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月娥:所谓幸运,就是适时放弃,大胆选择!

首页 > 美文 > 情感美文/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作者:章月娥

  在成功心理学看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长项或优势。成功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有近400种优势,优势本身的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短项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则是敢于放弃短项,将你的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转向你的优势,这样你就会容易成功。

  湖南电视台曾邀请一位热爱写作的农民和观众见面,讲述他勤奋写作的故事。农民称迄今为止,已经写作了三十余年,手稿装了几麻袋。但是在这三十余年里,他虽然如此勤奋写作、不断投稿,最终发表的寥寥,说着说着不禁掉下眼泪来。主持人问他今后有何打算?农民擦干眼泪,铿锵有力地说:“将更加勤奋地写作!”

  如果这位先生明智的话,其实应该停止写作而转向他比较擅长的方面。因为写作对有些人来说是与勤奋无关的,就像搞体育运动对一些人来说与勤奋无关一样,这需要一定的天赋。

  陈忠实生活在农村,别人干农活时,他在写作,妻子怨他:“没啥用,挣不了钱。”为了写一本“死后用来垫棺做枕的书”,陈忠实豁出去了,他和妻子约定,先写书,如不成,便去养鸡。《白鹿原》完稿不久,当他收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的来信时,激動地倒在椅子上,半天说不出话来。妻子以为他病了,吓得满屋子乱转。片刻,他坐起来,大声说了四个字:“不养鸡了!”

  陈忠实是幸运的,因为他最终成功了,中国文坛也是幸运的,少了一个养鸡的,多了一名大作家。陈忠实成名之后,很多文学青年来求教。一个来自农村的青年拿着书稿来求教,陈忠实看了之后,觉得很一般,但是出于礼貌,还是鼓励了几句,没想到这位青年两眼放光,激动地表示一定要继续追寻文学梦想,至死无憾。陈忠实当时就觉得不好,后来果不其然,那名青年一心只想着文学,生活无着,过得极为窘迫。陈忠实听说后,十分感慨,连连说自己害了年轻人。

  其实,这不是陈忠实的错,而是年轻人错误地将人生的所有希望寄托在当做家上,而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和转弯。陈忠实其实是做了两手准备的,写书不成就去养鸡,至少可以养家糊口,不至于生活无着。“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都有梦想,但是很多时候梦想之所以是梦想,是因为它离你还有一段距离,不是那伸手就可以摘到的桃子。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梦想也不是。在追寻梦想之前,想一想,有没有生存的一技之长,有没有养家糊口的本事,若连这些都不具备,那么所有美丽的梦想都是虚幻的空中楼阁。

  同样是农民,张文举从小也树立了当作家的梦想。为此,他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着。他坚持每天写500字,一篇文章完成后,满怀希望地投给报刊。可是,多年努力,他从没有只字片言变成铅字,甚至连一封退稿信也没有收到过。29岁那年,他总算等到了一封退稿信。那是一位他多年来一直坚持投稿的刊物的总编寄来的,总编写道:“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也显得相对苍白。但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很多人都知道,张文举现在是有名的硬笔书法家。记者们采访他,提得最多的问题是:“您认为一个人走向成功,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张文举答:“一个人能否成功,理想很重要,勇气很重要,毅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生路上要懂得舍弃,更要懂得转弯!”

  善于放弃的人,是聪明人,而懂得转弯,更是明智的人,也是最有可能实现成功的人。我们看到,不少的文学爱好者都犯了同一个错误:不会适时地转弯。更多时候,我们确实会被一些盲目的兴趣所迷惑,以为梦想一定可以成真。其实,要在某些领域上取得认同,并不仅仅单靠一味的勤奋就行的,关键是有自知之明:是否适合自己?

  适时放弃,会让人更加清醒地审视自身内在的潜力和外界的因素,会让疲惫的身心得到调整,成为一个快乐明智的人。盲目的坚持不如理智的放弃,苦苦地挽留夕阳的人是傻子,久久地感伤春光的人是蠢蛋。什么也舍不得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加珍贵的东西。适时给自己一个转身的机会,才有可能获得新的机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