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骚种种
所谓牢骚,就是不满情绪;发牢骚,即抱怨,发泄不满。在顽石看来,大凡有正常情感的人都发过牢骚,无论尊卑贵贱,不分年长年少,就算是不会说话的婴儿,那哭声就是他的牢骚,这倒比我国现阶段的财富分配公平一万倍还不止。牢骚种种,折射的是世态民情,人心人性,品格操守。
发牢骚有场合之分。
顽石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发牢骚的都很讲究场合。在张三面前埋汰李四,在李四那里抱怨张三。这种现象较为常见,也好理解,一般人当了面总是很难拉得下面子,能够克制的时候,大多不会当着别人发泄对他的不满。既然不方便当面说,那就只有背后说,通过第三者将自己的不满传达到对方那里(拐两三个弯之后,这信息几乎是一定会被对方获取的),既避免了当面发牢骚的尴尬,又能让对方知道自己对他有不满。当然,更多的是一种习惯,几个人聚在一起总要说话吧,除了柴米油盐,最常见的话题就是张家长李家短,打发了无聊的时光,又满足了自己的好奇,何乐而不为?因此,很多人乐此不疲,永无厌倦。难怪古人要说“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
以上说的是普遍现象,发牢骚分场合还有另一些情况。三五奴才在一起,抱怨主子苛刻、悭吝,可主子一来,奴才们立即作鸟兽散;更有甚者,个别奴才还会趁别的奴才不注意的时候溜到主子那里将奴才们的抱怨添油加醋绘声绘色的报告一番,一者表示自己的忠心,再就是希冀得到一些残羹冷炙的奖赏。还有一种人,在同事面前,抱怨上司最起劲,给人的感觉他简直就是正义的化身,而一旦见到上司,或者有一个给他表达意见的机会,他马上就是另一幅嘴脸,“领导正确”“领导英明”,迷魂汤把上司灌得云里雾里,那种对上司心悦诚服的样子,让你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现在的他和在背后慷慨陈词批评领导的那个人联系起来。
发牢骚有个体与群体之别。
有些人发牢骚只管躲起来自己生闷气,最多就摔坏几只碗砸烂两口锅,与别人无涉,摔完砸完,牢骚也就烟消云散,等到下次有牢骚再摔再砸。或者扯着破锣似的嗓子干嚎:“我受伤的心真的好痛,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到底我是做错了什么?”
更多的人发牢骚需要听众,需要很多人和他一起发泄。于是,茶馆酒楼,男人聚首;街头巷尾,女人扎堆。有泼妇骂街,为什么没有泼妇骂山、泼妇骂田?只因为街市上听众多,看客多。发牢骚的方式与手段一直在与时俱进,全然不像顽石这般总是跟不上社会变化的节奏。信息时代来临,各式论坛(现如今的微博)给那些有牢骚要发的、喜欢发牢骚的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合。虚拟空间,不必顾脸面,不要看对象,想发泄就发泄,只要网管不删,只要没有人“跨省”“跨市”,那就发自己的牢骚,让别人去看吧。
牢骚有理性与非理性的不同。
有人即使发牢骚也不会失去理性,会考虑场合,顾及对方的承受力,更会事先为自己找好可下的台阶。我外交部对美国炸我驻外使馆、向台湾出售武器、屡屡干涉我内政、怂恿周边小国在我领海不断寻衅滋事,对日本占领钓鱼岛、扣留我渔民,对菲律宾杀我同胞也曾发表过抗议(表达抗议当然也是发牢骚),最多的时候3天抗议了5回。而30年来,我国外交部所有的抗议从来都是字斟句酌,温文尔雅,发言人神态和语言都极尽阴柔之美。既让同胞看出了是在表达抗议,又让山姆和太君听起来非常舒服。所以外交部的每一次抗议都是理性牢骚的典范。
不分青红皂白,没有是非善恶,全凭心情好坏,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也是相当一部分人发牢骚的现状。官贪吏虐,他恨自己不是其中一员;权钱交易,他痛惜自己捞不着机会;官小,就嫌乌纱品秩太低;官大,则怨子民拥戴不够。屈原太轻率,杜甫太寒酸,苏轼太贪吃,鲁迅太尖刻,毛泽东太严厉……总之,没有他看得顺眼的。至于为什么要发牢骚,他自己也未必能讲得很清楚。这种人其实已经患上了精神疾病(程度当然有轻重之别)。
牢骚有雅有俗,还有口头、书面甚至腹诽的形式不同。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立场和价值观的不一样,借用毛泽东的一句联语来表达就是:“春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有些人判断事物的好坏从来都是以个人得失作为标准,对自己有利的,就大加赞赏;对自己不利的,就全盘否定。不管黄猫花猫,向着我家的才是好猫。牢骚不断,却从来也跳不出自私狭隘的思维方式。有人要攀附毛泽东这棵大树往上爬的时候,可以谀词迭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打倒了刘少奇反革命的资产阶级司令部之后,又打倒了林彪、陈伯达这个反革命集团,再一次为党和国家消除了最大的危险,使我不禁欢呼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如果不是主席的保护,我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了。”当需要树立自己权威,笼络少数右派(曾经被自己整倒)精英的时候,文革就变成了“十年浩劫”,“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喋喋不休,俨然怨妇。这是极端自私者发牢骚的一面镜子,立此存照,可为后世借鉴。
鲁迅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有就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那些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从来就只为国家和人民发牢骚,有些还将牢骚发成了千古绝唱。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楚王)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到鲁迅的“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再到今天孔和尚怒斥汉奸,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是这一路牢骚的主线。这些牢骚反映的正是最璀璨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
牢骚太盛防肠断。牢骚多了固然不好,但没有牢骚也未必正常。如果是女人,一味忍让,逆来顺受,不仅显得太过柔弱,还注定要吃大亏;如果是男人,只顾韬光养晦,奉行鸵鸟策略,做缩头乌龟,那不过是奴才的心性,王八的做派。所以该发的牢骚还是要发的。
其实发牢骚也是一种需要。从个人来说,有不满总得发泄,憋久了容易出毛病,如崔永元不能“实话实说”之后就患了严重的抑郁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更是需要有牢骚,有人能倾听牢骚。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如果都像周厉王那样:“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我能阻止老百姓发牢骚了,他们再也不敢随便说话了)。”搞得万马齐喑,不仅国家危险,人民遭罪,恐怕周厉王辈自己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