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出生于一九三七年,今年已经是七十七岁的老人了,也许她就像她的相属“牛”一样,几十年来,她为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付出了青春、容颜,真的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辛苦了一辈子,到今天还是闲不下来,还要照顾和她相濡以沫了近六十年,如今被疾病折磨的,我们的老父亲!母亲是地道的农家妇女,但她又不是一般地普通农家妇女,正如她的姓氏,在我们村子里,她是做农活急急火火,办事情雷厉风行的人。在我们兄弟姐妹六人的眼里,她又是远比父亲严厉的母亲,她对我们的成长成才有着比一般人远得多的考虑,也有着更加远见的安排!我们兄弟姐妹分别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大哥与小妹的年龄相差十七岁,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的时间,父母亲供给我们读书的时间要漫长得多。在农村没有多少经济收入的情况下,父母亲要为我们读书付出一大笔钱,而父母亲唯一的办法就是多挣工分,以此在能尽量多分到解决温饱的粮食的同时,能在年终决算的时候,能够分到几十或者几百块钱,能够给我们缴学费、书本费,还有就是在过年时穿上新衣服!所以,每年生产队公布每个社员的工分榜的时候,我父亲是男社员中最高的,而我母亲是女社员中最高的!在农村里,供孩子们读书并不是一件轻轻的事情,读小学的时候,我们都是在村子里,因为父母亲忙于农活,家务活就落在孩子们身上,比如打猪草,放羊,包括洗衣服洗锅碗等等。母亲为了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学习,总是尽量自己把这些活做完。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她也是给我们安排好,先做那些,再做那些,这样也就无形中让我们都养成了做事有序的良好习惯。
我和哥哥上中学时,每天要徒步到十公里外的镇上,当时家里没有闹钟,为了不让我们上学迟到,母亲总是睡醒一觉后,就在煤油灯下做针线活,用看月亮或者猎户座星星的位置确定时间,然后叫我们起床,等我们走后再睡一会儿。在母亲的眼里,孩子们的前途远比她的身体健康重要。母亲嫁给我父亲的时候只有十八岁,而我们这个家庭是有十几口人的大家庭,父亲弟兄七个,加上我爷爷奶奶,大伯母和她的几个孩子,每天的生火做饭就是一个大问题大难题。后来二伯母嫁给我二伯后,我们这个家里就有一个婆婆,三个儿媳。如果放在今天的话,这个家庭里一定是矛盾重重了。不说做农活的事情,单是每天安排谁做饭就是让我奶奶头疼的事情了。但是我母亲、大伯母、二伯母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那就是互相体谅,互相体贴,互相帮助,她们妯娌三个从来没有红过脸,更别说吵架了。而且她们把这个好传统保持了几十年之久。前几年大伯母瘫痪在床,虽然五十年前就弟兄分家另过了,但是我母亲、二伯母几乎天天过去看大伯母,给她洗澡擦身,家里做了好吃的,也不忘給大伯母送过去。几十年来,村子里面的人们都羡慕她们妯娌几个,也从来没有听她们说婆婆(我奶奶)的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听到的都是婆婆的这个好,那个好。俗话说“一辈好儿媳,三辈好儿孙”,我的母亲和我大伯母、二伯母都做到了好儿媳的标准!我的母亲既不是大家闺秀,也不是小家碧玉,但是她一点不比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差多少。也许因为她上过“速成班”的教育的缘故,能够看书再加上外祖母的宽厚待人待物的言传身教,母亲对我们兄弟姐妹的教育,更多的是以小见大,小中见大的教育方法多一些。
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是:“人心要实,火心要空,人心不实做不了好人,火心不空烧不了大火。”在她看来,实心做人做事才是立身之道,虚心待人对人才是待人之道。母亲还是急公好义的人,尽管她一辈子都是一个和田间地头庄稼打交道、常年和锅台炕头锅碗瓢盆有交情的农家妇女,但她对公家的事情远比自己家里的事情看得重。我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三年服役期间家里面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她和我哥哥顶着担当着。大约是我离开家里的第三年,我父亲得了一场大病,浑身泛绿,不能下地干农活,整天只能躺着。那时候农村土地承包制刚刚开始实行,家里的二十多亩土地,都是她一个人耕种打理。我哥哥参加工作不久,四个妹妹都在上初中上小学,都帮不了她多少忙,如果能也就是星期天一天时间。即使这样,她也不让哥哥妹妹写信告诉我,怕我因为担心家里的事情,而影响到我在部队安心服役,就这样自己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我三年服役期满回家探亲时才知道这些事情。母亲没有豪气冲天的豪言壮语,没有慷慨激昂地华丽说辞,她用她柔弱的肩膀托起了我们的那个家,为我们托起了一片天空!如果拿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的乡邻中间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小争执更多一些,大到地垄间的几个界石,小到房前屋后的水路,再到道听途说的闲言碎语,都是引起矛盾冲突的导火索。对于这一切,母亲从来不主动挑衅,也不参与,总是宽宏大量的对待,也许正是这个缘故,当我们这个县县委副书记的我五婶,也对母亲尊敬有加。每次五婶下乡镇检查工作,或者逢年过节她都会来看望母亲,和她的几个妯娌拉拉家长,她尤其对我母亲敬重,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处理事情有法!
