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如下数表是由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组成,观察规律并完成各题的解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1)表-七年级数学

题文

(9分)如下数表是由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组成,观察规律并完成各题的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1)表中第8行的最后一个数是______________,它是自然数_____________的平方,第8行共有____________个数;
(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第n行的第一个数是______________,最后一个数是
________________,第n行共有_______________个数;
(3)求第50行各数之和.

题型:解答题  难度:偏易

答案

(1)64,8,15;-------------------3分
(2);-------------------------6分
(3).-------------------9分


分析:
(1)先从给的数中得出每行最后一个数是该行数的平方,即可求出第8行的最后一个数,再根据每行数的个数为1,3,5,…的奇数列,即可求出第8行共有的个数;
(2)根据第n行最后一数为n2,得出第一个数为n2-2n+2,根据每行数的个数为1,3,5,…的奇数列,即可得出答案;
(3)通过(2)得出的第n行的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以及第n行共有的个数,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1)从给的数中可得,每行最后一个数是该行数的平方,
则第8行的最后一个数是82=64,每行数的个数为1,3,5,…的奇数列,
第8行共有8×2-1=15个数;
故答案为:64,8,15;
(2)由(1)知第n行的最后一数为n2
则第一个数为:(n-1)2+1=n2-2n+2,
第n行共有2n-1个数;
故答案为:(n-1)2+1,n2,2n-1;
(3)因为第n行的第一个数是(n-1)2+1,最后一个数是n2,共有(2n-1)个数,
所以第n行各数之和是[(n-1)2+1+n2]/2×(2n-1),
则第50行各数之和是[(50-1)2+1+502]/2×(2×50-1)=242649。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类,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9分)如下数表是由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组成,观察规律并完成各题..”主要考查你对  有理数定义及分类,正数与负数,数轴,相反数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有理数定义及分类正数与负数数轴相反数

考点名称:有理数定义及分类

  • 有理数的定义: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一切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的形式。

  • 有理数的分类:
    (1)按有理数的定义:
                                  正整数 
                     整数{     零 
                                  负整数
    有理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2)按有理数的性质分类: 
                               正整数  
                   正数{ 
                               正分数
    有理数{  零
                               负整数 
                   负数{
                               负分数

考点名称:正数与负数

  • 正数:
    就是大于0的(实数)
    负数
    就是小于0的(实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非负数:正数与零的统称。
    非正数:负数与零的统称。

  • 正负数的认识:
    1.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
    例如:-a一定是负数吗?
    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的数。
    若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
    当a表示0时,-a就是在0的前面加一个负号,仍是0,0不分正负;
    当a表示负数时,-a就不是负数了,它是一个正数。

    2.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为有理数,奇数和偶数的外延也由自然数扩大为整数,整数也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如…-6,-4,-2,0,2,4,6…,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如…-5,-4,-2,1,3,5…

    3.数细分有五类: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
    但研究问题时,通常把有理数分为三类:正数、0、负数,进行讨论。

    4.通常把正数和0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0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0称为非负整数;
    负整数和0统称为非正整数。

考点名称:数轴

  • 数轴定义:
    规定了唯一的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具有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数轴是直线,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因此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每一个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表示正数的点在数轴原点的右边,表示负数的点在数轴原点的左边,原点表示数0。
    1.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不一定都是有理数,还可能是无理数,但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2.表示正数的点都在原点右边,表示负数的点都在原点左边。
    3.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因此,可借助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 数轴的画法
    1.画一条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直线);
    2.在直线上根据需要选取一点为原点(在原点下面标上“0”);
    3.确定正方向(一般规定向右为正,并用箭头表示出来);
    4.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
    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1,-2,-3,…。

  • 数轴的应用范畴:
    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如2的相反—2)
    在数轴上离开原点的距离就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它的正数,0的绝对值是0。

考点名称:相反数

  • 相反数的定义:
    像2和-2,5和-5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如果两个数的和为零,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这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

  • 相反数的特性:
    1、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 反之,若a+b=0,则a,b互为相反数;
    2、在数轴上,互为相反数(0除外)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旁,并且关于原点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