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鲁迅不容于当下

首页 > 美文 > 情感美文/2019-0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鲁迅不容于当下,鲁迅作品大多被逐出教材,这是不争的事实。个中原因,见仁见智。除了官方,方方面面都有人表示过看法,顽石亦不例外。

 

为什么鲁迅不能容于当下?人们大多认为,鲁迅笔下的人物和现实复活了,统治者因此害怕了,像当年北洋政府和后来的中华民国政府的权贵精英们一样,他们是不会喜欢文学园地里有狂人、阿Q、夏瑜乃至祥林嫂这样的人物的,尤其是鲁迅的“匕首”和 “投枪”更是刺痛得他们寝食不安。这些分析当然有道理,甚至也很深刻。但是很多人忽略了这样一种现实——不喜欢鲁迅的决不仅仅是权贵和精英,大多数底层的老百姓也不喜欢鲁迅。

 

我说这话可能犯了众怒。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鲁迅一生致力追求的是什么。做研究、当教授、编杂志、写文章是鲁迅一生的主要工作,但工作并不就是使命。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推广新文化,培养新青年,这些在鲁迅是当成使命来完成的。而我认为,鲁迅最大的使命就在于唤醒麻木的国人。“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呐喊·自序》)正是留学日本期间的这次深刻的刺激,让鲁迅毅然弃医从文,并从此用几乎全部的精力试图唤醒麻木的同胞,疗治国人精神的疾病。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杂文,大主题都是如此。

 

鲁迅深刻的洞察了中国人身上的劣根性。由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封建文化的数千年熏染,由于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长期锻造,麻木,顺从,冷漠,几乎成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习性,换言之就是“奴性”,而“看客”正是其外在的表象。鲁迅在痛苦的启蒙,他希望用文字和思想启迪大众,让国人从习惯于做奴隶的思维中醒悟过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毛泽东和鲁迅有着同样的使命,就是要让奴隶变成主人,这也是毛泽东后来发动文革的一个重要动机(此不赘述)。可是做惯了奴隶的人,你要他去做主人,一是不能适应,二是会招来反感。“向来,我总不相信国粹家道德家之类的痛哭流涕是真心,即使眼角上确有珠泪横流,也须检查他手巾上可浸着辣椒水或生姜汁。什么保存国故,什么振兴道德,什么维持公理,什么整顿学风……心里可真是这样想?一做戏,则前台的架子,总与在后台的面目不相同。但看客虽然明知是戏,只要做得像,也仍然能够为它悲喜,于是这出戏就做下去了;有谁来揭穿的,他们反以为扫兴。”(《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今天来看这段文字,不觉得特别的有味道么?做戏的固然可鄙可恶,看戏的又何尝不可恨可悲!你要揭穿那些戏子,甚至告诉他们戏子愚弄的正是我们看戏的人,看客不仅“扫兴”,甚至还会愤愤然,怪你多事。如果你因此被做戏的整治了,看客们一定是要拍手称快的,他们也一定会庆幸茶余饭后又多了谈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一生是痛苦的!

 

今天,看客越来越多,越来越沉迷于各种“做戏”,他们会喜欢有一个人整天在耳边聒噪,叫他们醒来吗?“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呐喊·自序》)是的,绝大多数人宁愿昏睡着死去,而不愿意清醒的活着。一个“待富者”正做着美梦——贩毒、走私或者是当了官发了财,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电视上那些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美眉居然来到了自家床上,行云弄雨……你忽然叫醒他,他不仅不会感激你,弄不好还会和你拼命呢。又或者,那些吸毒的瘾君子,他们飘飘欲仙,快乐无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你能将他们唤醒过来吗?由此可见,不喜欢鲁迅的当然不仅仅是权贵和精英了。

 

阿Q、华老栓、驼背五爷、凤姐、芙蓉姐姐们喜欢鲁迅么?“小悦悦事件”中的那“18人”喜欢鲁迅么?那些在别人装模作样仰望星空的时候情不自禁的鼓掌欢呼的喜欢鲁迅么?网络上那么多追腥逐臭的,生活中那么多渴望看热闹的喜欢鲁迅么?……

 

鲁迅声嘶力竭的要唤醒被奴役的人,而这些人却在一旁讪笑;就像毛泽东一生都在致力于改变劳苦大众的命运,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却跟在“非毛”权贵和精英后面丑化毛泽东一样,可悲啊!但这决不是哪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悲剧,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

上一篇:并非和狗过不去     下一篇:牢骚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