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做父亲
鲁迅先生曾在1919年11月《新青年》月刊第六卷第六号发表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宏文。时间过去了80多年,社会进步了几寸。但我以为,先生当年所针砭的时弊依然积存,有的甚至还“自古而然,于今为烈。”因此,《盐城晚报》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是抓了一个很好的“点”。
时代的脚步已经跨入21世纪。社会发展转轨、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当下,做好父亲,委实攸关重大。因为“现在的子,便是将来的父,也便是将来的祖。”(《鲁迅全集》第一卷129页)我以为,为了“现在的子”们能健康成长,做父亲的至少要当好三种角色。
一是当好孩子的老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某种程度上,其重要性一点不亚于学校。父亲的一举手一投足,正面和负面,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重于言教。多数情况下,做父亲的理应比孩子懂得多些,随时给孩子教育和引导。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追求新知,获取比较渊博的知识,尤其是关于做一个大写的“人”的道理。“只有当人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
二是做好孩子的朋友。做孩子的朋友不易,能使孩子把自己当朋友更难。我以为,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做朋友,是一个人做父亲的最高境界。因为,现实生活中,好多孩子不愿意跟父母亲讲的事却常常对他(她)的朋友讲。做好孩子的朋友,就是不仅仅疼他(她)爱他(她),还要尊重他的独立人格,因为“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蔽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相见的。”(纪伯伦《先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5月北京第一版P17--18页)
三是要当好孩子的学生。首先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事情,想问题。与他合二为一融为一体去思考、去感受、去欢欣、去苦恼,而不能用成年人的思维定势(往往为事实证明是错的)要求孩子。其次,当代社会知识信息化,孩子接受新知比我们快,许多方面我们未必比他们懂得更多。那就要放下所谓的“臭架子”和所谓的“父亲的尊严”,去向孩子学习。这样,或许你反而更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你自己就必须要先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孩子发自内心推崇的模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