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无所依

首页 > 美文 > 情感美文/2019-0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老无所依,听起来总是那么的感伤凄凉,象迟暮美人叹息在黄昏的窗前,曾经的繁华荣耀已不再属于她了;象卧槽的老马悲鸣在暮色中,曾经的风驰电掣已不再属于它了。老,是人生的必然,无需忌讳不需回避。
  
  他最经常发出的声音是:“哇,难受!”我问他哪难受,他说:“不自由!”看着他憔悴的、羸弱的样子,从心里感觉着他的难受。那双还保持着明澈的双眼里,迟滞的目光中流露着对生活的不舍,对健康地活着的不舍。可是,可是……他不能动,就这样躺在那里,偶尔地微微侧着身子,偶尔艰难地抬一抬头。他还能记得我,护工说,他能认的人不多了,老年痴呆吧。九十岁的人,老了,他真的老了。他不记得家族里的许多亲人。只记得时常在身边走动的人。
  
  他的时空时常交错,时常无缘无故地说着几十年前的事,仿佛当下就是那时的时光。他记得很多学生的旧日模样,记得自己幼小孩子的调皮,记得一次火灾给他的家带来的重创,记得……,但从几年前不能走动需要轮椅的时候开始,他就不再记得现在了,他甚至忘了我孩子这一辈的孙子、外孙的名字、岁数,他忘记了许多许多。
  
  他是我的外公,已住院二个多月了。每次去看他,总是看着难受,想着也难受。
  
  今天中午父亲说起外公时,忽然对我说:如果我也这样的话,你别救我。外公住院那天因为肺炎已经高度昏迷,做儿女的要求全力抢救。父亲说,这样活着没意思,早走晚走都是要走,自己活着累还要拖累小辈。我的心中酸楚得很,戚戚惶惶的,不知如何应答。嘴上不说,但心中还是认同父亲的说法。不是我不孝,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要求的。
  
  每次听汪峰嘶吼着“老无所依”这四个字时,总是无端地想起外公,想起未来的老了的我。那愁绪浸染在心里,绵延伸展成千钧重量,总是让人纠结不已,无端的感慨。人不会预见未来,但可以预想。但所有的人生设计里面都不会有老无所依。是我们不想,也不愿这样想。
  
  然而现实中我们看到太多。家底不殷实的且不必说,那些生活条件好,能够提供细致物质的家庭,真能让老人们都老有所依吗?未必,这样的事例太多,我都不知如何选取。儿孙满堂的最后大多“亲不欲养”,手握重器的人最后也难免成了“孤家寡人”。就象鹰隼困在笼中,老马卧在槽里,凄风苦雨的凄凉晚景,到底还是多数人的人生悲哀
  
  新闻中每听说空巢老人归天时竟无亲人在旁,便痛惜不已;每闻知夕阳老人遭致虐待更是感慨万端。天堂属于每一个人,只是这上天堂的最后一程未免艰辛。
  
  时常听到别人争论生男生女好,其实有谁能说得清呢?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而社会的进步,想让他们留在身边养老,应该是一种奢望了吧。
  
  况且子孙无论多么孝顺,身外之物再多,终究不能替代心里的支撑。我是不希望自己在人生的尽头处,是在床上、在轮椅上度过。那样的话,象我外公说的“不自由”。于已是不自由,于子女亲人又何曾不是一种痛苦的束缚?很多很多老人都是这样的不自由。
  
  因此我的老有所依的想法,和上述传统意义上对子女依靠的那种老有所依不同。我是想在生命的尽头处,倒下前仍是自由身,而不是困顿在床上、轮椅上,慢慢地消耗着生命。
  
  当老境来临的时候,哪怕再慢,手还能动,脚还能走;哪怕再老眼昏花,也能看见世界;哪怕再迟钝,也能想想现在,回忆过去……虽然有些小疾病,但还算健康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幸福晚年。然后在某一刻突然接受天堂的召唤,象阿基米德76岁的最后一刻还在研究数学;朱屺瞻104岁的最后一刻仍手执画笔;华罗庚75岁的最后一刻还站在演讲台上;……他们依靠的是自己顽强的信念,信仰着自己的信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自己的信仰奋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以为这才是幸福的,这才是老有所依,他们依靠的是自己的信仰而不是子女亲人。
  
  如果哪天真的到了老态龙钟,宝刀已老之时,请恕我直言:那个将来的世界是下一代的未来。我们老了,即使看得见,我们也享受不到。我们完成了一代人的责任,是到了听从召唤安祥地离开的时候了。