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凋谢的激情火花
又是一年芳草绿。然而激情洋溢的刘鸣(原名刘殿福)却再也不能用他那曾写下无数华美文章和诗词的笔来讴歌眼前这生机盎然的明媚春天了,在2004年的3月下旬的一天他走过了47个春秋,为自己的生命划上了句号。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黑色的日子:早上我刚刚走进办公室,手机骤然响起,我接起来一听,是个陌生的男孩声音:“你是赵叔叔吗?我父亲刘鸣已于今天凌晨去世!”然后是一阵悲痛的呜咽。听到这骤然降临的噩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啊!那样一个对生活无限热爱,心中充满着对事业和艺术无限追求的人怎么就会猝然离去哪?,我立即将此讯告知好友熊勋、张文超。中午一同来到刘鸣之子刘正夫读书的学校,为其筹集了购买赴深圳的飞机票款。送走刘鸣的儿子,在乘坐公共汽车回来的路上,我回想着刚刚发生的一切,无尽的往事浮现在眼前……
我与刘鸣相识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初,那时我们同窗就读于方正林业局第一中学,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使我们结下了真挚的友谊。
忘不了走五七道路,备战备荒的情景。七十年代初,为了加强战备,我们经常在下午放学以后去镇东面的山上挖防空洞。由于砌筑防空洞的红砖不足,我与刘鸣等几个同学便在距校园不远处的一片树林里动手修建了一座小砖窑。然后就地取材,掘土脱坯,晾干后码在窑里进行烧制,并且昼夜看护。适值深秋,白天还好说,一到夜间,料峭的寒风吹在身上令人瑟瑟打抖,苦不堪言,我们只好依偎在窑洞门前的土坑里,互相取暖,仰望着天心那轮不时穿过云幔的明月,想到能为国家安宁做点贡献,心里洋溢着骄傲和自豪,困倦和寒冷全然忘却。也许是过多的经历了时代的风雨,那份同窗情倍加真诚炽热,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恒久地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忘不了一同在广阔天地锻练成长的火热生活。永远值得铭记的1974年7月,几辆车厢贴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彩色标语的解放牌汽车,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载着高中毕业的我们来到林业局所属的一个知青点“沙河子经营所”接受再教育。从此开始走向社会的大舞台。就在这块曾留下抗联英烈脚印黑土地上,火盆般的烈日晒黑了我们稚嫩的脊梁;摇铃的大豆和应着我们战天斗地的豪迈歌声;火红的青春在林海雪原风涛雪浪中锻打磨练;豪迈的激情在集材拖拉机的马达声中澎湃燃烧。那年冬天,由于所在的经营所担负着3000立米木材生产任务,所以天还未落雪,我们便开进距经营所20余里的一处深山老林安营扎寨,开始了艰苦而紧张的新生活。按照分工我和刘鸣等3个同学担负着知青2排木材生产的第一道工序,那就是每天手握钢锯伐木,在工棚里又住在一个铺位,可谓朝夕相处。清晨,寒星尚在树梢眨着眼睛,我们匆匆吃过早饭,便迎着凛冽的寒风走向工作的山场;中午,我们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啃食着冰冷的窝头,一边憧憬着绚丽的理想;傍晚,我们带着疲惫走回炉火熊熊的工棚,炉台上的一盏油灯陪伴我们进入香甜的梦境…… 筋骨,在艰苦的劳作中强健;友情,在火热的生活中深挚。还记得个风雪交加午夜,临铺的一位学友痛苦的呻吟声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过去一看,这位学友腹痛如刀绞,豆大的汗珠如雨洒落。看到学友痛苦不堪的样子,我们焦急万分。为避免发生意外,我与刘鸣商议,决定用自行车驮着他去场部就诊。夜,伸手不见五指,崎岖不平的山路滑难立足,我们吃力地推着自行车艰难地行进,风卷着雪花撒泼打滚地打在脸上如针刺刀割,林涛轰鸣的远处不时传来朽木的倒伏声和野兽的嘶嚎,令人毛骨悚然。但为了同学的安全,我们全然不顾,奋力前进着,用坚实的脚步图解着友谊一词的真正含义,用坚定的信念浓缩着同学间朴实无华的深情。待汗透衣背迈进场大门时,东方已现出绚丽的曙光。看到同学转危为安,我们来不及喝上一口开水舒缓疲倦的身躯,又转身赶赴工作的山场。此时,一轮旭日升起在东方,风息雪敛的的千里林海犹如一位刚刚分娩的年轻母亲,脸上透出幸福而宁静的神情。回想到刚才发生的一幕,我和刘鸣共同做了一首小诗以纪念这个难忘的夜晚:风息雪敛旭日红,山路崎岖衣似冰。艰难跋涉不觉冷,因有如火同学情。
