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诗人的存在与厌倦

首页 > 美文 > 经典文章/2019-0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诸多世事里厌倦于世界;又在一个单薄的世界存在于世。也许这正是一个诗人的现实状况!诗人固有的存在,在各种纠结里,潜移默化,潜然而行,风声,是他听到的唯一,这风声,却往往不被另外的人所感到。

 

我在写作以外见识着一个必须见识的世界。感受着种种真相。被这个时代的天气笼罩。我的微小,被时代赋予了一个极其恰当的象征;我的身体的行为,不得不被一个更大的“存在”所“权衡”。

 

一个人无需老想着“今天把谁得罪了明天又得罪了谁”这些鸟事儿;如果这样他还有心写好诗吗?绝对不能——因为给分心了,因为太过不自信了,因为实在是小心“谨慎”了。。。诗人,在诗的写作里老想当个什么“好人”,老想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实际上,他不会再是诗人了!

 

说到“中间写作”,看来这是一个词。肯定这是一种“在场”,一种在的诗和诗人,其实是一种良好德行。但人云也云的“在场”,并非我的在场;也往往不是中间写作者!我所说的中间,远不是“中间派”;远非左右摇摆的忽悠性“写作”;而是业已存在并正在发生的写作本身!这里,我极其厌倦于“文化”一词。即使诗是最文化的,也不能无端、刻意地去造“文化诗”。

 

在黑暗里,提醒自己,更清醒地敲打自身。但又不能把诗写成一个颓废主义者;也无法将诗写完全推到垃圾主义的粪坑。。。我的厌倦不多,我只是在清醒中去乐观或者悲苦,只是在一个“榨汁的”时代,把黄豆交给世界,我的世界。

 

应该明白:棘手的问题——的确来自“语言的困境”。它被提及,它必须被正视。面对并直视这个语言“带来的”“困境”,我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对待。吃什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吃掉我们要吃的一切。有一种好处是,它,会使我经常对语言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想象!语言,的确,应该为第一位置;其他问题早就解决或者已经存在于内心之内。而语言,在写作之前,是不在的,是没有的;语言,它是写作——进入或到达以后,才可能开始的一个新鲜的命运之旅。

 

——在语言真的到来之前,拥有的仅仅是词,语法,汉字,标点符号,以及被人类共同标榜或赖以生存的文化系数,背景,事物的成长,等等。语言,没有为我们天造地设,没有为写作者提前备好;语言,它不会是现成的,不可能成为固有的事物,召之即来。。。我在当下的存在里,但是,我应该怎样存在下去。。。“我”,往往在更多“问题”的裹挟之中。

 

一个关于语言的困境,承认着这个“在”,然后瓦解它的城堡;或者面对它的困惑,而沉着思考。内心应该拥有一个自己所必须拥有的——关于“语言困境”的问题;这是一件荣幸的事!只有感到了自己还有一个必须面临的语言困境的存在,也许才可以拥有前进的可能!

 

“只身在外”的感觉是不行的,是庸常的艺术作为。那是个与“困境”关系不大的外感,一种浅薄的感觉而已。个人应该拥有一个——自身的理性,让这个“理性”,去战胜自己的那一点儿朦胧的浅感觉!那个谁都可以加以“发挥”的外在词般的——感觉——它是外在的一个火花儿,一个经不起考验的、消纵即逝的东西。而我的语言问题,是进一步到达的结构问题,是怎样结构的问题,是如何创造的问题。。。也许,在萨特的“苍蝇”里,我会看到更多苍蝇;但是,语言的结构,无疑是一头正待喂养的牛;也许是五头牛;应该一头一头来喂养。

 

 

 

厌倦于更多的关于“花边”“桃色”的扯淡。厌倦于那扯住所谓的诗歌皮毛不放的手!而我认为的诗从不是轻易光临。只有一些少量句子;还远远没有构成一种生命的全部结构。一些语言的的“闯入”如此不经意就来了;但我在向它们敬礼并善待他们时会想得更多——如果那些句子,可以更多地——在结构的——完成上——完成,该更好?!
 

