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英雄论

首页 > 美文 > 经典文章/2019-0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成者王侯败者寇,这似乎是一个共识,几千年来大家都这么看。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以成败论英雄呢?我想不外乎下面三个原因:

 

其一,绝大多数人渴望自己成功,自己不成时,转而欣赏别人的成功,所以对于成功者往往不吝赞美。至于成功者是从白道还是黑道攀爬上成功峰巅的,一般人不仅不会去关心,甚至还会有意无意的对所谓的成功之路加以美化、神化。“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因而成为到处传诵的名言。

 

其二,成功者掌握了权力,可以肆意开动国家机器强迫别人欢呼他的胜利。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谁要不听话,别怪我无情。历朝历代,那些杀戮异己、戕害失败者的故事诠释的正是这个道理。在慈禧太后发动肮脏的宫廷政变、囚禁锐意维新的光绪皇帝、废除本可挽救清朝危亡的新法、杀害“戊戌六君子”之后,各地官员(包括曾经支持变法的)肉麻的称颂太后圣明,表态坚决拥护慈禧决定,一致谴责维新派,这就是成功者导演的一幕历史丑剧。

 

第三,历史是由成功者书写的,舆论控制在成功者手中,歌颂成功者,谴责失败者,只能是一种必然。一方面的轰轰烈烈掩盖的是另一方面的万马齐喑。一边倒的舆论攻势不仅给一些成功者龌龊的过往披上了绚丽的遮羞布,还将加诸失败者身上的种种“罪名”坐得严严实实。谁控制了舆论,谁就控制了大多数人的头脑。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袁崇焕含冤而死,老百姓居然生啖其肉,这就是舆论控制在成功者手中的结果。

 

然而,当我徜徉在那些泛黄的史册里,与那些所谓的成王败寇不期而遇上之后,我对以成败论英雄的思维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某一个瞬间,成者王侯败者寇,确乎无可辩驳。但是放到更悠远的历史长河来审视,这个说法就大可置疑,我看到了更多的“败者王侯成者寇”,许许多多一时的胜利者(成功者)却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数不胜数的“失败者”反而成了流芳百世、光照千秋的英雄。历史可谓无情!

 

勇敢变法的商鞅被秦惠王车裂了,胜利了的秦惠王留下的是残暴杀害贤臣的恶名,而商鞅的法治思想不仅没有随着他的死去而湮没,反而深远的影响了后世。忠君爱国、功高盖世的岳飞被赵构、秦桧联手谋害。千年以来,屈死风波亭的失败者岳飞享受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膜拜,成了伟大的民族英雄。而靠阴谋获胜的赵构,其奸诈残忍深深地镌刻在了草根们喜欢的稗官野史上;“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那个曾经春风得意风光无限的秦相爷到底没能经得起“春秋”的检验,永远跪在了岳飞的墓旁。戊戌变法失败了,可那个“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用鲜血唤醒了同胞,于是有了后面的辛亥革命,而祸国殃民、心狠手辣、屈杀忠良的慈禧注定要留下千古骂名。

 

还是莫以成败论英雄吧。臧克家如是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倒下了,他还巍然屹立在人民心中;有的人高高在上,他却被人民踩在了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