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的悲哀

首页 > 美文 > 经典文章/2019-0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很不想在空间里讨论不愉快的事实,害怕被误认为是愤青。可惜总没有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良好心态,认为阳光明媚万事大吉,或是低头过过自己幸福小日子的情调。马克思说社会遵从的是矛盾上升的规律,冲突论也说社会前进是冲突的结果,可惜我们这群社会规律下的小蚂蚁,矛盾与冲突对你我来说代价似乎大了点。 80后出生的人,有几个不郁闷呢?社会转型,父母下岗,就业压力,住房商品化,医疗市场化,从就业到去世,恐怕背的仅仅是三座大山。可是我认为对我们冲击最大的是美国社会学家莫顿提出的“目标—手段”的错位。说简单一点,社会的规则变了,所以误导了我们,而且可能还会继续误导甚至蒙蔽我们。     什么叫做“目标—手段”失衡呢?社会文化给我们塑造的目标是成功,所谓成功在现在看来可能就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标准,什么又是手段呢?就是社会可以提供给你的达到社会文化塑造的这个目标的路径。我想了很久,我们的社会目标可能是几千年来都没变过,可惜,中国社会为我们提供的达到目标的路径呢?尤其是为下层人民提供的路径是什么呢?只有那么一句:“知识改变命运”。记得我小时候有一些绘画的天赋,可惜被泯灭在长辈 “不务正业” 的骂声之中,我想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化唯一提供给人们的路径吧:“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山沟里可以飞出金凤凰,父老乡亲就是砸锅卖铁也甘愿做他人平步青云的垫脚石;所以,大学生曾经被称作“天之骄子”,因为大学就是出幽谷上乔木的道路。         然而如今呢?中国社会转型了,经济结构不合理了,价值观念变迁了,金融风暴来袭了,大学生可以失业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就业压力,大学生比股市跳水还快的贬值,令人寒心的恐怕不只是家长教育投资的亏本,更是这一条通向社会目标路径的堵塞。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公招,其实谁不明白只是换了一个方式的世袭呢?早在上个世纪就被社会学者批驳妨碍社会公平与进步的世袭制,可以在现在的中国换个谓之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形的式又粉墨登场。在提供给下层人民的获得社会目标的道路——读书,逐渐堵塞的现在,我实在想不到,还能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往社会上层流动,实现我们心目中的社会目标。莫顿说,目标—手段的失调,会导致失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违规违法,虽然中国现在的违规违法已经够令人瞠目结舌了,不知将来的情景如何?虽然我并非走投无路,但无论作为教师还是作为一个受中国教育近20年的学生,我非常自豪但同时也为自己和很多人悲哀。         记得我的上一篇日志转帖的是朱镕基总理,非常睿智而正直令人佩服的领导人。60年阅兵仪式上,他老人家风采依旧,甚至在我看来更胜当年,因为那一抹领带的黑色,的确令人深思。
上一篇:想要的幸福     下一篇:回忆与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