我和哥哥上中学时,每天要徒步到十公里外的镇上,当时家里没有闹钟,为了不让我们上学迟到,母亲总是睡醒一觉后,就在煤油灯下做针线活,用看月亮或者猎户座星星的位置确定时间,然后叫我们起床,等我们走后再睡一会儿。在母亲的眼里,孩子们的前途远比她的身体健康重要。母亲嫁给我父亲的时候只有十八岁,而我们这个家庭是有十几口人的大家庭,父亲弟兄七个,加上我爷爷奶奶,大伯母和她的几个孩子,每天的生火做饭就是一个大问题大难题。后来二伯母嫁给我二伯后,我们这个家里就有一个婆婆,三个儿媳。如果放在今天的话,这个家庭里一定是矛盾重重了。不说做农活的事情,单是每天安排谁做饭就是让我奶奶头疼的事情了。但是我母亲、大伯母、二伯母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那就是互相体谅,互相体贴,互相帮助,她们妯娌三个从来没有红过脸,更别说吵架了。而且她们把这个好传统保持了几十年之久。前几年大伯母瘫痪在床,虽然五十年前就弟兄分家另过了,但是我母亲、二伯母几乎天天过去看大伯母,给她洗澡擦身,家里做了好吃的,也不忘給大伯母送过去。几十年来,村子里面的人们都羡慕她们妯娌几个,也从来没有听她们说婆婆(我奶奶)的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听到的都是婆婆的这个好,那个好。俗话说“一辈好儿媳,三辈好儿孙”,我的母亲和我大伯母、二伯母都做到了好儿媳的标准!我的母亲既不是大家闺秀,也不是小家碧玉,但是她一点不比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差多少。也许因为她上过“速成班”的教育的缘故,能够看书再加上外祖母的宽厚待人待物的言传身教,母亲对我们兄弟姐妹的教育,更多的是以小见大,小中见大的教育方法多一些。
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是:“人心要实,火心要空,人心不实做不了好人,火心不空烧不了大火。”在她看来,实心做人做事才是立身之道,虚心待人对人才是待人之道。母亲还是急公好义的人,尽管她一辈子都是一个和田间地头庄稼打交道、常年和锅台炕头锅碗瓢盆有交情的农家妇女,但她对公家的事情远比自己家里的事情看得重。我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三年服役期间家里面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她和我哥哥顶着担当着。大约是我离开家里的第三年,我父亲得了一场大病,浑身泛绿,不能下地干农活,整天只能躺着。那时候农村土地承包制刚刚开始实行,家里的二十多亩土地,都是她一个人耕种打理。我哥哥参加工作不久,四个妹妹都在上初中上小学,都帮不了她多少忙,如果能也就是星期天一天时间。即使这样,她也不让哥哥妹妹写信告诉我,怕我因为担心家里的事情,而影响到我在部队安心服役,就这样自己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我三年服役期满回家探亲时才知道这些事情。母亲没有豪气冲天的豪言壮语,没有慷慨激昂地华丽说辞,她用她柔弱的肩膀托起了我们的那个家,为我们托起了一片天空!如果拿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的乡邻中间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小争执更多一些,大到地垄间的几个界石,小到房前屋后的水路,再到道听途说的闲言碎语,都是引起矛盾冲突的导火索。对于这一切,母亲从来不主动挑衅,也不参与,总是宽宏大量的对待,也许正是这个缘故,当我们这个县县委副书记的我五婶,也对母亲尊敬有加。每次五婶下乡镇检查工作,或者逢年过节她都会来看望母亲,和她的几个妯娌拉拉家长,她尤其对我母亲敬重,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处理事情有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