进作协,所以作协现在倒象是藏污之地,一些自命清高的人也就有了意见,咱们不能同流啊!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人心永远是一个猜不透的谜。人生亦如戏,唱好自己的角色才是你应该做的,而不是为了别人而活,这样很累,也很无聊。
走吧!也许明天会更好,留下!并不代表你就失败,事事不尽如意,眼一闭不睁,一辈子不也这样过去了!眼一闭一睁,原来还在原地!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热点的评判,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卷入其中,坚持自我就好了,退与不退是他的自由,有他的自我考量,我们做题时,要关注他的两点理由,一个是作协管理水平下降,一个是自觉受到排挤,我们针对这两点来思考即可,我想作为学生最好应该为第二点,受到排挤,遭遇不公,多考虑自我,完善自我,学会坚持,这可能最好。不要写出发牢骚,愤愤不平之文章为上。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2010年4月25日,著名作家郑渊洁发表博..”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