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他乡——闭眼,合上昨天

首页 > 美文 > 情感美文/2019-0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其实关于支教,关于马家窑湾小学,关于我们那十六个人的小团体,想要说的话,真的还好多。

耳机里充盈着的,依旧是那熟悉的歌。“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是的,永远都不会抹去。

夜半读诗集,读到娜夜的《闭眼合上昨天》,小小感叹:合上的,也终究只是时间而已,抹不去思念,抹不去留恋。比如那些人,在我心里真真切切的存在了,比如那些回忆,在我生命里鲜活的生根发芽了。忘不掉的,要么最美,要么最悲哀。还好,我忘不掉的,不是最悲哀的。

人生短暂,见或不见,遇与不遇,就那么一瞬。

回头看那些视频,小小的孩子深情的唱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若说不动情,除非我们化身草木。

其实,是想把这篇文章写得欢快点的。可是听着《送别》的曲子,还真是写不出来有喜感的字眼。

看完《希望树》的视频,回味再三。思思和矛矛都说戳中了泪点,不是他们多愁善感,真的不是。关于支教,自己的经历也好,别人的故事也罢,总能找到很多共鸣点。四川小伙刘寅,用切身体会感动着无数颗心,又何尝,不是感动着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妄图用自己的故事打动他人,或者借别人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情,却不知,首先打动的,便是自己,震撼的,也是自己!

若说就我的这次下乡经历而言,除却“难忘”,一时半会我还真找不到别的字眼来形容,可是看完《希望树》,我瞬间觉得那些支教的人,好伟大!为了希望,为了更多少年的梦想,总是有好些人,愿意以牺牲自己的未来为代价。

重复着听《送别》,眼前浮现的,总是马家窑湾小学的那些孩子。是他们一张张充满朝气而生动的脸,是他们唱《虫儿飞》时的天真,是他们唱《再见》时的留恋,是他们唱《送别》时的不舍和难过。人离开了,心离不开。总是会想起,总是会想念,尽管当时他们很调皮,很顽劣。

是距离和时间,真正让我有了“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悲凉感。参、商两星,商者,居于东方卯位;参者,居于西方酉位,一出一没,永不相见。是以为人生,炎凉如此。

 
 

 

 

 「不用诉离殇,痛饮从来别有肠」

 

 

似乎长长久久的年月里,离别,总是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话题。

想起《卡萨布兰卡》里那最著名的话语,“世界上有那么多城市,城市中有那么多的酒馆,而她却走进我的”。毫不避讳地说,之前,总以为这句话,只适用于爱情。适合爱情里的那一种矫情和不言而喻的缘分。但在敲击键盘的瞬间,忽然想起这句话,也无比地暗合我此刻正在书写的故事和情愫。这次学校里有那么多的下乡队,我们却偏偏都分在一起。这学校里有那么多的人,却偏偏是我们相遇了。好巧的故事!

在群里和大家聊天,正好是在看完《希望树》之后,感慨瞬间多了起来。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慨,因为本就不是我一个人的故事。明知道「失去」和「走远」,是再正常不过的,却还是会因为看不见而黯淡,会因为无法再继续而心生冷却,难过到快要消沉的极点。真的不是因为心太贪婪,也不是因为需要一直霸占,只是习惯着那些存在,习惯着那些温暖,也习惯了那些在身边的声音和笑颜。

还是那首歌,絮絮地唱着:“我不能答应你,我是否会再回来。我不回头,不回头的走下去……”不知道离开的那天早晨带那些小孩子唱歌的人,你们会有什么感觉。作为一个记录者,作为一个身在其中的参与者也是旁观者,我无法控制的,竟然会有些措手不及,来不及转换心的呼吸。

 

多么想闭上眼,睡一觉,就把昨天翻篇。

不用怀念,不去留恋。

 

想起那被三毛引改的诗句“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伤”。想那聚散离合处,宽袖飘飘中的飞觞相望,定也是即便水浸了眉眼,也舍不得眨一下的吧。就那样删繁就简的把絮絮衷肠化了两两相望,一个手势,一个笑容,足矣!是不是,这样的场景,像极了我们那晚痛饮狂歌的凛然?!

不用虚与委蛇,不用执拗于孰是孰非。

我又在碎碎念了。

 

凌乱不堪的文字,我写满别离,写满不舍,写满思念,唯一忘了的,就是没写下我们的难忘时刻。也许,是因为值得铭记的东西太多,也许是高兴的事情总有着千篇一律令人开心的缘由,总之,我忘了写下那些开心的故事。比如,我们调研的乐趣;比如,我们做饭的花絮;比如,矛矛那个难忘的生日;比如,回程途中大脑袋小贤德打来的那个电话;再比如,我们所有人,在红尘里的那场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