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中美洲河流的湿地里,生长着一种很奇异的香菇草。香菇草并不像其他河边草一样努力抢占着土地最肥沃、光照最好的地方-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中美洲河流的湿地里,生长着一种很奇异的香菇草。
香菇草并不像其他河边草一样努力抢占着土地最肥沃、光照最好的地方,而专门在一些养料非常稀少的乱石之下的泥土里生长,所以香菇草常常长得又矮又小。
每年汛期一到,迅速上涨的河水会将许多湿地里的草类冲走,而香菇草却总是安然无恙。原来,香菇草主动放弃了养料和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是为了将根系埋藏在很难被冲走的乱石之下。这样,在乱石下扎稳了根,又有石头保护的香菇草便成了最大的赢家。
香菇草放弃了看似舒适的生存环境,赢得的却是继续生存下去的机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  难度:偏易

答案


做一株冲不走的香菇草
十多年前,刚从学校毕业的她就尝到了找工作的苦头,所以对来之不易的工作特别在意,工作起来十分努力。那时候,正值青春年少的她,每天的生活却很枯燥,永远是单位和家之间的两点一线。学建筑的她不仅每天要对着一堆密密麻麻的图纸和工具书,而且还常常要顶着毒辣的太阳在建筑工地上和男同事们一起搜集第一手资料。
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还有不少朋友拉她一起出去玩儿。可渐渐地,大家发现她每天都在急匆匆地忙着各种各样的工作,好不容易闲下来,也立刻拿起书充起电来。于是,很多朋友也不再来打扰她了。本该充满音乐和欢笑的夜晚,她就在昏黄的灯光下,一刻不停地努力忙着工作和学习。她比谁都清楚,在这个男性占主导位置的行业里,如果不付出极大的努力,很容易就会被淘汰。所以,她几乎停止了一切娱乐活动,休息时间也尽量压缩到最少,把节省出来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就这样,同事们惊奇地看着这个全集团最努力的女孩儿迅速成长了起来。她先从最底层干起,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成了这个庞大集团里的高层人员。
不久之后,她所在的集团公司竞标到了一个庞大的工程,而她很快便成了这个工程的总工程师。当同行们知道这个大型工程的总工程师竟然是一个刚刚三十出头的年轻女孩儿时,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很快,她的周围就响起了一片质疑声,所有和她一起合作参与这个工程建设的同行都对她表达了强烈的质疑。将如此重要庞大的工程交给她这样一个年轻的总工程师,大家的确是放心不下。
她也不解释什么,就这样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了工作。大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这个庞大的工程每天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让人忙得一刻也停不下来。每天东奔西走的她感觉时间根本不够用,于是干脆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天生爱美的她决定在工程结束之前再也不在工地上穿裙子了,为了节省时间,她常年穿着行走更方便的裤子。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个工程上,甚至连穿着裙子行走时浪费的一丁点儿时间都舍不得!
随着工程进程的加快,问题出现得也越来越多,可大家的质疑声音却越来越少了。同行们被这个为了工作,连爱美天性都可以舍弃的年轻工程师感动了。大家也不再去讨论她能不能承担起这个工程,而是全力以赴地帮助她想方设法地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就这样,在随后的几年里,她和她的伙伴们几乎天天盯在工地上,一刻不敢停歇。整整3年,她都没有再穿过裙子,而她像从海绵中挤水一样挤出的时间和精力为她的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如今,人们正在为她和她的伙伴们建造的“水立方”体育馆而惊叹不已,她就是“水立方”的总工程师陈蕾。
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取得事业上的辉煌,往往是因为他们有发奋的决心,却没有长期不懈坚持奋斗的毅力。当我们天天为电视剧里冗长的剧情感动时,当我们习惯于参加一些可有可无的聚会时,当我们沉迷在游戏中消磨时光时,就不该抱怨命运的不公。因为成功者在我们沉浸于这些短暂的快乐时,每时每刻都在和事业上的困难和麻烦打交道。等到我们开始面对这些困难和麻烦时,他们则早已站在了成功的巅峰!
不放弃身边暂时的安逸和快乐,人就很难有所成就。做一株冲不走的香菇草,人生才能赢得最后的成功。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内涵是: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取得事业上的辉煌,往往是因为他们有发奋的决心,却没有长期不懈坚持奋斗的毅力。而成功者在我们沉浸于短暂的快乐时,每时每刻都在和事业上的困难和麻烦打交道。不放弃身边暂时的安逸和快乐,人就很难有所成就。做一株冲不走的香菇草,人生才能赢得最后的成功。参考立意:在逆境中腾飞;面对困难;成功的磨砺。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中美洲河..”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