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高一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 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 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 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 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 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这是前韩国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一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 |
答案
把握当下 佛家劝人活在当下,即不沉溺于过去,不妄想未来,而是把握当下,活出精彩。这是十分有道理的,昨日已成为历史,明日尚不可知,只有抓紧现在才能获得成功,创造辉煌。 不沉溺于过去,更不妄想于未来,把握当下,才能创造自己的辉煌。沉溺于过去的失败便只会使人灰心丧气举步维艰,沉溺于过去的成功便只会让人骄傲自大裹足不前。而一味妄想未来,正如守株待兔的故事一般,为了白白获得兔子,愚蠢的农夫整天做白日梦,妄想天上掉馅饼,终究一事无成不但没等到兔子,连田地也荒废了。假使守株待兔的农人不妄想于未来,脚踏实地除草,种田或带着弓箭,猎犬,部署陷阱,那么也许他便大有收获。再美好的想法,不把握当下也一定会一事无成。 如果勾践沉溺于亡国之君的耻辱不能自拔,怎能灭吴称霸。有人说勾践灭吴,在于其隐忍不发。其实,他的成功更在于每日的卧薪尝胆,每日的奇谋妙计,紧紧抓住当下的招兵买马,不断发展壮大,增强自己,削弱敌人终究成就大业。而吴王夫差则恰恰相反,抓住勾践使其成为阶下囚,便妄想未来能够一劳永逸,不加防备,不思进取,一步一步走向灭亡。 把握当下,如愚公一般,每日不计较过去搬走了多少堆土,不计算未来还有多少堆土待搬。只是脚踏实地,只要有力气便移一堆土,那么王屋、太行两座大山也终究会被移走。 我们青年人也是如此。与其抱怨自己过去如何懈怠,与其幻想奇迹发生,与其沉溺于上次考试的失利,与其止步不前,不如把握当下奋力一搏,每天都有新进展,每天都有新面貌,每天都变得更自信,更完美。只有那样做才能活得精神,活得无悔。 把握当下不是目光短浅,而是脚踏实地,把握当下不是忘记伤痛,而是努力进步。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但没有日日夜夜的努力建造不过是一堆废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兢兢业业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骐骥不跃,不过是在原地停滞。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把握今天,就是把握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无数的事例与格言都告诉我们把握当下的关键性。爱因斯坦曾说过:“过去可以有历史可循,未来可由逻辑推理与运算预测。唯有这当下是在时刻运转不息,无法参透的。”把握当下,活在当下,活出精彩。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这则材料并非要求只能写“母亲”,最后一句是关键的提示,要求考生反观自己的现实生活,抓住材料中的“等”,品读“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由敬老孝亲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启发自己对当下现实的关注、感悟和思考,进而解决问题。 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一、“以后”无法弥补曾经的遗憾与过错 二、抓住机遇、注重现实的努力争取 三、要珍惜今天,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可写对已逝的亲人的亏欠、愧疚之情(含对亲朋做下的、许下的、难以救赎践行的事或诺言); 五、可写对人生经验方面的如抓住机遇、注重现实等的体会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