1981年因为工作关系调转,我来到省城,与刘鸣天各一方,然而真诚的友情并未因时空而疏远淡漠。九十年代初一个丁香绽放的日子,突然接到刘鸣的电话,告知他就职于中俄口岸绥芬河市的新闻单位,这次来省里参加一个会议,并约定会后一聚,以:举杯谈以往,促膝话沧桑。见面后,发现刘鸣仍然激情满怀,而且比以前更成熟、风趣,才思敏捷,妙语连珠。他诉说了这些年自己在外面独自打拚所经历的风霜雨雪,讲述了为追求心中的梦想而品尝的酸甜苦辣,并赠送我一本与别人合编的新闻作品集。临别,他用一张大幅宣纸为我挥毫题写了“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的古联。寥寥数语,折射出他为实现心中梦想的坚定信念,和矢志艺术、宠辱不惊的豁达胸怀。岁月的河流在无声地流淌,转眼间又是几年过去了。本世纪初的一天,接到刘鸣的电话,得知他于九十年代后期只身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并凭借自己才华和胆识开拓出自己的理想天地,目前独自一人主持天安数码城主办的《天安》期刊笔政,集采、写、编于一身,将一本《天安》杂志编辑得独具特色,文情并茂,得心应手,风生水起,使之跻身于深圳10家优秀期刊之列。我们都为之骄傲和自豪。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忘记曾经学习、工作过的家乡沃土,没有忘记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于2001年春多次函电邀请我们知青时期的指导员徐国义先生及我、熊勋、张文超等去深圳一游。盛情难却, 2001年5月初我们如期赴约,在深圳见到了学友刘鸣、闫福成夫妇及李静同学。逗留鹏城期间,他们极尽地主之谊,陪同我们游览了名胜景观,并一同去中山、珠海、汕头、广州观光。短短几天,我们的足迹遍布了珠江三角洲,回来后我们戏称此行为“南巡”。尽管事物庞杂,但每有闲暇,他经常和我们这些在哈尔滨工作的朋友们通电话,还定期将自己编辑的《天安》杂志寄给我们,让大家分享他的快乐。仅此不算,工作之余,他笔耕不辍,孜孜求索,以对生活和事业无限热爱的磅礴激情,创作了大量以讴歌时代风貌为主题的诗词歌赋。2003年4月他创作的歌词集《激情岁月》出版问世,成为深圳出版个人歌词专集之第一人。我从他装帧精美的歌词集《激情岁月》作品里,真切地解读到他如火的激情。每每翻开这本由著名歌词作家祁念曾先生作序的歌词集,我仿佛看见刘鸣辛勤跋涉的身影,清楚地感受到他激情澎湃的情怀。是年12月份,我借去海南开会之机转道深圳看望刘鸣,在刘鸣充满浓浓艺术氛围的编辑室里,我们互问冷暖,执手畅谈,瞻望明天豪情满怀,谈及往事不胜感慨。于是就有“隆冬鹏城又重逢,回首往事豪气浓。书生意气今犹在,信手笔底走蛟龙”的诗句跃然纸上。万万没有料到,那竟然是与刘鸣见的最后一面。记得当他的第一本歌词集问世后,他曾通过电话征求我的意见,并让我为他写点文字。为了不辜负老友的重托,我撰写了名为《激情似火壮人生》一文寄给他,祝愿他以此为起点,不断有新作问世。这篇文章发表于他编辑的《天安》杂志上。后来,他透露准备于明后年出版第二本专著,拟名之《如歌岁月》,作为《激情岁月》的姊妹篇。我及朋友们期待着他能梦想成真,谁料天不假年,刘鸣居然“壮志未酬身先死”英年早逝,真叫人欲哭无泪,徒叹奈何!
在送刘鸣之子刘正夫赴深圳时,我曾殷殷叮嘱:在为你父亲送行的时候,倘单位举行告别仪式,我将代表在哈的友好为其发个唁电,以表示我们心中的哀思。三天后,刘正夫果然来电告我,单位要举行告别仪式。我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到邮局向刘鸣生前所在单位致了唁电。现将电文抄录如下,既对刘鸣作一评价,也为本文作结:
惊闻刘鸣先生不幸逝世,深感悲痛。刘鸣先生生于浩瀚的北国黑土地,成长于茫茫林海雪原,自幼不但酷爱书法艺术,于民族乐器二胡亦有造诣,且壮志满怀,意兴昂扬,才华横溢,风采倜傥,九十年代只身奔赴风云际会的南国热土,以实现心中梦想。以才具之身主笔《天安》笔政,集采写编于一身,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因而成绩斐然,所编之刊多次获奖,成为鹏城不可多得企业刊物之一,为天安数码城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刘鸣先生为人质朴,性情豪爽,勤于读书,精于思考,激情澎湃,壮怀激烈,孜孜探求,笔耕不辍,于昨年出版歌词集《激情岁月》为鹏城个人编辑出版歌词集第一人。本应挥生花妙笔再谱新篇,却因顽疾(注:后来听说经法医鉴定刘鸣为高坠死亡,死因目前尚不清楚)猝然离世,真乃可叹可泣。斯人已逝,音容长存,寥寥数语,难表万一。刘鸣同学,我们永远怀念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