“语言的困境”,不是很易就被抓住。甚至往往在还没有发现它的存在性时就“开始写”了——那么,诗,就有了更多不存在性地——在表面的汉字里——“任意”起来。要小心提放这种轻易的“挥洒的可能”和空间的“来临”。

 

。。。河南以北,在横竖不到一百公里的“诗意”里,我经常被时间平放在原处,处身于庄稼的下身以及城市的噪杂里。我是一个不被觉察的存在者。我的寻找,也像一种发现,创造更像一种困难。。。这片古老的土地,它的石油,在磕头虫上下的穿插里,悄然流走。本地人得到了多少好处和实惠?我不得而知。按说我应该知道得一清二楚,即使从那些乡下的亲戚里,我也应该得知一二。但是。现在我还是这样认为“我不知道”——就像诗意本身!

 

“不知道”。这好像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它总是无形地缭绕在我的思维空间。我只是看到了一种表面的蒸蒸日上——在那里,被一些车队的滚滚红尘淹没;以及那些轰鸣的车笛声。。。这是我认识的河南以北的第一印象,时间横竖过去了三十多年,还是老样子。。。

 

所谓的土地越来越少。村落还是那个村落,人名还是那个人名;地理还是那个地理;天然气在燃烧,但守着这块地方的人类,却不能无偿使用一点点;原因在于:“那是国家的”。一个市民和一个村民并没有质的区别。正如一个乡村和一座城市一样,谁也别想沾一点便宜。一个夏天我看望了远在乡下的外祖父;我看见一个大气包躺在他的院子里,他说,“这是偷着弄的气”。对,气,是国家的。。。

 

个人的王!我同意:我是个人的王。统领一个世界。自身王国的王者,一个个人的国度,必须由个人来指挥自己的意志!在一个颇临或者已经看见的崖口,一个西风凋碧树下的城垛,我看见自己正在这里抽烟、思考、想象今世与来生。。。一个自身的国度早已形成并拥有,但这只是自信心的有力表达;似乎还不够;虽然我并没有因此而怯懦。难道不是吗?是!但,还不够!诗意,是一个解决不完的问题!

 

千万军马集于眼下。传令兵站在我的右手与左侧。这可能是激动人心的一刻;远处的森林,那些同样站着的——兵士,更像另一支部队排阵,等待号令。。。事实上,我已经涉过河流,到达另一个地方;那里,我为另一种水感奋不已,我知道,我还会厚积薄发。可那些军队,往往形同虚设。。。

 

思考应该大于感觉——!历史就是历史!做个人的王!

 

懵懵懂懂的人,会乐于——在搁不下的传统文化观念里,继续自己的美梦。他们——在政治以外的鸳鸯蝴蝶上自慰,并不注重于当下性。这类卿卿我我,在自命不凡的桃花下,自制桃花的甜液果儿,然后,像咽自己的口水那样吃自己的唾液。这小家子,被小辈们承传,莫不甘当石榴裙下的浪漫者,往往自命不凡。对于安乐的醉生梦死者而言,这嚷嚷上升的诗歌气体,如同没劲儿的烟卷烟雾,吐出来就化为消失。

 

我所说的当下性,并不是一个宽泛而不着边际的世界;而是一个十足的语言中的,必须被语言呈现的良知具体。是思考大于、多于过多的在线泛滥的少量的有硬度的灵魂本身的“结局”。我是说,必须在慢下来的过程中,让思考的世界高于轻飘的花花世界。如果放任自己的滥情,如果一任滥情把良知的灵魂继续下压,如果这麻木的肉体继续流放在麻木之中,同样,世界会增多一份儿乌烟瘴气。

 

安逸生活的度过,使幸福的人幸福得了不得;在这种平安无事的自我消费里,艺术身体的重量越来越轻,固然称盘子给出了一个不轻的纯肉砝码,实际上精神的等级在下降。原因是简单的,在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度量”里,兼而得之,是一种永动机式的不能。

 

只有思考,可以将自己的灵魂从虚化的时间拽过来。思考大于盲目的“感觉多现”。在一部大诗里,我看到有人又一次光顾了它!那是不是诗意的“作用”?那个存在——那个已经成为历史的东西——它——会让我提起精神,面对当下所厌倦的一切!


 


 

上一篇:花园的堕落     下一篇:一个诗人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