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一次数学测验中解答的填空题如下:(1)当m取1时,一次函数y=(m-2)x+3的图象增减性是y随x的增大而【增大】.(2)等腰梯形ABCD,上底AD=2,下底BC=8,∠B=45°,则腰长AB=【32】.(-数学

首页 > 考试 > 数学 > 初中数学 > 一次函数的定义/2019-03-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小明在一次数学测验中解答的填空题如下:
(1)当m取1时,一次函数y=(m-2)x+3的图象增减性是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等腰梯形ABCD,上底AD=2,下底BC=8,∠B=45°,则腰长AB=【3

2
】.
(3)菱形的边长为6cm,一组相邻角的比为1:2,则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cm】和6

3
cm.
(4)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900°,则这个多边形是【五】边形.
由上【】括号内所填答案正确的个数是______个.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档

答案

(1)当m-1时,m-2=-1<0,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错误;
(2)、(3)正确;
(4)所求多边形边数为n,
则(n-2)?180°=900°,
解得n=7,
故错误.
∴小明填空题填对了个数是2个.
故答案为,2.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小明在一次数学测验中解答的填空题如下:(1)当m取1时,一次函数y=..”主要考查你对  一次函数的定义,菱形,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一次函数的定义菱形,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

考点名称:一次函数的定义

  • 一次函数的定义:
    在某一个变化过程中,设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可以写成y=kx+b(k、b为常数,k≠0),那么我们就说y是x的一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①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但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
    ②一般情况下,一次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全体实数;
    ③如果一个函数是一次函数,则含有自变量x的式子是一次的,系数k不等于0,而b可以为任意实数。

  • 一次函数基本性质:
    1.在正比例函数时,x与y的商一定(x≠0)。在反比例函数时,x与y的积一定。
    在y=kx+b(k,b为常数,k≠0)中,当x增大m时,函数值y则增大km,反之,当x减少m时,函数值y则减少km。

    2.当x=0时,b为一次函数图像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该点的坐标为(0,b)。

    3.当b=0时,一次函数变为正比例函数。当然正比例函数为特殊的一次函数。

    4.在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
    当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也相同时,则这两个一次函数的图像重合;
    当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不相同时,则这两个一次函数的图像平行;
    当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不相同时,则这两个一次函数的图像相交;
    当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相同时,则这两个一次函数图像交于y轴上的同一点(0,b);
    当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互为负倒数时,则这两个一次函数图像互相垂直。

    5.两个一次函数(y1=k1x+b1,y2=k2x+b2)相乘时(k≠0),得到的的新函数为二次函数,
    该函数的对称轴为-(k2b1+k1b2)/(2k1k2);
    当k1,k2正负相同时,二次函数开口向上;
    当k1,k2正负相反时,二次函数开口向下。
    二次函数与y轴交点为(0,b2b1)。

    6.两个一次函数(y1=ax+b,y2=cx+d)之比,得到的新函数y3=(ax+b)/(cx+d)为反比例函数,渐近线为x=-b/a,y=c/a。

  • 一次函数的判定:
    ①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一次函数,就是判断它是否能化成y=kx+b的形式;
    ②当k≠0,b=0时,这个函数即是k≠0一次函数,k≠0又是正比例函数;
    ③当k=0,b≠0时,这个函数不是一次函数;
    ④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关于x的一次二项式,它可以转化为含x、y的二元一次方程。

考点名称:菱形,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

  • 菱形的定义:
    在一个平面内,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菱形的性质:
    ①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③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④菱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称轴分别是其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其重心,即两对角线的交点);
    ⑤在有一个角是60°角的菱形中,较短的对角线等于边长,较长的对角线是较短的对角线的根号3倍。

  • 菱形的判定:
    在同一平面内,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它是平行四边形,而且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菱形的面积:S菱形=底边长×高=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考点名称: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

  • 在平面内,由若干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对角线:在多边形中,连接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
    如图示:

    多边形的内角和: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多边形的外角和:
    在多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取多边形的一个外角,它们的和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和。
    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与边数无关) (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

  • 多边形外角和列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