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主导修建台湾第一条铁路的人叫刘铭传,他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主导修建台湾第一条铁路的人叫刘铭传,他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特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却暗中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要求:(1)认真体会材料含义,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得抄袭或套作。

题型:写作题  难度:偏易

答案


磨练自己
“暴风雨过后有最绮丽的彩虹,冷却的熔岩里有最耀眼的钻石, 尘封千年的坛子里有最香醇的美酒。”、“阳光总在风雨后……”   
玉不琢不美,人不磨不灵。磨练自己,在磨练中造就自己,在磨练中重塑自我,使人生的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人生到处多磨练,我们应做的不是在磨练中决定放弃,而是在磨练中学会自强。
这两天,我帮妈妈收拾旧报纸,无意中看到了一则新闻:11年前,河南一个农村家庭遭受重大变故:父亲突发间歇性精神病,饱受伤痛的母亲不辞而别,家中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和父亲病后捡到的遗弃女婴需要照顾。这个家庭的重担压在当时只有12岁的长子——洪战辉身上。   
故11年如一日,洪战辉一边读书一边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照看时常发病的父亲,抚养捡到的妹妹……这期间,他曾经动摇,也曾经想到逃避,但一种责任最终让他“只是默默地走,不愿放弃”。他开始打工,做小本生意,省吃俭用供整个家,还屡屡拒绝他人的捐款,坚持要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钱维持家庭……难道洪战辉这不叫自强不息吗?这就是在磨练中学会自强的好榜样。   
自强不息,乃幸运之母。若说人生是一部戏,那么,磨练就是这部戏的灵魂所在。磨练就是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学习中,工作中等等。对于一些经不起考验的人来说,缺少生活的磨练,遇到这些事只会束手无策,挫败不堪;反而对一个经常磨练自己,意志坚强的人来说,会从逆境中站起来,顺境中闯出去!   
“磨练自己,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磨练自己,需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磨练自己,对生活中的困境毫不畏惧。磨练自己,战胜自己的惰性与自私。”的确,哪怕是雄鹰也得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会显得矫健;那怕是大树也得经过日晒雨淋,人们的曾经践踏才会茁壮成长。试问当今世上,那位名人伟人没有经过磨练,没有经过困难,没有碰到过逆境?拿破仑曾经说过:自强像荣誉一样,是一个无滩的岛屿。   
磨练不仅是一个字词,还是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必经的路程,但在这一段路后谁还能继续走下去,就要看你那百分之一的幸运和百分之九十九的造化了。   
脑筋越磨练越灵活,心灵越磨练越透彻;四肢越磨练越发达,意志越磨练越坚毅。唯有经历磨练的人生才能过得充实,唯有经历磨练的青春,才会更加光彩照人。   
磨练,不会太轻易,也不会太痛苦。在磨练中决定放弃还是学会自强,看的还是自己。但你要记住:一次成功虽不代表永远成功,但好的开始毕竟是成功的一半;但相反,如果你承受不了打击,一次输给了自己,或许就永远的输给了自己。要知道:一帆风顺的人很难取得超常的成绩;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磨练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而自强不息,是这宝贵人生历程的见证。人生贵在磨练――谁,都要自强!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开头写出人物的成就,后面通过一个故事诠释其成功的原因,在故事中要抓住“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和“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这两个关键的句子,可以立意为: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麽伟大的事业。我们希望将来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主导修建台湾第一条铁路的人叫..”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