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之于生活来说,永无高尚

首页 > 美文 > 情感美文/2019-0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看完《春去春又来》之后,顺而想起隐士寒山的那句诗,我笑世间人,茫茫走路程。
在看影片之前朋友给我讲千万不要去推测剧情的发展,金基德是不会用狗血的声泪俱下来诠释他所要表达的主题的。看的时候是深夜,万籁俱静,宿舍楼外的路灯在萧索的寒风中清透明亮。回观全片,台词不足一百句,人类引以为豪的语言丧失了应有的渗透能力,于是我们直观感受了暗性的恶,用一种近乎赤子裸露的姿势。

一脸善相的小和尚把石块绑在鱼、蛇、青蛙的身上,他天真无邪的大笑,甚是欢快。老和尚把石块绑在他身上,他跟他师父说,他很难受。他背着石头去找那些负重的动物鱼死了,青蛙被放生,蛇浑身鲜血像凶案现场。小和尚的哭声和他的笑声一样响亮,善的慈悲总是在恶的破坏之后才姗姗来迟,向世人响亮啼哭说我知道错了,我不应该。
春天萌发的时候,中国儒家文化的性本善论遭到最直接的质疑。寺庙四面环水靠一叶扁舟泅渡,深山之中削去了人世的喧嚣,在这样封闭、平和不被外界污染的环境里,人性最初的恶显露得更加刺眼,如鲠在喉。可曾记得儿时的恶作剧,把蝌蚪扔在池塘边的旱地里,投掷石块砸伤丑陋的癞蛤蟆,喂养麻雀幼崽时疏忽大意被大猫吃掉。都说童年是单纯的,像一张白纸,可那是我们的残忍与不被控制的破坏欲便成了现有人生里最灰暗的底色。
看完春之篇后记起了高三毕业那个焦躁无聊的暑假,成绩不理想、不愿复读、和家里意见相背、摔坏的杯盘、被关在老家禁足。那个暑假的记忆格外清晰又漫长。每次日落时分,我都在重复做同一件事情,拿着蚊香在院子里看蚂蚁搬家,然后肆意点杀。那时并未觉得自己残忍,心里反而有无法忽视的快意。人性是否残忍你我都没资格说只言片语,伤人以及自伤似乎避无可避,像是还债,出来混的迟早都要还。

你为什么活着。因为你对这世间的人或物还有最原始的欲望,无关善恶。这世间最自私的事莫过于我们的出生,我们的父母并未在我们出生之前询问我们是否愿意出生,不管它们是因为让爱结果还是为了消灭孤独,反正我们就那样出生了,未掺杂我们任何一丁点儿的意志。
人类因为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而被放逐世间寻求救赎,我们拿什么救赎呢。青年和尚为了爱欲放弃修行,去红尘里寻找信念。我们置身茫茫人海里,为钱为权忙得不可开交。在这期间,我们用激情当做利器步步为营,试图开疆拓土。可是然后呢,然后我们要用什么皈依自己。
这些年一路风一路雨地走过来,年轻的时候我们或多或少都做过一些傻事,别人给我们忠告的时候,我们大叫着让他们滚开。老和尚看着小和尚犯色戒后狼狈地上岸时说,欲望是人的本性,如若成为一种执念,会惹来杀身之祸。

爱如捕风。杀妻在逃的青年和尚别无他去回到如孤岛般存在的寺庙,推开象征性的山门,里面的世界依旧寂静到没有声音。他和老师傅激烈争执,老师傅说,你喜欢的东西,可能别人也喜欢。我们活在尘世的纷扰里,可能一直都没能看透,有些东西并不一定非得是我们的。我们的执念诱导我们误入歧途,在人群里不停游荡,然后被爱重伤。青年和尚说,爱是他的罪孽。
爱是我们所有人的罪孽,我们都是爱着恨的。那些暗性的占有与欲望,最终导致我们在人海里和某些本该在一起的人越走越远。我们伤害了别人却面无悔改,永远都能找到理由宽恕自己所犯的错。中年和尚从狱中出来,回到寺庙,潜心修炼。那条蛇一直静静地来回于寺庙之中,蛇在佛教里是为佛法的守护者,可佛法真的守住了吗,为了方便取水凿开的湖面仍旧葬送了妇人的性命。后来细细回想,觉得金基德还有另一番寓意,亚当夏娃收到蛇的诱惑偷吃禁果,尔后被逐出伊甸园,蛇也是欲望的标签。这条蛇像是最终的人心,一面守护,一面被欲望囚禁。

宗教向来是人类寻求精神救赎的载体,可在这样的载体下人类还是自觉不自觉的延续罪孽。人自打一出生就是有罪的,尘世尚不能让我们洁净,这些罪孽循着四季的变更不停繁衍生长,无法遏制。
影片的最后,新一个小和尚把石子塞进鱼、蛇、青蛙的嘴里。尔后是故景重现般欢畅的笑声,甚而可以看见清澈的底色。看到最后,我想金基德真的想表达的是,罪孽的无法驱散。我们觉得外界将我们浸染,他便设置了一个幽闭孤绝的环境。我们以为宗教信仰可以洗刷,他便让一切发生在信仰之内。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向我们证明,人性本恶的属性。罪孽终归是罪孽,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的存在都给某些生灵带来灾难。尔后胶囊日记里有人给我讲,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和别人争抢的。本片的主题立意与西方的原罪说大致贴近,我们的罪孽像大石头,压在心底,只能是告诫自己少生事少作恶,却终归无法杜绝。纵然是与青灯古佛为伴,罪恶依旧在眼前游荡。

上一篇:盘底的洋葱像我     下一篇:荆棘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