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海归”部长的心灵对话!(4)

首页 > 美文 > 经典文章/2019-0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黑匣子---来自“咨询组”专家的困惑要求
 
发生在一所大学内的许多逸闻轶事,是构成这所大学文化历史和口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同样也适用于我国科技界,即通过对许多典型事例的细致观察和剖析,可深切认识和了解何以在某一时期我国科技界会产生如此众多问题的根源。
在与“海归”部长的对话中,虽以事实为依据,坦率指出了“863”和“973”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毛病和问题, 但部长先生并不以为然,听不进去,而按他的“三人”原理和方法,只愿意听某领域“三个人”的意见,便能确定其指南和方向。因此,这“三个人”的作用就变得至关重要,如果不去影响和不与这三个人发生关系,一般来说,要获得科技部资助的胜算机会将十分渺茫。
在“973”体制中,最有可能和有机会对这“三个人”施加影响和作用的是“咨询组”成员,在每年项目启动的早期和整个过程中,都能接触和猜摩到“这三人”的心思和意图,并获得各种不为外人所知的敏感信息,从而直接和间接对项目的申请和评审过程施加各种影响,是一连串“黑匣子”中的重要一环。
我与遥远C地的K君仅在他进入“咨询组”之前的某次会议上有过一面之交,由于研究背景和课题兴趣的不同,再加上地理因素,彼此间从未发生过任何研究合作关系。在那一年的“973”项目申请过程中,或不知从哪里打听到本人正在组织某一课题的申请,已成为“咨询组”成员的他很意外写来一信:
 
――――――――――――
 
“陈先生,您好!
 
 久未问候,望谅。
现在正在申报“973”课题,您有什么打算。我很希望能安排教师能在您领导下接受一个子课题。您如年慨允,不胜感激!
本人因进入“咨询组”,不能承担或参与973课题,故而愿意安排教师能在您领导下开展科研工作。
希望能得到您的回答。谢谢!
敬礼!
 
xxxx, 自xxxx(单位)
 
――――――――――――
 
他很客气,说是“久未问候”,其实从未“问候”过本人,这是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是借“问候”要给他课题组安排一个子课题,一起参与“973”项目的研究,其出发点无疑有其合理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生了困难。因不宜透露K君的身份和意图,便很难向参与本项目的其它课题组成员解释清楚,为什么要将并无研究相关性的C地课题组加入本项目。这触到了笔者的软肋,其实,双方心里都明白,就其担任“咨询组”专家的功能和信中的暗示,如不采纳K君的意见,那是一点成功的希望也不会有的。
于是,费了很大劲和很多时间,经多次修改,终于将他课题组的老师揉进了不同的子课题,却始终未能反馈得知K君对如此辛苦安排的满意度为多少。
 送上去的项目通过了小同行初评,进入中评答辩阶段,却很惊讶发现K君竟也坐在那里,还是这次答辩专家组成员,彼此都只能装作互不相识的样子,他也不痛不痒问了几个问题,自以为有出线的希望,却是煮得半熟的鸭子飞了,依然未能出线,自然还包括了更高一层部长的课题组也夹在某项目内要被照顾的优先需求,把其它项目都给挤走了。
 下一年,未被实施的这一方向的指南莫名消失了,只能被迫尝试在其它领域的某方向(再次上当)组织课题。谁知在刻意消去指南的原方向上(可避开一大堆竞争对手),另一单位的课题组却能活动到“这三人”头上,伺机立项并一次就能高效率申请成功。一般的情况是,当前次申请失利后,如无事前联系,K君将很难确知他的课题组是否会被再次包含在下次本项目的申请书中,这极具撞车风险。不过这次他测算得很准,已很有把握不必再来“问候”本人,而是在无指南方向上策划“问候”到了另一课题组,并从中拿到了一个完整的子课题。
按“973”原理,在某一方向被安排课题后,一般在相当时期内,如至少在三五年内,将不会在该方向考虑安排类似的课题和项目。因此,“这三人”、K君、以及那课题组采用如此手法“窃”走该课题项目后(“窃书不算偷”,在中国科技界,“窃”项目也不算“偷”?),便意味着其它单位的课题组过去的一切努力,即便是更富有创新意义和价值,都已付诸东流,今后不会在这一方向有任何立项资助的机会,仅指望那些获得此项目资助的课题组,包括K君,能珍惜这种机会,做出一些好成绩来。几年过去了,可追踪那些科学家的前沿研究成果究竟在哪里?一切的一切,最终可看到这个项目被彻底废了,是半点解决科学问题和支撑我国科技进步的作用都没有。这是很糟糕的一群人,能够破坏自己建立并承诺遵守的所有规则而不受任何约束和惩罚,其源头的毛病就出在科技部的“973”体制和那“三个人”身上,已无任何科技工作者的良知、诚意和信誉可言。
在其后的某次会议上,又碰见K君,都心照不宣,难为情呵!也算是有个交代,他扔过来一句话:“老陈,到处都是黑匣子”,我禁不住木讷地在想,您不也就是其中的那个黑匣子么!却也理解他的无奈和解释,处于他的位置和环境,是看到了还有其他“大鳄”所布设更多黑匣子陷阱的阴暗面。
这就是部长先生在谈话中所说不想听五十人,而是只愿意听那“三人”意见的必然后果。显然,与受五十人的制约相比,控制“三个人”要容易得多,但另一方面则更容易让“这三人”通过各种迷宫般的隐蔽方式将自己单位或相关课题组的利益活动到各类项目中去。在这里,与“这三人”及其复杂人际网所真正追求的各种特殊利益相比,所谓国家利益、关键科学问题和目标等等,都是遮人耳目,已丢于脑后,被降至更为从属的地位,都不是最主要的。其实,在“973”项目的二、三审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外行专家,根本听不懂或看不懂某一项目建议书的内容,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作为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遴选过程,其投票表决的科学依据究竟体现在哪里?结果,不能不说许多项目和宝贵科技资源都投错了地方,投错了人,却是一茬又一茬都落到了与“这三人”密切相关的课题组口袋里。
王鸿飞教授敏锐地察觉到“863”、“973”项目中的“三柱香”问题,碍于我国学术界的不良生态环境,只能以讲历史故事的隐晦曲折方式警示学界同仁,而在与部长先生的对话中,可获得最清晰的印证。毋庸讳言,部长先生的“三人原理”及其源头腐蚀作用对我国科技界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