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读了上面的文-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想象?请以“我的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根据材料的提示,选准角度,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不少于800字。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我的快乐
快乐,就像影子一样,形影不离地跟随我们,给予我们幸福。当你快乐时,心情会格外舒畅,什么东西看起来都是美好的。我的快乐,有很多很多,不用急,等我细细说完。
我的快乐,就是看书。一有空闲时间,我就抱起砖头厚的名着,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我在书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在书里,我品尝到了知识的果实,智慧的源泉。读书,让我体会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轻松。在闲暇时,读书是一种学习;在学习紧张时,读书是一种休息……我总喜欢把我的喜怒哀乐告诉我的良师益友——书,它总是认真地倾听,默默地给予我帮助。
我的快乐,就是听音乐。虽然我没有唱歌的天赋,但我还是热衷于音乐。那《唱脸谱》的韵味,那《荷塘月色》的柔美,那《策马奔腾》的雄壮,那《灰姑娘的梦》的纯真……我喜欢听音乐,因为音乐那时起时落的音频紧紧揪着我的心。还记得有一次,我在音乐的旋律中沉醉,连妈妈叫了我好几声我都浑然不觉呢!
我的快乐,就是看夕阳。傍晚,那如血的夕阳散发着刺眼的光芒,多么像那煎的金黄金黄的荷包蛋,那么诱人,仿佛还在散发着阵阵香气,令我馋涎欲滴;又好似一位窈窕淑女,挥舞着长长的纱巾,如烟如雾,令人看得朦朦胧胧……就连旁边的云彩也被夕阳镶了一道金边,渲染成了火红色。极目远眺,天边好像燃烧着一抹正在风中摇曳着的火焰……
我的快乐,就是躺在床上随意遐想。我会想到,我们变成了一只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展开丰满的羽翼,扑向蓝天的怀抱,躺在软绵绵的云朵上嬉戏;我也会想象,那文具盒是亮丽的城堡,那橡皮擦是坚固的弹簧防护盾,那尺子是锋利的刀枪,那铅笔是小兵,那钢笔是身披战袍、威风凛凛的将军,他们一起守卫着魁梧的城堡;我还会想象,自己变成了拇指人,把茶几当足球场,把一碗水作为游泳池,让一只燕子背着我随它去过冬……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想象的翅膀会带着我飞向理想的天空!
我的快乐,就是赏花。踏着绿树成荫的羊肠小道,嗅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来到花圃。那国色天香的牡丹,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那清新飘逸的兰花……看啊,就连那妩媚可爱、不起眼的野花也在和它们竞相开放。那高贵优雅的紫罗兰,那如火般的三角梅,那纯洁美丽的百合花,也加入这比美的战斗中。这些许许多多的花儿就构成了这美轮美奂的花圃。
是的,快乐就像影子一样跟你形影不离,只要你去寻找快乐,去发现快乐,去追求快乐,那么,快乐就会像影子一样跟在你身旁。
其实,当你真正拥有快乐时,你的身后就会有一条看不见的、幸福的尾巴。


试题分析:材料中周国平的话,已经给出了我们追问和思考的方向:如“为什么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人生仍很快乐?因为没有得到,所以你就可以去追求和创造,在追求和创造的过程中你会感受到快乐和幸福!为什么得到了心爱的东西,人生很快乐?因为得到了,所以你就可以细细品味、好好体验;在品味和体验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快乐和美妙!这是用审美的眼光看人生,为得到而寻求、创造的过程以及得到后品味、体验的过程,都是同样幸福的事情。周国平的话强调人不应当从功利的角度去审视生活,而应从审美(非功利)的角度去打量人生,从而可以提出:创造(或者体验)的过程就是快乐、幸福;立足于创造,收获快乐人生;艺术的、审美的去看待人生也是快乐和充满激情的。幸福、快乐既可以体现在结果上,又可以体现在过程中,只是要注意的是,放在结果上,往往是只能收获短暂的快乐,而放在过程中,既能体会过程的快乐,也能体会到收获结果的快乐。也可由此得出,摆脱了占有欲,就能收获快乐;痴迷占有欲,就会陷入痛苦与无聊的泥淖之中。”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得出相关的立意:
1、追求(创造、品味、体验)是一种快乐
2、我们要重视过程
3、永远“在路上”
4、“生命在于折腾,活着是种修行”
5、幸福到底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