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探照的是学生的智商还是家长的权限

首页 > 美文 > 情感美文/2019-0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曾经听北京的永恒丽人唠叨了一年一帆入托的事,说人家北京人就是腕,咱们北漂的在这里干啥都和审贼似的,就小一帆入托的事吧,求爷爷告奶奶的,这还不行还要递钱上去,钱少了人家连白胡你一眼的功夫都不给你,现在孩子上个学咋就这么难?钱贵的咱上不起,再说人家北京的孩子还都照顾不过来,哪能顾得上咱啊,真是郁闷了都。。。

 

     不是一家就只要一个孩子了么,不是有的还要不上孩子的么,为什么孩子越来越少,上学却越来越难了呢?

 

    在我们这里的海滨小城,对外来打工的倒不是很歧视,但也分了等级的,机关学校的不招收外地户口的孩子,除非你的钱花的够多才行,所以都也在胡侃着说现在的老师们盯着的是家长的口袋,更有甚者教学教的好的老师对学生的爸妈是干什么的,什么职位什么背景都了解的一清二楚,可见功夫下的多深,更令教育汗颜。。。

 

     所以说外来工魏双恒8岁儿子的航航在郑州市建设路三小求学时遭遇不是无独有偶。

 

    魏双恒无奈中最后只能求助于中原区教体局,教体局员工给航航出了10多道数学题,航航全部答对。最后,中原区教体局的工作人员当场给建设路三小的校长打电话,航航这才如愿入学。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的魏双恒感慨说,“咱的孩子在城里上个学,真是不易啊”,确实是太不容易了,岂止不容易,“入学先测智商”简直就是一种屈辱,一种赤裸裸的歧视。

 

   可是就是因为是外来工么?就是因为是农民的儿女么,就是因为肚子没挺到让你弯腰奴颜的地步么?可是你怎么就能知道外来工的儿女里就没有一个是国家主席在?

 

   全国各地对外来工子女入学都设有这样和那样的门槛,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外来工子女进公办学校依然难上加难,这岂不是典型的叶公好龙?遗憾的是,在一些试水公办学校向外来工子女开放的城市,我们总能看到各种令人愤懑的隐性门槛,比如要求家长在当地纳税超过多少年,比如要求家长提供长期劳动合同证明,等等,现在,连“入学先测智商”都冒出来了。说起来真的就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事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